參考消息網12月12日報道 西班牙《日報》網站12月8日刊登題為(wei) 《歐洲對華的不現實主義(yi) 》的文章,作者是埃利塞奧·奧利維拉斯。全文摘編如下:
12月7日在北京舉(ju) 行的中國-歐盟領導人會(hui) 晤結果體(ti) 現了歐洲對華戰略的局限性,即它同時將中國定義(yi) 為(wei) “夥(huo) 伴”和“係統性競爭(zheng) 對手”。此次會(hui) 晤還體(ti) 現了歐盟聲稱要改變像中國這樣的大國的內(nei) 政和外交政策的不切實際,歐盟甚至沒有能力對瀕臨(lin) 破產(chan) 的弱小非洲國家或任何歐盟成員國實現這一目標。歐盟委員會(hui) 主席馮(feng) 德萊恩與(yu) 美國在中國問題上的目標保持一致,從(cong) 而忽視了歐盟自身的利益,也忽視了解決(jue) 問題的最有效途徑。
中國不對歐盟構成軍(jun) 事威脅。歐洲多年來的放棄、直到最近還無限製地將歐洲公司(及其技術和專(zhuan) 利)出售給中國公司,以及迄今還拒絕利用資金來製定名副其實的產(chan) 業(ye) 和技術政策以發展長期戰略,所有這些都導致了歐盟對中國的經濟依賴。
歐盟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失去影響力也是歐洲過去20年對這些地區缺乏興(xing) 趣、投資不足的結果,這為(wei) 北京打開了大門。自2013年以來,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取得的國際影響力迫使歐盟九年後才創建其替代性的“全球門戶”計劃,但歐洲的預算限製及其緩慢的官僚程序限製了該計劃的範圍和可行性。
歐盟和中國經濟相互依存度很高。中國是歐盟最大的進口來源地,也是繼美國和英國之後的歐盟第三大出口目的地。據歐盟的數據,歐盟企業(ye) 對華主要投資領域包括汽車、食品與(yu) 分銷、醫藥、生物技術、化學品和消費品。
自2018年以來,歐洲對華貿易逆差不斷擴大,這也是歐盟向北京要求“更加平衡”的貿易關(guan) 係和“公平競爭(zheng) ”的原因。歐盟還麵臨(lin) 能源成本飆升導致歐洲競爭(zheng) 力喪(sang) 失等帶來的挑戰。(編譯/韓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