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聯合國報告:氣候異常威脅拉美和加勒比生物多樣性

徐永春 發布時間:2023-12-15 09:13: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巴黎12月13日電(記者徐永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幹旱、山火、洪水和山體(ti) 滑坡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生存構成日益嚴(yan) 重的威脅。

  教科文組織12日發布了首份關(guan) 於(yu) “氣候異常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生物圈保護區和世界地質公園的影響”量化報告,涉及15個(ge) 保護區,涵蓋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等地1.1億(yi) 人居住的地理區域,麵積超過100萬(wan) 平方公裏。

  報告顯示,上述15個(ge) 保護區均記錄了氣溫上升和降水量變化導致的植被喪(sang) 失、森林火災增加、生物棲息地消失、農(nong) 業(ye) 產(chan) 量下降等情況。如果目前趨勢持續,報告預計到2100年,這些地區的平均氣溫將上升2至7攝氏度。

  研究表明,保護區管理部門低估了氣候變化的威脅。例如,在15個(ge) 保護區中,隻有6個(ge) 保護區管理部門將山火視為(wei) 重要威脅,而研究顯示,未來幾十年內(nei) 有13個(ge) 保護區將麵臨(lin) 中高度的山火風險。

  該研究還揭示了氣候變化威脅、保護區脆弱性及其麵臨(lin) 風險之間的明確聯係,這使得量化每個(ge) 地區的具體(ti) 風險成為(wei) 可能。在15個(ge) 保護區中,有9個(ge) 其90%以上的農(nong) 業(ye) 用地完全依賴雨水灌溉,這些保護區的農(nong) 民及其社區極易受到降雨減少或長期熱浪的影響;15個(ge) 保護區中,有1070萬(wan) 人生活在供水中斷的地區,330萬(wan) 人生活在洪水易發地區,還有800萬(wan) 人生活在容易發生山體(ti) 滑坡的地區。

  報告稱,教科文組織正在積極幫助這些保護區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例如,在危地馬拉瑪雅生物圈保護區,管理人員致力於(yu) 通過在30年時間內(nei) (2012年至2042年)避免砍伐森林來量化和抵消碳排放,目標是減少3700萬(wan) 噸二氧化碳排放。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