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2月13日報道 據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12月11日報道,全球最大的再保險公司慕尼黑再保險集團的經濟學家預計,歐元區的通脹率不會(hui) 長期降至疫情暴發前的水平,即2%以下。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米夏埃爾·門哈特說:“目前幾乎沒有跡象表明,我們(men) 在中期內(nei) 將再次看到疫情暴發前那麽(me) 低的通脹率。”
他認為(wei) ,從(cong) 2025年到2030年,通脹率可能會(hui) 達到年均3%左右。而歐洲央行正致力於(yu) 讓通脹率在中期達到2%。門哈特說:“這並不是一種極不可能發生的情況。在我看來,其發生概率在30%左右。”
他說,在過去40年,全球化、人口結構、數字化和政府放鬆管製有助於(yu) 抑製通脹。但是,“其中一些因素現在或許正在逆轉”。他說,鑒於(yu) 地緣政治衝(chong) 突,特別是中美之間的衝(chong) 突,全球化已明顯被削弱。“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那麽(me) 全球分工帶來的成本優(you) 勢可能會(hui) 變小,許多商品的漲價(jia) 壓力將會(hui) 增加”。
門哈特認為(wei) ,西方社會(hui) 的老齡化可能導致勞動力持續短缺,進而促使工資上漲;政府加強監管的趨勢同樣會(hui) 推高通脹;此外,減碳和對經濟進行氣候友好型改造起初也會(hui) 推高通脹率。(編譯/王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