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前副秘書(shu) 長索爾海姆接受《環球時報》專(zhuan) 訪:建議去北京、杭州等中國城市學環保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李艾鑫 錢佳音】11月30日至12月12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hui) (COP28)在阿聯酋迪拜舉(ju) 行。在此期間,聯合國前副秘書(shu) 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前執行主任埃裏克·索爾海姆接受了《環球時報》記者的專(zhuan) 訪。索爾海姆目前擔任世界資源研究所高級顧問,曾獲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地球衛士獎”等榮譽。他表示,氣候危機是由發達國家造成的,因此這些國家應該對此負責。對於(yu) 中美應該如何合作應對氣候危機,索爾海姆認為(wei) 關(guan) 鍵在於(yu) 開放互惠貿易和投資,以推動綠色經濟的發展和綠色技術的交流,“以前,我總是建議那些尋找保護環境方法的國家去布魯塞爾、巴黎和柏林,而現在,我會(hui) 告訴它們(men) 去北京、深圳和杭州”。
“中國是綠色技術的領導者”
環球時報: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hui) (COP28)期間,哪個(ge) 討論主題或平行會(hui) 議對您影響最大?哪些成果是令您意想不到的?
索爾海姆:我非常高興(xing) 能與(yu) 斯裏蘭(lan) 卡合作推出他們(men) 的“熱帶倡議”。斯裏蘭(lan) 卡希望關(guan) 注熱帶國家麵臨(lin) 的特殊挑戰。這些國家擁有更多的動植物種類和獨特的自然環境,但其貧困程度往往高於(yu) 世界平均水平。
此外,我還參加了兩(liang) 個(ge) 充滿活力的中國展館的許多活動,一些活動是與(yu) 我的老朋友、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一起參加的,他是全球最受尊敬的氣候外交官之一。我還在印度、歐盟、西班牙、秘魯、俄羅斯和韓國舉(ju) 辦的活動上發表了講話。這些國家和組織很看重綠色轉型。
環球時報:11月30日COP28開幕當天,各方就啟動損失和損害基金達成一致。這是一個(ge) 裏程碑式進展。當時您的感受如何?
索爾海姆:我為(wei) 發展中國家取得的這一勝利感到興(xing) 奮。這是對顯而易見事實的接受。氣候危機是由發達國家造成的,它們(men) 應該承擔其所造成損失和破壞的責任。不過,該基金中的資金遠遠不足以滿足麵臨(lin) 潛在消亡危險的小島嶼發展中國家、麵臨(lin) 幹旱的非洲或像巴基斯坦這樣去年遭受可怕幹旱國家的需求。除此之外,我們(men) 所創建的全球金融機構往往是官僚(主義(yi) )以及緩慢的,因此每個(ge) 國家都去尋求國內(nei) 綠色轉型和增長的機會(hui) ,效果會(hui) 更好。
環球時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hui) (COP27)去年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ju) 行,當時加拿大《環球郵報》發表了一篇題為(wei) 《富國的氣候偽(wei) 善》的文章。在今年的COP28上,是否有類似懷疑西方“氣候偽(wei) 善”的聲音?
索爾海姆:玻利維亞(ya) 代表發表了強有力的講話,狠批“氣候偽(wei) 善”。截至目前,美國的(溫室氣體(ti) )人均(曆史累計)排放量是中國的8倍、印度的25倍。美國與(yu) 玻利維亞(ya) 或非洲相比,這一差距更大。大家都沒時間(在環境問題上)聽富裕國家指責發展中國家。
環球時報:盡管如此,有西方媒體(ti) 和觀察人士對中國是否在應對氣候危機方麵做得足夠多表示懷疑,並傾(qing) 向於(yu) 將危機歸咎於(yu) 發展中國家。您對這種觀點有何看法?
索爾海姆:氣候變化是由歐洲、北美和其他地區的發達國家引起的,怎麽(me) 能責怪中國、印度甚至非洲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呢?
好消息是,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麵,中國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並不認為(wei) 隻有美國或者歐洲需要采取行動。在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中,歐美不是領導者,中國是綠色技術的領導者,印度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也在迅速行動。
看看中國,它承諾將力爭(zheng) 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我認為(wei) ,中國很有可能提前實現這一目標,因為(wei) 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產(chan) 能現在非常大。
環球時報:在COP28上,各方圍繞從(cong) 化石燃料轉向可再生能源這一話題進行了討論。您如何評價(jia) 中國在這方麵的努力?
索爾海姆:大家都很清楚,中國是世界能源轉型領域絕對的領導者。全球60%至80%的可再生能源技術都是在中國研發的,包括太陽能、風能、水力發電、電動汽車、公交車、電池等。我最近參加了在四川成都舉(ju) 行的2023第六屆中國國際光伏產(chan) 業(ye) 大會(hui) 啟動儀(yi) 式。中國在太陽能產(chan) 品產(chan) 能方麵至少占全球市場份額的80%。其他國家如果想要和中國競爭(zheng) ,就要“早早起床”了。
環球時報:您經常說中國是能源轉型的領導者。在COP28期間,您是否發現有很多人認同您的觀點?
索爾海姆:西方仍然很傲慢。我們(men) 習(xi) 慣了主導世界,理解新的現實需要時間,而越來越多的人期待中國(在能源轉型方麵)發揮領導作用。
中國在COP28上的展館比以往任何一次氣候變化大會(hui) 都要大得多,也更加引人注目。過去,我們(men) 主要看到的是中國政府的角色,現在中國的許多公司以及民間團體(ti) 也被大家看見,它們(men) 也給人們(men) 帶來啟發。我參加了隆基綠能的活動,該公司展示了其作為(wei) 領先太陽能科技公司取得的所有成績。
事實上,西方也可以向印尼、印度和許多其他發展中國家學習(xi) 。去年,印尼在減少森林砍伐方麵取得巨大進展。在印度,莫迪總理正在發起一個(ge) 又一個(ge) 的綠色環保活動。
“最重要的是開放互惠貿易和投資”
環球時報:今年10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了一份報告,稱盡管各國在2015年巴黎氣候變化大會(hui) 上做出了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承諾,以防止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ye) 化前水平高出1.5 ℃ 以上,但目前沒有可信的途徑實現這一目標。您如何解讀這一報告?
索爾海姆:這是對我們(men) 的強烈警告,是時候行動起來了!這是一個(ge) 行動呼籲,敦促人們(men) 加快行動。曆史上,每一次技術革命之前,人們(men) 的行動都相當緩慢,直到從(cong) 某一個(ge) 時刻開始,才會(hui) 突然加速改變。信息技術革命、第一和第二次工業(ye) 革命都是如此。我們(men) 正處於(yu) 這個(ge) 轉變的時刻。
除了中國之外,全球對太陽能、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采用速度並不是很快。未來幾年,我們(men) 或將看到(多國在)能源轉型(方麵)的發展。
環球時報: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上述報告的背景下,我們(men) 當下最需要做出的改變是什麽(me) ?
索爾海姆:第一,我們(men) 需要將能源係統從(cong) 煤炭轉向太陽能、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第二,我們(men) 需要將油車變為(wei) 電動汽車;第三,我們(men) 需要種植更多的樹木,更好地保護地球母親(qin) ;第四,我們(men) 需要向循環經濟轉變,不能再將襯衫、塑料以及手機等電子廢物隨意丟(diu) 棄,而是要將它們(men) 回收再利用。
環球時報:最近,中美重申致力於(yu) 合作並與(yu) 其他國家共同努力應對氣候危機。這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有何重要意義(yi) ,兩(liang) 國在氣候合作上最關(guan) 鍵的問題是什麽(me) ?
索爾海姆:中美合作應對氣候危機,最重要的是開放互惠貿易和投資,這將推動綠色經濟。通用汽車和福特看到比亞(ya) 迪等中國公司在電動汽車行業(ye) 的快速發展,它們(men) 想要競爭(zheng) ,想要做得更好,但可能需要中國的電池來更快地實現這一目標。貿易越多,技術交流就越多,綠色轉型就會(hui) 越快發生。
中美還應該考慮它們(men) 可以(向其他國家)提供什麽(me) ,比如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技術支持。在21世紀的任何重大問題上,無論是氣候、經濟,還是在烏(wu) 克蘭(lan) 和巴勒斯坦重新實現和平,如果中美能夠共同合作,我們(men) 都會(hui) 受益良多。
環球時報:您如何評價(jia) 當前中美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麵的合作?
索爾海姆:毫無疑問,世界上兩(liang) 個(ge) 最強大的國家需要共同努力應對氣候變化。10年前,中國還有很多東(dong) 西要向西方學習(xi) ,而現在中國在全球綠色技術方麵處於(yu) 領先地位,還是全球在樹木種植、動物保護以及紅樹林保護等綠色實踐方麵的領導者,是時候讓西方更加好奇並試著向中國學習(xi) 了。
“發展中國家應該同時做兩(liang) 件事情”
環球時報:您曾表示,全球最富有的1%的人口造成的碳汙染與(yu) 全球最貧困的2/3的人口(約50億(yi) 人)造成的碳汙染相同。在您看來,為(wei) 什麽(me) 一些西方人沒有認識到這個(ge) 問題?
索爾海姆:有時候,一些大公司的負責人或者一些政治領導人喜歡責怪別人,而不是采取行動,這真是令人抓狂!造成氣候變化的不是在非洲站在水泵旁試圖養(yang) 活自己孩子的婦女,而是華爾街和歐洲的億(yi) 萬(wan) 富翁,以及一些發展中國家的部分富人。這些人的奢侈生活方式加速了氣候變化,但我們(men) 每個(ge) 人都需要盡自己的一份力來應對這一問題,富裕和強大的國家需要采取更多行動。
環球時報:發達國家在氣候融資問題上有不少曆史欠賬,您如何看待未來它們(men) 實現氣候資金目標的可能性?
索爾海姆:很遺憾地說,富裕國家在履行氣候承諾方麵並不出色,因此發展中國家應該同時做兩(liang) 件事情:首先,對北美和歐洲施加最大壓力,要求它們(men) 兌(dui) 現支付承諾,因為(wei) 氣候適應基本上隻能通過政府來實現。政府需要為(wei) 颶風、海平麵上升和農(nong) 業(ye) 模式轉變做好準備,氣候適應需要資金支持。其次,我也要給發展中國家一個(ge) 建議——請看看中國和印度在做什麽(me) ,它們(men) 將氣候變化視為(wei) 機遇,將(借此)占領市場並發展經濟。
這(氣候問題)不僅(jin) 僅(jin) 是問題,也是巨大的機遇,例如中國在傳(chuan) 統汽車行業(ye) 中沒有任何與(yu) 大眾(zhong) 或豐(feng) 田相媲美的知名品牌。中國做了什麽(me) ?它投身於(yu) 電動汽車行業(ye) 。比亞(ya) 迪現在是全球產(chan) 量最大的電動汽車生產(chan) 商,包括吉利、蔚來等多家中國公司正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競爭(zheng) 。寧德時代在中國的電動汽車電池行業(ye) 占據最大市場份額。中國沒有等待他人行動,而是為(wei) 了中國人民、經濟和全球環境的利益而采取行動。發展中國家需要為(wei) 氣候正義(yi) 奮鬥,同時尋找實現經濟和環境雙贏的辦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