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國際銳評丨中國的“關鍵一招”對世界有多重要?

發布時間:2023-12-20 08:56: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改革開放以來,大眾(zhong) 汽車一直是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的重要一員。基於(yu) ‘在中國,為(wei) 中國’戰略,未來我們(men) 將更好地利用本土創新力量,更敏捷地響應中國消費者的需求。”18日,德國大眾(zhong) 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貝瑞德對《國際銳評》這樣說。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5周年。改革開放不僅(jin) 深刻改變了中國麵貌,也給世界帶來了共贏機遇。特別是近10年來,中國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像大眾(zhong) 這樣的跨國公司因此獲得了豐(feng) 厚回報。

  建成22個(ge) 自貿區、加快建設海南自貿港、不斷縮減外資準入負麵清單、出台《外商投資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10年來,中國不斷從(cong) 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邁向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證明了“對外開放是中國發展的關(guan) 鍵一招”。

  那麽(me) ,一個(ge) 高水平開放的中國對世界有多重要?

  中國開放型經濟帶來的,首先是實打實的經濟增長貢獻。過去10年,中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比重從(cong) 12.3%上升到18%以上,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平均貢獻率超過30%。中國已經是14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huo) 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今年中國經濟的貢獻率仍將超過30%。可見,中國一直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這在世界經濟複蘇乏力的當下尤為(wei) 重要。

  對跨國企業(ye) 而言,它們(men) 享受到了中國經濟增長的紅利,並在中國獲得廣泛發展空間。過去10年,中國吸收外資全球占比從(cong) 8.2%提升到11.4%。巴斯夫上海創新園三期項目落成、施耐德電氣上海康橋工廠三期工程落地投產(chan) 、丹佛斯全球製冷研發測試中心在天津投用……今年以來,不少外企加碼投資中國。中國貿促會(hui) 今年三季度的一項調查顯示,近九成受訪外資企業(ye) 預期未來5年利潤持平或有所提高。新加坡都樂(le) 中國區市場總監王娜對《國際銳評》說,非常看好開放的中國市場,也深刻感受到中國消費者對高品質水果的需求給都樂(le) 帶來了更多發展機會(hui) 。

  中國的開放,還是引領綠色化、數字化等經濟發展潮流的開放。作為(wei) 貨物出口第一大國,中國2022年所占國際份額提升至14.7%。今年以來中國“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在全球引發熱潮。日經新聞網近日刊文稱,得益於(yu) 綠色科技產(chan) 品的蓬勃發展,中國穩居全球最大貨物貿易出口國地位。

  2022年,中國數字經濟占GDP比例達41.5%,居全球第二。有分析指出,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技術等方麵,中國都已獲得很大優(you) 勢,處在第一陣營甚至占據主導地位。在東(dong) 南亞(ya) ,中國企業(ye) 助力打造東(dong) 盟首家5G智慧醫院;在非洲,中國數字化智能物流管理體(ti) 係幫助尼日利亞(ya) 民眾(zhong) 更便捷網購;在拉美,中國與(yu) 巴西、厄瓜多爾等國利用數字技術合作,助力亞(ya) 馬孫雨林生態係統等環境保護……中國的數字技術發展正在造福各國民眾(zhong) ,也為(wei) 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

  更重要的是,中國一直奉行的對外開放理念、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努力,給全球治理體(ti) 係帶來新氣象。10年來,從(cong) 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到舉(ju) 辦進博會(hui) 、服貿會(hui) 等係列國際展會(hui) ,再到簽署並實施《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推進加入《全麵與(yu) 進步跨太平洋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數字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中國始終堅持共商共建共享,歡迎世界共享中國機遇。以共建“一帶一路”為(wei) 例,10年來拉動近萬(wan) 億(yi) 美元投資規模,為(wei) 共建國家創造42萬(wan) 個(ge) 工作崗位,讓近4000萬(wan) 人擺脫貧困。這是中國全球治理觀的生動闡釋,推動全球治理體(ti) 係不斷完善。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hui) 關(guan) 閉,隻會(hui) 越開越大。”剛剛結束的中國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就“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出一係列新舉(ju) 措。從(cong) 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到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ye) 市場準入,再到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中國的“關(guan) 鍵一招”及其帶來的更多機遇,世界完全有理由期待。

  (央視新聞客戶端 國際銳評評論員)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