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電 題:民進黨(dang) 查辦“裏長團”隻是作繭自縛
中新社記者 容海升
民進黨(dang) 當局近期接連在台北、基隆、台南、彰化等多地發動檢調單位,以涉嫌違反“反滲透法”等名義(yi) 查辦到大陸參訪、交流的基層裏長,僅(jin) 台北一地就有41人遭約談乃至入室搜索。對於(yu) 日常處理社區鄰裏大小事的裏長們(men) ,此舉(ju) 當然是一次“震撼教育”,但它引發的憤怒遠勝恐懼。
過去近八年執政,針對兩(liang) 岸交流給特定對象扣上“中共同路人”“賣台集團”等紅帽子,民進黨(dang) 從(cong) 未手軟。以中國國民黨(dang) 副主席夏立言2022年8月以來數次訪問大陸為(wei) 例,民進黨(dang) 每一次必施展“抹紅”伎倆(lia) 、發動特定媒體(ti) 展開強烈的輿論攻擊,隻不過其政治效應呈逐次遞減。顯然,對於(yu) 當前兩(liang) 岸互動是否正常、有識者應該做些什麽(me) ,民眾(zhong) 心中有杆秤。台灣社會(hui) 對於(yu) 無底線“反中”“去中”的政治操作漸趨“免疫”,這股風向也帶動了島內(nei) 大型工商團體(ti) 、民間社團大幅度恢複2023年兩(liang) 岸間往來、互動。“裏長團”並不孤單。
此番,民進黨(dang) 方麵將攻擊對象全麵延伸到各縣市社區基層裏長,給正常舉(ju) 辦多年的兩(liang) 岸交流羅織上“滲透”的罪名,多數輿論認為(wei) 有選舉(ju) 上的盤算,意圖在相對缺少政治攻防曆練的裏長群體(ti) 中製造“寒蟬效應”,警告廣大選民與(yu) 兩(liang) 岸恢複正常往來的潮流保持距離。
但是,近八年來民進黨(dang) 做了太多丟(diu) 失民心的事情,又慣於(yu) 以扣帽子的手段打擊異己、掩飾失政,讓民眾(zhong) 不能不保持警覺、嚴(yan) 格檢視。因此,民進黨(dang) 當局動用司法手段後,一方麵,熟悉裏長們(men) 品行的不少市民義(yi) 憤填膺,為(wei) 他們(men) 自費前往大陸、合法合理的參訪行程發聲;另一方麵,不少民意代表、意見領袖乃至於(yu) 青年“網紅”仗義(yi) 執言,抨擊民進黨(dang) 肆意引用“反滲透法”,讓參與(yu) 兩(liang) 岸交流的民眾(zhong) 陷於(yu) 動輒觸法的憋屈處境。可以說,民進黨(dang) 正在釀成更多反對它的憤怒民意。
盼望兩(liang) 岸和平、務實交流才是台灣社會(hui) 主流聲音。如果繼續以查辦“裏長團”這樣的行徑來恐嚇民眾(zhong) ,民進黨(dang) 隻是凸顯其“反中”“去中”的偏激意識形態,隻會(hui) 加深台灣社會(hui) 對該黨(dang) 執政之下台海和平穩定前景的危機感。如此作繭自縛,勢必踢到民意的鐵板。(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