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30日電(陳彩霞 孟湘君)如果用一個(ge) 字、一個(ge) 詞,描繪剛剛過去的2023年,你心目中的年度字詞是什麽(me) ?
年終歲末,全球多個(ge) 平台的年度熱詞榜單,給出了多種多樣的答案,為(wei) 即將過去的2023年落下注腳。
食客在享用淄博燒烤。中新社記者 梁犇 攝
“貴”、“詐”、“見利忘義(yi) ”、“AI”……這些熱詞不僅(jin) 映射著人們(men) 對自身生活、社會(hui) 變化與(yu) 人類發展的思考與(yu) 複盤,更深刻凸顯了人們(men) 對當下及未來種種危機與(yu) 挑戰的關(guan) 切。
“幻覺”與(yu) “真實”:
AI主題詞搜索量激增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紐約街頭被捕”“印度總理莫迪跳傳(chuan) 統舞蹈”“拜登宣布第三次世界大戰開始”……2023年以來,網絡上不斷出現由生成式AI製作的圖片、視頻,真假難辨。
過去一年,AI相關(guan) 產(chan) 品層出不窮,火遍全網的人工智能繪畫,知無不言的聊天機器人,24小時直播帶貨的數字人……人工智能技術蓬勃發展,融入千行百業(ye) 。在此背景下,《柯林斯詞典》、《劍橋詞典》和《韋氏詞典》三大詞典罕見達成一致——選出的年度詞匯都與(yu) 人工智能(AI)相關(guan) 。
圖片來源:美國《柯林斯詞典》官網
11月1日,美國《柯林斯詞典》宣布,2023年年度單詞為(wei) “人工智能”。《柯林斯詞典》認為(wei) ,“AI被視作下一次技術革命的代表,發展迅速且成為(wei) 2023年的話題。”
11月15日,英國《劍橋詞典》也評出了年度單詞——“hallucinate(產(chan) 生幻覺)”。這個(ge) 詞也與(yu) 人工智能有關(guan) ,hallucinate的傳(chuan) 統釋義(yi) 是“似乎看到、聽到、感覺到或聞到不存在的東(dong) 西,通常是因為(wei) 健康原因或因為(wei) 服用藥物”,但現在詞典給它新增了一個(ge) 釋義(yi) ,即“人工智能產(chan) 生的虛假信息”。
《韋氏詞典》11月27日宣布年度詞匯為(wei) “authentic(意為(wei) 真實的、正宗的等)”。按照韋氏出版公司的說法,authentic往年也是搜索熱詞,但2023年人工智能技術成為(wei) 熱門話題,該詞的搜索量激增。
韋氏詞典特約編輯皮特·索科洛夫斯基稱,“我們(men) 將2023年視作真實性遭遇危機的一年。”在他看來,當人們(men) 越來越懷疑事物的真實性時,對真實性也就越來越重視。
正如《紐約時報》科技撰稿人凱文·魯斯所說,“我感到一種不祥的預感,AI已經跨越了一個(ge) 門檻,世界將永遠不一樣。”
社會(hui) 變化的“記錄儀(yi) ”
亞(ya) 洲更關(guan) 注當下與(yu) 危機
展望科技創新為(wei) 人類帶來的改變,似乎有些“高大上”難以琢磨,不少地區的人們(men) 似乎眼光更為(wei) 務實,更關(guan) 注當下。“稅”、“詐”、“見利忘義(yi) ”……亞(ya) 洲國家選出的年度詞匯背後,都有著怎樣的故事?
12月10日,韓國《教授新聞》公布的2023年度成語為(wei) “見利忘義(yi) ”。由20名韓國大學教授組成的推薦委員會(hui) 推薦了26個(ge) 成語,《教授新聞》從(cong) 中選出5個(ge) ,麵向1315名韓國大學教授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見利忘義(yi) ”排在首位。
據韓聯社報道,推薦“見利忘義(yi) ”的全北大學名譽教授金炳基表示,“比起正確引導民眾(zhong) ,韓國政客更注重自己的利益。這些政客朝著有利於(yu) 自己利益的方向製定並實行政策”。
同一天,馬來西亞(ya) 2023年年度漢字揭曉,“貴”字當選。馬來西亞(ya) 中華大會(hui) 堂總會(hui) 總會(hui) 長吳添泉表示,民眾(zhong) 選出“貴”為(wei) 年度漢字,顯示物價(jia) 上漲已成為(wei) 民生問題,政府應更加關(guan) 注有經濟壓力的民眾(zhong) ,為(wei) 他們(men) 提供更多福利措施。
圖片來源:日本放送協會(hui) (NHK)報道截圖
12月12日,日本年度漢字發布會(hui) 現場,京都市清水寺住持森清範揮毫寫(xie) 下了“稅”字。繼2014年之後,“稅”字第二次當選日本年度漢字。
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hui) 認為(wei) ,近一年來,日本國內(nei) 關(guan) 於(yu) 增稅的討論不絕於(yu) 耳,加上政府擬定對所得稅等稅種進行一次性定額減稅,以及消費稅發票製度改革、故鄉(xiang) 納稅審核基準的嚴(yan) 格化等話題均引發社會(hui) 熱議。
日本《京都新聞》報道稱,“稅”字反映了日本民眾(zhong) 這一年來圍繞增稅與(yu) 減稅爭(zheng) 論的不安與(yu) 煩惱。
12月25日,新加坡《聯合早報》公布2023年“字述一年”年度漢字投票結果,“詐”字當選新加坡的2023年年度漢字。
全球反詐騙聯盟和數據服務提供商ScamAdviser2023年10月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詐騙團夥(huo) 在全球騙走1.4萬(wan) 億(yi) 新元(約合7.54萬(wan) 億(yi) 人民幣),而新加坡人均損失約5538新元,為(wei) 全球最高。
新加坡華文媒體(ti) 集團社長李慧玲稱,“詐”是全球性行為(wei) ,是道德問題。“現在的詐騙犯連受騙對象都不必看一眼,詐騙起來更加無感。”李慧玲認為(wei) ,人類將更多精力和資源投入在研發新科技、探討氣候變化等問題上麵,卻缺乏對更本質的人性問題的反思。
網絡俚語走紅
觸摸“Z世代”跳動的脈搏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12月3日,世界上曆史第二悠久的學術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選出的年度詞匯是網絡流行詞“rizz(魅力)”。
報道稱,“rizz”——新興(xing) 網絡常用俚語,意為(wei) “風格、魅力、吸引力”,或“吸引浪漫伴侶(lv) 或性伴侶(lv) 的能力”。該詞取自英文單詞“個(ge) 人魅力”(charisma)的中間部分。
資料圖:英國演員湯姆·赫蘭(lan) 德。
2023年6月,主演《蜘蛛俠(xia) 》係列影片的英國演員湯姆·赫蘭(lan) 德對帶火這個(ge) 詞貢獻了一份力量,他在接受采訪時稱,“我沒什麽(me) rizz(魅力),我的rizz(魅力)有限。”隨著視頻在網上流傳(chuan) ,這個(ge) 詞被使用得格外頻繁。
據牛津大學出版社數據,相較於(yu) 前一年,rizz一詞的總體(ti) 使用量增加了約15倍,還帶火了大量的表情包。
“2023年的選擇反映了社交媒體(ti) 如何指數級加快了語言變化的步伐,”牛津語言出版集團總裁卡斯珀·格拉思沃爾說道。
來源:上海《咬文嚼字》編輯部。
而中國“Z世代”,也有了屬於(yu) 自己的年度關(guan) 鍵詞。日前,上海《咬文嚼字》編輯部推出年度十大流行語。
特種兵式旅遊、顯眼包、多巴胺穿搭、搭子、情緒價(jia) 值……這些網絡熱詞或好笑,或自嘲,或豁達,卻生動描述了中國年輕人的生活狀態。在一堆2023年年度關(guan) 鍵字詞中,你又青睞哪一個(ge) 呢?快來“對號入座”吧!(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