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30日電(記者 李金磊)近日,“全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經濟形勢係列報告會(hui) 先後舉(ju) 辦三場,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的“一把手”分別作了專(zhuan) 題報告,釋放重要信號。
2023年主要預期目標有望圓滿實現
2023年即將收官,中國經濟增長5%左右的目標能否實現,備受海內(nei) 外關(guan) 注。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dang) 組書(shu) 記、主任鄭柵潔在報告中指出,今年以來,我國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nei) 部困難,經濟總體(ti) 回升向好,全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有望圓滿實現,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
財政部黨(dang) 組書(shu) 記、部長藍佛安在報告中指出,我們(men) 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完成全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預期目標任務,並為(wei) 明年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工業(ye) 經濟是穩住經濟大盤的“壓艙石”。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黨(dang) 組書(shu) 記、部長金壯龍在報告中指出,今年以來,中央推出一係列穩經濟政策舉(ju) 措,召開全國新型工業(ye) 化推進大會(hui) ,推動工業(ye) 經濟回升向好,重點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取得重要進展,製造業(ye) 規模連續14年位居世界首位,我國工業(ye) 化發展站在新的更高起點上。
2024年中國經濟麵臨(lin) 的機遇大於(yu) 挑戰
展望2024年中國經濟,將麵臨(lin) 什麽(me) 樣的條件,呈現什麽(me) 樣的走勢?
藍佛安認為(wei) ,展望明年,中國經濟麵臨(lin) 的機遇大於(yu) 挑戰,有利條件強於(yu) 不利條件。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的基本麵沒有改變,製度優(you) 勢、市場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體(ti) 係優(you) 勢、人力資源優(you) 勢等重要優(you) 勢持續鞏固,高質量發展具備堅實支撐。
鄭柵潔認為(wei) ,要穩定預期、增強信心,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發展麵臨(lin) 的形勢和發展大勢。從(cong) 風險挑戰看,當前我國發展麵臨(lin) 的環境複雜嚴(yan) 峻,外部風險挑戰有所增多,國內(nei) 周期性、結構性矛盾並存。從(cong) 戰略機遇看,國內(nei) 外環境深刻變化帶來一係列新機遇,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國際力量對比更趨均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深入發展。從(cong) 支撐條件看,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良好支撐基礎和許多有利條件,政治保障堅強有力,製度優(you) 勢日益彰顯,物質基礎更為(wei) 堅實,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宏觀政策空間較大。
鄭柵潔判斷,我們(men) 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有底氣,不斷推動經濟結構持續向優(you) 、增長動能持續增強、發展態勢持續向好。
金壯龍認為(wei) ,我國工業(ye) 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但仍處在由大變強、爬坡過坎的重要關(guan) 口。黨(dang) 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工業(ye) 化,我們(men) 要全麵落實這一戰略部署,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牢牢把握實現新型工業(ye) 化這一關(guan) 鍵任務,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wei) 引領、以科技自立自強為(wei) 支撐、以建設製造強國為(wei) 戰略重點、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wei) 根本目的、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為(wei) 重要路徑,大力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加快建設以先進製造業(ye) 為(wei) 骨幹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構築強大物質技術基礎。
下一步將如此重點發力
鄭柵潔表示,必須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確定的總體(ti) 要求、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不折不扣、雷厲風行、求真務實、敢作善為(wei) 抓好落實,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wei)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藍佛安表示,要堅定信心、振奮精神,認真做好明年各項工作。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部署,積極的財政政策將適度加力、提質增效,保持適當支出強度,提高政策精準性針對性,推進財政管理法治化、科學化、標準化、規範化。聚焦中國式現代化目標任務,財政部門將進一步強化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統籌用好稅收、轉移支付、政府投資、融資擔保等政策工具,加強財政與(yu) 貨幣、就業(ye) 、產(chan) 業(ye) 、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協調配合,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wei)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金壯龍表示,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必須真抓實幹、久久為(wei) 功。要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和全國新型工業(ye) 化推進大會(hui) 部署,突出重點、把握關(guan) 鍵,實施製造業(ye) 重點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提升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鞏固提升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培育壯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前瞻布局未來產(chan) 業(ye) ,推進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ye) 化,推動工業(ye) 綠色低碳發展,建設世界一流企業(ye) ,鞏固和增強工業(ye) 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推動新型工業(ye) 化不斷取得新突破新成效。(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