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台青話融合)台青謝明運:意屬江南十餘載 與大陸共發展

王瀟婧 發布時間:2024-01-03 09:0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杭州1月1日電 題:台青謝明運:意屬江南十餘(yu) 載 與(yu) 大陸共發展

  作者 王瀟婧

  “2010年,我從(cong) 台灣來到浙江,尋求發展機遇。10多年來,我看到了浙江的飛速變化,浙江同樣見證了我和集團的成長發展。”浙江杭州樺桐家私集團副總經理謝明運紮根大陸14年,切身感受到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變化。

  1988年,謝明運的父親(qin) 來到浙江創業(ye) ,並創立了樺桐集團。謝明運則一直待在台灣,大學畢業(ye) 後他在台灣工作了一年,也是這段時間,讓他逐漸意識到:對於(yu) 年輕人而言,這裏能夠發展的機會(hui) 和空間有限。

  “所以我也‘登陸’了。”謝明運笑著說,2010年,在集團準備上市之際,必須要走係統化管理之路,恰好自己學習(xi) 過整套電腦技能,就決(jue) 定來集團進行創新升級,也由此開啟了在浙江的發展之路。

  每天清晨,謝明運都會(hui) 從(cong) 位於(yu) 杭州市濱江區的家中,開車一路沿著錢塘江、富春江去集團上班。在近1個(ge) 小時的車程中,他望著車窗外充滿現代感的城市高樓和田園詩畫的綠水青山,不禁感慨大陸突飛猛進的變化。

  除了可觀可感的變化外,這些年裏,讓謝明運印象深刻的就是浙江人的敢闖敢拚精神。

  “浙江人沒有三頭六臂,卻有著大膽試、大膽創的打拚精神。”他說,在台灣,多數創業(ye) 者會(hui) 看自己口袋裏有多少錢,再決(jue) 定做什麽(me) 事。然而,浙江人是隻要有機會(hui) ,先幹了再說。所以浙江的創新速度非常快,“我從(cong) 當地人身上學到了很多,集團想要創新突破、轉型升級,就得跟上發展步伐。”

  打版、縫製、組裝……在杭州樺桐家私集團偌大的生產(chan) 車間裏,工人正在各自的崗位上有條不紊地作業(ye) 。新年伊始,商家都在盤點前一年的經營情況,謝明運也算起了“年賬”。

  他介紹,集團以前以美國等外銷為(wei) 主,自2020年集團成功打開內(nei) 銷市場後,近三年大陸市場份額持續增長。目前,集團一方麵深耕大陸市場,另一方麵積極開拓俄羅斯等新的國際市場,在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中尋求發展新機遇。

  “良好的營商環境和配套豐(feng) 厚的政策福利,讓我們(men) 吃下了發展的‘定心丸’。”謝明運舉(ju) 例說,當時在桐廬幾乎沒有企業(ye) 嚐試係統化管理,但是當地政府不僅(jin) 在政策上給予了大力支持,還在資金上補貼了整個(ge) 係統費用的10%,鼓勵集團進行轉型升級。

  同時,謝明運見證了大陸精密製造業(ye) 的技術進步:起初集團建立公司的網絡骨幹時,需要耐用穩定的骨幹設備,廠家推薦的都是進口產(chan) 品。如今全都改為(wei) 用國產(chan) 設備,其價(jia) 格、效能、操作便利等都優(you) 於(yu) 原來的進口設備。

  近年來,浙江的創業(ye) 氛圍也讓謝明運感受到了大陸的發展脈搏。在他看來,身邊的台商明顯變多,大家能明顯感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我很喜歡這邊的發展環境,一方麵法律製度很規範,執法人員比較有人情味;另一方麵台商和當地商人能享受到同等待遇。”

  眼下,已在杭州安家的謝明運,正在打拚屬於(yu) 自己的一片天地。身為(wei) 杭州市台協常務副會(hui) 長,他還心係兩(liang) 岸之間的交流,積極組織、參與(yu) 多項交流活動,增進兩(liang) 岸親(qin) 情。

  謝明運總會(hui) 告訴身邊人,大陸廣闊的市場為(wei) 青年提供了許多發展機遇,是青年施展才華的舞台,“真心建議台灣青年能給自己一個(ge) 機會(hui) ,多來大陸走走看看”。(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