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州1月7日電(鄭江洛)“近年來養(yang) 寵物的人越來越多,關(guan) 注寵物需求的人也越來越多,在大陸‘動物溝通’是一片‘藍海’。”近期,台灣姑娘朱慧寧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
早先,朱慧寧是島內(nei) 第一代網絡直播主播。2016年,來自台灣台北的她看中大陸的廣闊市場,又加上廈門離台灣很近,文化、習(xi) 慣都很類似,“而且對台灣年輕人的包容度很高”,於(yu) 是她選擇“跨海”來到福建廈門,從(cong) 事傳(chuan) 媒方麵的工作。
2019年,朱慧寧在尋找新項目時發現,“動物溝通”在大陸的市場還是一片空白,而台灣在二十年前就已經開始關(guan) 注“動物溝通”這一領域,於(yu) 是,她成立了一家專(zhuan) 注“動物溝通”的公司。“如何讓寵物跟我相處更融洽,去解決(jue) 這樣的一個(ge) 養(yang) 寵問題。”朱慧寧說。
朱慧寧是一個(ge) 非常喜歡小動物的人,她在來大陸之前,在台灣養(yang) 了二十年貓,“還養(yang) 過很多寵物”,在與(yu) 動物接觸的過程中,便開始探尋它們(men) 各種行為(wei) 背後的原因,並加上心理學方麵的學習(xi) ,已然成為(wei) 一個(ge) 動物“讀心師”。
朱慧寧正在與(yu) 動物們(men) 互動與(yu) “溝通”。 受訪者供圖
在朱慧寧看來,“動物溝通”可以說是幫助動物進行心理疏導。養(yang) 寵物的主人就是寵物們(men) 的“家長”,人需要心理疏導,動物也不例外,而“動物溝通”正是在養(yang) 動物的“家長”和寵物之間建立一個(ge) 溝通“橋梁”,十分有必要。
她舉(ju) 例道,“家長”養(yang) 的狗可能亂(luan) 叫亂(luan) 尿,或者突然間不吃東(dong) 西……在這些問題產(chan) 生的時候,“家長”擔心的過程中,去幫助他們(men) 更好地了解為(wei) 什麽(me) 會(hui) 有這些行為(wei) 產(chan) 生。
“‘家長’了解這些行為(wei) 可能產(chan) 生的原因之後,不一定是讓動物做改變,而是讓‘家長’去做改變。”朱慧寧說,甚至有些“家長”,在動物離世後,會(hui) 陷入抑鬱悲傷(shang) 情緒走不出來,通過“動物溝通”,可以讓“家長”的心情得到一個(ge) 舒緩。
2022年,朱慧寧團隊受邀出版——《動物溝通讓我更懂你》,將“動物溝通”的經驗總結在內(nei) ,彌補了市場空缺,她希望能夠帶動更多的人關(guan) 注這個(ge) 領域。
不僅(jin) 如此,她和團隊還創立了“亞(ya) 洲動物溝通聯盟”,通過線上線下授課培訓,讓更多人了解“動物溝通”這一領域。
目前,有超過500位來自北京、上海、台灣及新加坡等地的學員,向朱慧寧取經學習(xi) 動物溝通課程。其中,有許多是養(yang) 寵物的“家長”,也有獸(shou) 醫,希望在自己的工作中更好地為(wei) “病寵”們(men) 服務。除此以外,也有對“動物溝通”這一新興(xing) 領域感興(xing) 趣的人們(men) 。
朱慧寧表示,通過和動物“聊天”與(yu) “溝通”,知道它心裏在“想什麽(me) ”,“家長”和動物雙方能夠收獲舒適感,幫養(yang) 寵家庭開啟更美好的生活,這便是“動物溝通師”存在的意義(yi) 。
她希望,未來能帶動更多人了解“動物溝通師”這一領域。“現在知道‘動物溝通師’是什麽(me) 的人還是少數,這幾年雖說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其實我們(men) 在大陸也隻能算‘剛開始’,期待能有更多的創新,帶著小夥(huo) 伴一起往前走。”朱慧寧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