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 日本能登半島地震遇難人數5日下午增至94人,仍有222人下落不明,許多是老人。災後救援黃金72小時已過,周末將迎來降雪,廢墟下受困人員生存希望渺茫。
道路中斷依舊是救援物資運輸最大難題。逾3.3萬(wan) 名避難民眾(zhong) 亟待援助。
1月4日,一名市民查看日本石川縣輪島市“輪島早市”廢墟。新華社記者張笑宇攝
根據石川縣政府發布的失聯人員名單,222人主要來自重災區輪島市、珠洲市,且多為(wei) 老年人。當地居民說,許多被壓在房屋下的失聯人員很可能是老人。
石川縣知事馳浩說,截至4日下午4時左右,黃金72小時已過,“那些需要救援的幸存者生還幾率據信將大幅下降”。
救援人員當天晚些時候在輪島市救出兩(liang) 名被困廢墟的老婦,社交媒體(ti) 上一片歡呼。然而,時間正在流逝。天氣預報災區周末有雪,尋找幸存者更加緊迫。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4日決(jue) 定把支援災區的自衛隊員增至4600人。海上自衛隊用氣墊船把推土機等清障所需重型設備送到岸上。按照馳浩的說法,地震導致海床抬起變形,大型艦船無法在能登半島一些海港靠岸。
一些自衛隊員進入災區,加入災後頭幾天主要由消防員和警察擔綱的搜救隊伍。在輪島市,法新社記者看到,一組自衛隊員從(cong) 一座倒塌房屋破碎的窗戶進入,尋找一名失聯居民。一名自衛隊員喊道:“裏麵有人嗎?請回答!”
地震發生第四天,災情全貌仍不清楚。共同社5日報道,石川縣內(nei) 村落仍有700多人處於(yu) 孤立無援狀態。輪島市有14個(ge) 地區同樣成為(wei) 孤島,無法統計受災人數。市政府接到超過40起“有人被埋”的報告,災情可能進一步擴大。
據《產(chan) 經新聞》報道,在珠洲市寶立町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沿街建築物盡數倒塌,像時間停止一般寂靜。按照一些居民的說法,當地消防隊和來自外地的支援隊伍主要在市中心搜救,還沒有來到遠離市區的寶立町。
報道說,在石川縣穴水町,搜救開始較早,但進展緩慢。有救援隊來到一座倒塌房屋前施救,卻被附近居民告知裏麵的人已獲救,反映出救援行動信息混亂(luan) 。
這是1月4日在日本石川縣輪島市拍攝的“輪島早市”的廢墟。新華社記者張笑宇攝
按照美聯社等媒體(ti) 的說法,盡管日本以災後救援較為(wei) 可靠著稱,本次地震發生至今,石川縣各疏散點即將耗盡水、食品和毛毯等必要物資,上不了網,缺少藥品,廁所、防疫等衛生狀況令人擔憂。
共同社說,截至4日,石川縣仍有約3萬(wan) 戶住宅斷電,13個(ge) 市町約8萬(wan) 戶停水。輪島市長阪口茂說,全市1.1萬(wan) 避難民眾(zhong) 截至3日隻領到3000份餐食和5000瓶水。
在輪島市一處疏散點,62歲的木下恭子(音譯)和200多人排隊領飯。“沒有自來水,我們(men) 上完廁所後沒法洗手,”她告訴路透社記者,“避難處有個(ge) 嬰兒(er) 隻有3周大,奶粉或泡奶粉的水看起來都不夠。”
在珠洲市設在一所小學的臨(lin) 時避難處,大約300名避難民眾(zhong) 苦苦等待援助。
一名30多歲女子帶著3個(ge) 孩子避難,告訴《朝日新聞》記者:“哪怕我把自己吃的給孩子,也根本不夠。過去兩(liang) 天我幾乎什麽(me) 都沒吃。”
小畑保夫(音譯)向美聯社記者展示手中的飯團有多小,“我們(men) 領到的隻有兩(liang) 個(ge) 飯團”。這名老人和妻子一同避難,隻領到半杯裝在一次性紙杯裏的水,“一口就喝光了”。
小畑說,他沒法回到已被毀的房子,眼下隻能跟其他避難民眾(zhong) 睡在一起,“我們(men) 一起聊天,試著鼓勵彼此”。他希望,援助在路上。
這是1月4日在日本石川縣輪島市拍攝的“輪島早市”的廢墟。新華社記者張笑宇攝
然而,通往災區的多條道路不是被山體(ti) 滑坡堵塞,就是在地震中出現大小不一的裂縫,讓運送援助物資的卡車難以通行。石川縣官員說,截至4日,全縣道路仍有大約100處阻塞點。
輪島市長阪口茂說:“首要的是道路。道路中斷不僅(jin) 妨礙援助物資運輸,而且影響供電、供水、手機信號和其他救命基礎設施的恢複。”
一名曾參與(yu) 多次救災的醫療護工高力俊木(音譯)告訴路透社記者:“相比其他地震,輪島市的道路情況非常糟糕。我覺得援助物資運抵要比一般情況下晚得多。”他認為(wei) ,避難民眾(zhong) 將不得不在條件困難的避難環境中多待一段時間。
在七尾市,交通警察告訴私家車駕駛員,通往輪島市的主要道路優(you) 先保證救災車輛通行。加油站限製私家車加油量。許多民眾(zhong) 擔心餘(yu) 震,選擇在車上過夜。
地震遇難和失聯人員包括一些從(cong) 外地來石川縣同親(qin) 人過年的人。
53歲的濱穀博之(音譯)站在廢墟前,告訴法新社記者,地震發生時,大家正在慶祝新年,親(qin) 戚們(men) 都來了。“房子沒塌,但距離能重新住人還很遠……我腦子裏沒地方想以後的事。”(胡若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