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2日電 2024年春運自1月26日開始至3月5日結束,共計40天。春運首日(1月26日)的火車票將於(yu) 1月12日開售。不同於(yu) 往年,今年的候補購票功能、車票改簽範圍均有所調整。
——可預填購票需求、訂閱起售提醒
自1月3日零時起,鐵路12306手機客戶端推出購票需求預填和火車票起售提醒訂閱兩(liang) 項新功能,旅客通過鐵路12306官方平台購票將更加方便快捷。
截圖自鐵路12306手機客戶端
購票需求預填功能上線後,旅客可於(yu) 車票起售當日,預先填寫(xie) 乘車人、車次、席別等信息,在車票開始發售時一鍵提交訂單並完成支付。
同時,鐵路12306還推出了起售提醒訂閱功能,旅客可根據車票起售時間,提前通過係統設置多個(ge) 提醒,以便及時提交購票訂單。
——1月10日起學生務工人員春運專(zhuan) 區預約
自1月10日零時起,鐵路12306手機客戶端推出春運期間學生、務工人員專(zhuan) 區預約購票功能。
自1月10日起,符合條件的學生旅客(已通過學生優(you) 惠資質核驗且有剩餘(yu) 優(you) 惠乘車次數)可通過“學生寒假訂票專(zhuan) 項服務”專(zhuan) 區預約購買(mai) 春運期間(1月26日至3月5日)火車票,每名旅客最多可同時提交6個(ge) 預約訂單,每個(ge) 訂單可添加1個(ge) 乘車日期的20個(ge) “車次+席別”的組合,可選席別為(wei) 學生優(you) 惠票適用的硬座、硬臥、二等座。已通過實名製核驗的務工人員可通過“務工人員春運預約訂票服務”專(zhuan) 區預約購買(mai) 春運期間火車票,每名旅客可同時提交6個(ge) 預約訂單,每個(ge) 訂單可選擇“時間+車次+席別”的1個(ge) 組合。
截圖自鐵路12306手機客戶端
學生、務工人員通過鐵路12306專(zhuan) 區購買(mai) 春運期間火車票,可提交開車前17天(含)以上的出行購票需求,最晚可預約3月5日的車票。符合條件的旅客可在開車前17天23時前在12306手機客戶端提交購票需求,在開車前16天查詢兌(dui) 現結果,須在開車前第16天23時前,通過12306手機客戶端預約專(zhuan) 區支付票款,逾期未支付的,訂單自動取消;兌(dui) 現成功後逾期未支付達到5次的,不再提供預約購票服務。
——增加候補訂單和備選方案數量
自1月11日零時起,鐵路12306網站(含手機客戶端)優(you) 化升級候補購票功能,增加候補訂單和備選方案數量,擴大候補訂單兌(dui) 現時間選擇範圍,臨(lin) 時新增旅客列車席位優(you) 先配售給已提交候補訂單的旅客,進一步提高旅客候補購票成功率。
具體(ti) 變化體(ti) 現在四方麵:
一是增加候補訂單數量。每名旅客可提交的待兌(dui) 現候補訂單數量由2個(ge) 增至6個(ge) ,每個(ge) 訂單最多可添加9名乘車人。
二是增加備選方案數量。原來旅客提交候補訂單時,可選擇相鄰2個(ge) 乘車日期、每個(ge) 日期可選擇5個(ge) “車次+席別”的組合,最多可選擇10個(ge) 組合。優(you) 化升級後,旅客可選擇預售期內(nei) 任意3個(ge) 乘車日期,累計最多可選擇60個(ge) “日期+車次”的組合,每個(ge) 車次可選多個(ge) 席別。
三是擴大候補訂單兌(dui) 現時間選擇範圍。原來候補訂單截止兌(dui) 現時間最晚為(wei) 開車前2小時,優(you) 化升級後調整為(wei) 開車前20分鍾,旅客可在更大範圍內(nei) 根據實際情況自主選擇修改截止兌(dui) 現時間。
四是臨(lin) 時新增旅客列車席位優(you) 先配售給已提交候補訂單的旅客。旅客在提交候補訂單時,可選擇接受購買(mai) 符合出行需求的新增旅客列車車票,如鐵路部門臨(lin) 時新增旅客列車,在車票起售時,鐵路12306將自動優(you) 先配售給已提交候補訂單的旅客,旅客無需人工查詢增開列車信息再購票。
資料圖:廣州南站候車室 陳樹雷 攝
——車票改簽範圍擴大
自1月15日起,鐵路部門將優(you) 化車票改簽規則,擴大車票改簽範圍,旅客在開車前和開車後當日均可改簽預售期內(nei) 車票,將進一步便利旅客購票出行。
按照現行規則,火車票在開車前48小時以上,可以改簽任意車次,開車前不足48小時以及開車後,僅(jin) 可改簽乘車日24時之前列車。新規實施後,車票改簽範圍擴大,旅客在開車前和開車後當日均可改簽預售期內(nei) 車票,開車前48小時以上的,不收取改簽費;開車前不足48小時以及開車後的,改簽乘車日期之前(含當日)車票的不收取改簽費,改簽乘車日期之後車票的根據辦理時間梯次核收改簽費,具體(ti) 改簽規則旅客可通過鐵路12306網站和車站查詢。(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