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撥款法案懸而待決 美國聯邦政府仍難走出“停擺”危機

發布時間:2024-01-12 09:05: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美國國會(hui) 參議院共和、民主兩(liang) 黨(dang) 部分高層當地時間9日表示,雖然兩(liang) 黨(dang) 已達成2024財政年度支出協議,但為(wei) 避免聯邦政府部分“停擺”,國會(hui) 恐需要再通過臨(lin) 時法案“救急”。本月19日,為(wei) 20%美國聯邦政府機構提供運轉資金的臨(lin) 時撥款法案將到期。

  參議院共和黨(dang) 籍少數黨(dang) 領袖米奇·麥康奈爾當天說,在參議院做最簡單的事都需要一周,這一點眾(zhong) 議院同僚常不理解。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這主要緣於(yu) 參眾(zhong) 兩(liang) 院審議程序不同,法案在參議院獲批一般要比在眾(zhong) 議院耗時更長。

  參議院撥款委員會(hui) 民主黨(dang) 籍主席帕蒂·默裏當天也表態支持通過臨(lin) 時撥款法案。她說:“我們(men) 正馬不停蹄以完成(對長期撥款法案的審議),但明顯時間緊迫。”

  難以及時在參議院“過關(guan) ”的法案是2024財年(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長期撥款法案。眾(zhong) 議院共和黨(dang) 籍議長邁克·約翰遜和參議院民主黨(dang) 籍多數黨(dang) 領袖查克·舒默本月7日宣布就本財年的支出上限水平達成一致,但在本月19日,為(wei) 20%美國聯邦政府機構提供運轉資金的臨(lin) 時撥款法案便將到期。這意味著留給參眾(zhong) 兩(liang) 院審議通過長期撥款法案的時間所剩無幾。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為(wei) 避免19日聯邦政府部分“停擺”,國會(hui) 應在此之前通過4部長期撥款法案。2024財年需通過12部長期撥款法案。麥康奈爾9日說,國會(hui) 確需通過臨(lin) 時撥款法案,“問題是臨(lin) 時撥款法案需要設定多長時限”。

  麥康奈爾認為(wei) ,約翰遜和舒默應盡快商定通過臨(lin) 時撥款法案相關(guan) 事項。對此,約翰遜9日回應,眾(zhong) 議院正“全速推進”長期撥款法案獲批,而不是尋求額外的臨(lin) 時撥款法案。舒默同日拒絕表態是否考慮推動國會(hui) 通過臨(lin) 時撥款法案。

  約翰遜7日宣布,國會(hui) 兩(liang) 黨(dang) 領導人就總額1.59萬(wan) 億(yi) 美元的2024財年支出計劃達成一致,其中8860億(yi) 美元用於(yu) 國防支出,7040億(yi) 美元用於(yu) 非國防支出。然而,按舒默說法,2024財年支出中非國防支出預算為(wei) 7727億(yi) 美元。

  按照民主黨(dang) 籍總統約瑟夫·拜登2023年上半年與(yu) 時任眾(zhong) 議院共和黨(dang) 籍議長凱文·麥卡錫談妥的債(zhai) 務上限和支出協議,為(wei) 讓國會(hui) 共和、民主兩(liang) 黨(dang) 都同意暫停聯邦債(zhai) 務上限生效,2024財年聯邦政府開支總額不得超過1.59萬(wan) 億(yi) 美元。

  麥卡錫談妥的債(zhai) 務上限和支出協議在眾(zhong) 議院遭共和黨(dang) 內(nei) 部以“自由核心小組”為(wei) 首的強硬派反對。這是導致麥卡錫遭罷免的主要因素之一,也導致麥卡錫及其接任者約翰遜去年不得不依靠眾(zhong) 議院民主黨(dang) 人通過臨(lin) 時撥款法案,以避免政府“停擺”。

  媒體(ti) 認為(wei) ,“自由核心小組”仍會(hui) 阻撓約翰遜與(yu) 舒默達成的支出協議獲批。“自由核心小組”通過社交媒體(ti) 指出,2024財年的“真實計劃支出水平”是1.658萬(wan) 億(yi) 美元、而非1.59萬(wan) 億(yi) 美元,約翰遜與(yu) 舒默達成的協議“是徹底失敗”,比他們(men) 先前預想得“還糟”。

  路透社分析,參眾(zhong) 兩(liang) 院強硬派共和黨(dang) 人都不滿約翰遜與(yu) 舒默達成的協議,將會(hui) 要求削減聯邦政府開支,並推動強化美墨邊境管控等政策調整。

  此外,2月2日將是另外80%美國聯邦政府機構可能“斷供”的日期。媒體(ti) 預期,聯邦政府“停擺”危機短期內(nei) 將持續發酵。

  (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