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guan) 係取得的成就,首要歸功於(yu) 兩(liang) 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中美關(guan) 係繼續向前發展,更加需要依靠兩(liang) 國人民。”習(xi) 近平主席在4日給美國艾奧瓦州友人薩拉·蘭(lan) 蒂的複信中寫(xie) 道。
“收到習(xi) 主席的複信,我感到非常榮幸。”蘭(lan) 蒂在美國艾奧瓦州馬斯卡廷家中,第一時間回複了新華社記者的書(shu) 麵采訪。
中美關(guan) 係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未來在青年,活力在地方。近來,中美雙方落實兩(liang) 國元首達成的“舊金山願景”,推動民間特別是青年交往,架起更多相知相親(qin) 的橋梁,書(shu) 寫(xie) 更多麵向未來的新故事。
“這份遠見令人欽佩”
“習(xi) 主席欣然應允讓馬斯卡廷的學生們(men) 參與(yu) 中方邀請5萬(wan) 美國青少年赴華交流的計劃,這讓我尤為(wei) 感激。”蘭(lan) 蒂告訴記者,“習(xi) 主席著眼於(yu) 年青一代推動中美關(guan) 係的未來,這份遠見令人欽佩。”
蘭(lan) 蒂是習(xi) 近平主席“艾奧瓦州的老朋友”。1985年,時任河北正定縣委書(shu) 記的習(xi) 近平首次訪美,在艾奧瓦州結識蘭(lan) 蒂等友人。2023年11月,在美國友好團體(ti) 聯合歡迎宴會(hui) 上的演講中,習(xi) 近平主席再次憶及這段難忘經曆,並發出誠摯邀請:“我們(men) 期待著兩(liang) 國人民多走動、多來往、多交流,共同續寫(xie) 新時代兩(liang) 國人民友好的故事!”
美國艾奧瓦州馬斯卡廷“中美友誼屋”。
在這次演講中,習(xi) 近平主席宣布:“為(wei) 擴大中美兩(liang) 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交流,中方未來5年願邀請5萬(wan) 名美國青少年來華交流學習(xi) 。”
當時,受邀與(yu) 會(hui) 的蘭(lan) 蒂在台下聽到這一消息,感到十分振奮。在給習(xi) 近平主席的信中,蘭(lan) 蒂表示,希望馬斯卡廷高中也參與(yu) 這一計劃。
習(xi) 近平主席在給蘭(lan) 蒂的複信中寫(xie) 道:“我宣布今後5年邀請5萬(wan) 名美國青少年來華交流學習(xi) ,就是希望更多美國青少年能夠訪問中國,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中國,用自己的耳朵傾(qing) 聽中國,用自己的腳步丈量中國,感受一個(ge) 真實、立體(ti) 、全麵的中國,在兩(liang) 國人民之間架起更多相知相親(qin) 的橋梁。”
“我歡迎馬斯卡廷的學生們(men) 參與(yu) 到這個(ge) 項目中來。”習(xi) 近平主席寫(xie) 道。
“聽到這個(ge) 消息,我太開心了!很高興(xing) 能有參與(yu) 項目的機會(hui) !”學習(xi) 中文的馬斯卡廷高中學生絲(si) 凱·福斯特告訴記者,“期待能去中國學習(xi) ,期待了解更多中國的曆史和文化。”
這是夕照時分的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
“這是令人振奮的好消息!”美國中美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丹尼斯·西蒙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zhuan) 訪時表示,習(xi) 近平主席宣布的舉(ju) 措,能夠促進兩(liang) 國青年交流,對推動兩(liang) 國關(guan) 係長遠發展具有戰略意義(yi) 。“太平洋兩(liang) 岸的青年應該相互走近,增進對彼此的了解。我們(men) 期待架設更多麵向未來的理解之橋。”
長期關(guan) 注並推動美中教育交流的馬德琳·羅斯指出,美國青少年赴華交流,不僅(jin) 有益於(yu) 這些年輕人學習(xi) 中國語言和文化,還有益於(yu) 他們(men) 的職業(ye) 發展和人生規劃,“最終將對兩(liang) 國關(guan) 係發展帶來巨大積極影響”。
“中國人民的熱情好客讓我感動”
中美元首舊金山會(hui) 晤後,兩(liang) 國民間往來更加活躍,一批青年交流項目正蓬勃開展,為(wei) 中美友好注入“青春力量”。
“我很喜歡中國,因為(wei) 中國真的很酷!”美國猶他州卡斯卡德小學學生米麗(li) 婭姆·居布萊能講一口流利的中文。
1月7日至13日,美國猶他州友好代表團應邀訪華,居布萊是代表團最年輕的一員。連日來,小姑娘歡欣雀躍地走訪了故宮博物院、複旦大學等地,體(ti) 驗了編鍾、剪紙、京劇等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元素。
美國猶他州小學生米麗(li) 婭姆·居布萊接受記者采訪。
據記者了解,猶他州現有35所學校提供中文教學。其中,卡斯卡德小學是州內(nei) 最早開展中文沉浸式教學項目的學校之一。2020年年初,卡斯卡德小學學生用中文給習(xi) 近平主席寫(xie) 新年賀卡,介紹學習(xi) 中文情況,表達對中國文化的喜愛。習(xi) 近平主席在複信中親(qin) 切鼓勵孩子們(men) 繼續努力學習(xi) 中文,了解中國文化,為(wei) 增進中美兩(liang) 國人民友誼作出貢獻。
此次隨團訪華的猶他州前州長邁克爾·萊維特告訴新華社記者,這是一趟賡續友誼之旅,“對這些學中文的孩子來說,到中國來實地走一走、看一看,能拓寬視野、結識新的朋友。”
代表團另一名成員、猶他州中文沉浸式教學項目協調人江林如珊告訴記者,增進對彼此文化的了解有助於(yu) 促進中美兩(liang) 國關(guan) 係向好發展,“期待著這些學習(xi) 中文的美國年輕人能為(wei) 兩(liang) 國人民加深相互理解貢獻力量”。
1月3日至12日,美國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一個(ge) 青年學生代表團應邀到訪北京、成都、深圳等城市。在成都,青年們(men) 參觀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交通大學軌道交通運載係統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地,親(qin) 身感受和體(ti) 驗當地曆史文化底蘊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現狀,感受真實、生動、立體(ti) 的中國。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青年學生代表團與(yu) 蒲江縣鐵牛村村民一起交流、品嚐當地的小火鍋。
“我們(men) 同中國同齡人交流,無所不談,彼此的了解更進一步。”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學生威廉·西姆庫是一名“零零後”,他說,他對中國的感知更為(wei) 直觀和豐(feng) 富,“長城、都江堰讓我印象深刻”。
“中國人民的熱情好客讓我感動。”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學生布裏安娜·帕特森告訴記者,“我相信,我們(men) 會(hui) 有一個(ge) 光明的未來。”
“‘乒乓外交’的精神是尋求友誼”
中美兩(liang) 國青年友好交往中,北京大學乒乓球隊訪美、美國弗吉尼亞(ya) 大學乒乓球隊訪華,因續寫(xie) 中美“乒乓外交”的友好篇章,引起廣泛關(guan) 注。
“乒乓球成為(wei) 人們(men) 增進彼此了解的橋梁。”年近八旬的美國乒乓球前國手戴爾·斯威裏斯是“乒乓外交”的親(qin) 曆者,去年12月現場觀看了北京大學乒乓球隊在加利福尼亞(ya) 州安大略市的比賽。他對記者說:“‘乒乓外交’的精神是尋求友誼。”
北京大學學生張譽文告訴記者,赴美交流時有幸同斯威裏斯交談,“他希望我們(men) 年青一代延續美中‘乒乓外交’的佳話。”令張譽文倍感難忘的是,美國民眾(zhong) 非常友好,“看到我們(men) 衣服上印的CHINA字樣,還向我們(men) 豎起大拇指,祝我們(men) 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
2023年12月16日,中美“乒乓外交”親(qin) 曆者戴爾·斯威裏斯在2023年美國乒乓球公開賽老年組比賽間隙接受新華社記者專(zhuan) 訪。
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45年來,兩(liang) 國關(guan) 係經風曆雨,已成長為(wei) 參天大樹,結出了合作之果,既造福了兩(liang) 國,也惠及了世界。
習(xi) 近平主席在4日的複信中表示,“中方願同美方一道努力,推動中美關(guan) 係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為(wei) 兩(liang) 國人民謀求更多福祉,為(wei) 國際社會(hui) 提供更多公共產(chan) 品,共同建設一個(ge) 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li) 的世界。”
美國前駐華外交官約翰·湯姆森告訴新華社記者,習(xi) 近平主席關(guan) 於(yu) 中美關(guan) 係發展的寄語“清晰明確”。兩(liang) 國應該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要著眼長遠,多一些耐心,多一些行動”。
馬斯卡廷青年泰勒·盧卡斯如今就讀於(yu) 芝加哥大學。他正期待著自己今年夏天的首次中國之行:“我想去北京感受中國曆史,我想在中國交到好朋友。在美國,還有很多像我一樣喜歡中國的青年,我們(men) 都期待著美中友誼更堅固。”
新華社國際部製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