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全球氣候治理凸顯三大趨勢

郭爽 發布時間:2024-01-15 09:37: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倫(lun) 敦12月22日電(國際觀察)全球氣候治理凸顯三大趨勢

  新華社記者郭爽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hui) (COP28)近日在阿聯酋迪拜閉幕。從(cong) 本次大會(hui) 可以看出全球氣候治理凸顯三大趨勢:能源轉型和技術創新成為(wei) 全球迫切要求;氣候問題“不平等”日益凸顯,亟待實現“氣候正義(yi) ”;全球氣候治理成敗係於(yu) “落實行動”。

  2023年12月3日,人們(men) 在聯合國氣候變化迪拜大會(hui) “綠區”的大會(hui) 標識旁合影。新華社記者王東(dong) 震攝

  氣候危機使轉型創新成為(wei) 全球迫切要求

  氣候變化已成為(wei) 當前人類可持續發展麵臨(lin) 的最嚴(yan) 峻挑戰之一。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zhuan) 門委員會(hui) 第六次評估報告,基於(yu) 各方提交的國家自主貢獻所預示的2030年全球溫室氣體(ti) 排放量,到21世紀末全球升溫幅度很可能超過1.5攝氏度,要將升溫幅度控製在2攝氏度以內(nei) 也有難度。

  越來越多人認識到,氣候行動刻不容緩。據COP28主辦方介紹,本次大會(hui) 注冊(ce) 參會(hui) 人數超過11萬(wan) 人,在曆次締約方大會(hui) 中規模最大。

  “化石燃料”是本次大會(hui) 的焦點議題,這不僅(jin) 凸顯全球氣候危機正在急速加劇,更表明從(cong) 高碳到低碳、由化石能源向清潔能源轉型已成為(wei) 全世界的迫切要求。

  綠色低碳發展正成為(wei) 全球經濟新的重要推動力,由此催生的各類新業(ye) 態、新技術迎來巨大發展機遇,釋放強大新動能。中國推動能源轉型與(yu) 技術創新取得積極成效。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在大會(hui) 期間指出,中國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和電動車行業(ye) 發展方麵成績斐然,“是清潔能源領域的冠軍(jun) ”。

  2023年12月12日,在阿聯酋迪拜,一名參會(hui) 人員走在聯合國氣候變化迪拜大會(hui) 會(hui) 場內(nei) 。新華社記者王東(dong) 震攝

  尋求“氣候正義(yi) ”成為(wei) 大勢所趨

  此次大會(hui) 期間,氣候談判的會(hui) 議室外,來自發展中國家和氣候脆弱地區的代表、環保人士等一直在呼籲實現“氣候正義(yi) ”,要求“發達國家盡快履行資金和減排承諾”的呼聲十分強烈。

  英國《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刊發研究顯示,全球約90%的過量碳排放源自美國等發達國家。基於(yu) 曆史責任、發展階段和各自能力,《公約》及其《巴黎協定》均明確提出發達國家有義(yi) 務率先大幅減排並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等支持。

  但從(cong) 發達國家目前的減排進展來看,無論距離科學要求、自身承諾,還是發展中國家的期待,均有極大的差距。

  在資金方麵,發達國家曾在2009年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hui) 上承諾,到2020年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yi) 美元氣候資金支持,至今未兌(dui) 現。在技術支持方麵,發達國家轉讓意願、公共投入和支持均遠遠不足,導致發展中國家大量技術行動方案無法有效落實,能力建設存在差距。

  目前全球減排狀況之所以跟《巴黎協定》的目標有差距,發達國家不兌(dui) 現承諾、不履行義(yi) 務是重要原因。這不僅(jin) 是在回避自身責任和義(yi) 務,更將挫傷(shang) 各方實現目標的信心,削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信。

  可以預見,隨著氣候危機不斷加劇,在未來全球氣候治理中,對氣候變化負有曆史責任、法律義(yi) 務和道義(yi) 責任的發達國家,與(yu) 發展中國家之間關(guan) 於(yu) “氣候正義(yi) ”的矛盾會(hui) 越來越突出。

  2023年12月13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迪拜大會(hui) 閉幕全體(ti) 會(hui) 議上,COP28主席蘇爾坦·賈比爾宣布達成“阿聯酋共識”後,參會(hui) 人員起立鼓掌。新華社記者王東(dong) 震攝

  落實行動是氣候多邊進程的成敗關(guan) 鍵

  本次大會(hui) ,近200個(ge) 《公約》締約方最終就《巴黎協定》首次全球盤點、減緩、適應、資金、損失與(yu) 損害、公正轉型等多項議題達成“阿聯酋共識”。依照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的說法,“在我們(men) 這個(ge) 四分五裂的世界,COP28可以表明,多邊主義(yi) 仍是人類應對全球挑戰的最大希望”。

  國際社會(hui) 普遍評價(jia) ,COP28取得重要進展。但正如大會(hui) 主席蘇爾坦·賈比爾所說:“協議好壞取決(jue) 於(yu) 執行情況,這一曆史性共識隻是道路的開始。”

  《公約》執行秘書(shu) 西蒙·斯蒂爾指出,《巴黎協定》全球盤點清楚表明,全球氣候行動“還不夠快”,國際社會(hui) 必須全麵落實《巴黎協定》,所有政府和企業(ye) 都需要“毫不拖延”地將承諾轉化為(wei) 實際行動。《公約》秘書(shu) 處多次強調,氣候多邊進程要把著力點放在兌(dui) 現承諾行動、加速轉型創新和加強團結合作上。

  作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加入《巴黎協定》以來,克服自身經濟、社會(hui) 等方麵的困難,將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作為(wei) 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實施了一係列應對氣候變化戰略、措施和行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走上全麵綠色轉型的軌道。與(yu) 此同時,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深入開展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積極參與(yu) 氣候多邊進程,應對氣候變化取得積極成效。

  出席COP28中國代表團團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強調,中方認為(wei) ,應對氣候變化問題必須雄心與(yu) 務實兼備,關(guan) 鍵還是在於(yu) 務實行動、在於(yu) 兌(dui) 現作出的承諾、在於(yu) 與(yu) 雄心相匹配的實施手段的切實到位。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