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公眾(zhong) 最關(guan) 注的科技事件有哪些?一項依托傳(chuan) 播數據及權威專(zhuan) 家評審梳理的結果顯示,神十七發射圓滿成功、國產(chan) 大飛機C919開啟首次商業(ye) 飛行、“中國天眼”探測到納赫茲(zi) 引力波等入選。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hui) 近日在北京舉(ju) 辦“2023科學年話”活動,活動依托新華網大數據技術,抓取2023年全年科學事件在各大新聞網站、APP、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傳(chuan) 播數據,梳理出2023公眾(zhong) 最關(guan) 注的科技事件,並邀請院士專(zhuan) 家代表講述事件背後的科學故事。
此次梳理公布的2023公眾(zhong) 最關(guan) 注科技事件共有10項,它們(men) 分別是:神十七發射圓滿成功;國產(chan) 大飛機C919開啟首次商業(ye) 飛行;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chan) 量達到2000萬(wan) 輛;這輪滿月不一般:“超級月亮”+“藍月亮”;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全麵劃定;百萬(wan) 分之一秒VS二百億(yi) 年,中國量子計算又破紀錄;403秒!中國“人造太陽”創造新的世界紀錄;中國迎來第20屆全國科普日活動;探測納赫茲(zi) 引力波,“中國天眼”取得突破;倡導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國家自然博物館正式揭牌。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商飛首席科學家、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表示,C919大飛機實現了商業(ye) 飛行,這標誌著大型飛機研發過程的全麵完成,下一步不僅(jin) 要把大飛機生產(chan) 出來,讓它運營好,而且要規模化、係列化發展。C919開啟了中國航空製造業(ye) 規模化的“第一步”,也是中國製造業(ye) 向高精尖領域突破、加快轉型升級的“一飛衝(chong) 天”。
2023年“中國天眼”捕獲波長可長達幾光年的納赫茲(zi) 引力波,是宇宙裏亙(gen) 古恒久的背景噪音,比起2016年人類最早發現的高頻引力波,它們(men) 更難被“收聽”。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北京大學教授李柯伽說,納赫茲(zi) 引力波的探測非常困難,科研團隊這次實際上采用另外一條路徑,通過觀測天上的一組天然的時鍾毫秒脈衝(chong) 星,看引力波對脈衝(chong) 信號產(chan) 生的影響想辦法把引力波留下來的證據找出來。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傳(chuan) 播係副主任、中國科學院科學傳(chuan) 播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嵐峰說,“九章三號”量子計算原型機隻需要百萬(wan) 分之一秒就能處理目前全球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需200億(yi) 年才能求解的特定數學問題,這進一步鞏固了中國在光量子計算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從(cong) 珠算到量子計算、從(cong) 《九章算術》到“九章三號”量子計算機,中國人一直在不斷探索“中國計算”新的突破點。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hui) 專(zhuan) 務秘書(shu) 長張旭明認為(wei) ,新能源汽車代表了一種更加環保、安全且可持續的交通方式。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chan) 量達到2000萬(wan) 輛,表明該產(chan) 業(ye) 發展模式的可行性。(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