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京1月16日電 (徐珊珊)農(nong) 曆新年將至,很多人發現,自2025年起連續五年的除夕都是臘月二十九。“年三十”為(wei) 何消失了?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16日在接受采訪表示:“這是由我國傳(chuan) 統曆法的規則所決(jue) 定的。”
王科超解釋說,中國農(nong) 曆月份的安排與(yu) 月相相關(guan) ,當月球和太陽的地心視黃經相等,叫作“朔”。這時從(cong) 地球上看,兩(liang) 者的位置幾乎重合。從(cong) 一個(ge) “朔”到下一個(ge) “朔”,之間的間隔就是農(nong) 曆的一個(ge) 月。
如何知道一個(ge) 月有多少天?王科超介紹,農(nong) 曆的月被稱為(wei) “朔望月”,平均29.53天。所以農(nong) 曆月份分大月和小月,大月定為(wei) 30天,小月定為(wei) 29天,平均下來一個(ge) 月的天數就跟“朔望月”的29.53天比較接近了。
“由於(yu) 月份的起始是根據月相這樣的天象來安排的,具體(ti) 到哪年有‘年三十’,哪年沒有,這完全取決(jue) 於(yu) 實際的天象。但是不管是否有‘年三十’,作為(wei) 傳(chuan) 統節日的除夕一直都在。”王科超表示,按長時間的統計結果來看,有“年三十”的比例大約是50%,出現連續五年沒有“年三十”的情況也是正常的現象,不妨礙大家過一個(ge) 和美幸福的春節。(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