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美國費城1月17日電特稿 | 用音樂(le) 築起中美友誼之橋
新華社記者興(xing) 越 謝鍔
音樂(le) 跨越國界,文化架起橋梁。
在美國費城金梅爾表演藝術中心的舞台上,費城交響樂(le) 團新春音樂(le) 會(hui) 奏響節目單上最後一首樂(le) 曲——中國民樂(le) 《茉莉花》。清新優(you) 美的旋律緩緩流淌於(yu) 現場兩(liang) 千餘(yu) 名觀眾(zhong) 的心間,曲風倏然一轉,一串活力四射的音符躍入耳際——是費城老鷹隊的隊歌!觀眾(zhong) 們(men) 的情緒一下被點燃。在這個(ge) 令人沉醉的夜晚,兩(liang) 國音樂(le) 家特意為(wei) 觀眾(zhong) 準備了這份“驚喜”。
1月12日晚,結束訪華之旅兩(liang) 個(ge) 月後,費城交響樂(le) 團在中國農(nong) 曆龍年春節前夕,邀請中國指揮家餘(yu) 隆擔綱指揮,為(wei) 美國觀眾(zhong) 帶來一場東(dong) 西合璧的藝術盛宴。
“音樂(le) 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能在人與(yu) 人之間建立聯係,架起溝通的橋梁。”費城交響樂(le) 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馬思藝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zhuan) 訪時說。
“就在習(xi) 近平主席對中美藝術家表達鼓勵之後,兩(liang) 國音樂(le) 家再度同台演出,東(dong) 西方經典作品彼此呼應,這成為(wei) 雙方交流合作的新起點。”為(wei) 音樂(le) 會(hui) 擔任指揮的中國愛樂(le) 樂(le) 團和上海交響樂(le) 團總監、國際知名指揮家餘(yu) 隆告訴記者。
“對所有中美藝術家的鼓勵”
1973年9月,費城交響樂(le) 團成為(wei)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ge) 訪華的美國樂(le) 團,是中美文化交流的破冰者之一。2023年11月,費城交響樂(le) 團第13次來華演出交流,續寫(xie) 與(yu) 中國人民之間跨越半個(ge) 世紀的音樂(le) 友誼。
“這真是一次特別的訪華之旅。”馬思藝說,令他倍感榮幸的是,去年在京演出之際收到了中美兩(liang) 國元首的致信,“這充分表明費城交響樂(le) 團的音樂(le) 人和音樂(le) 作品過去50年來在中美之間架設了橋梁,發揮了積極影響”。
“我們(men) 這代人見證了中美關(guan) 係的發展。”餘(yu) 隆至今對費城交響樂(le) 團半個(ge) 世紀前首次訪華掀起的熱潮記憶猶新。“50年來,中美雙方的人文交流不斷向前發展。”
費城交響樂(le) 團去年訪華之際,習(xi) 近平主席在複信馬思藝時強調,希望費城交響樂(le) 團和包括中美在內(nei) 的世界各國藝術家一道,堅持文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密切交流合作,促進藝術繁榮,為(wei) 中美人文交流和各國人民友好再續新篇。
“習(xi) 主席的複信是對所有中美藝術家的鼓勵。”餘(yu) 隆說,希望通過中國藝術家此次赴美演出,讓美國觀眾(zhong) 和藝術界更充分地感受到中方對加強兩(liang) 國人文交流的重視。
在這位中美人文交流的親(qin) 曆者看來,藝術的交流交融帶給人們(men) 一個(ge) 重要啟迪——“世界就像一個(ge) 龐大的交響樂(le) 團,各國應像藝術家一樣相互欣賞、相互配合,才能共同演奏出和諧美妙的樂(le) 曲”。
從(cong) 《二泉映月》到《夜深沉》
半個(ge) 世紀來,中美藝術家在美美與(yu) 共的藝術交流、文明對話中締結和傳(chuan) 承著友誼。
50年前訪華交流時,費城交響樂(le) 團同中國藝術家共同登台,演出曲目中既有西方經典《貝多芬第五交響曲》,也有中國觀眾(zhong) 耳熟能詳的《二泉映月》。
“當時我們(men) 在中國度過了差不多兩(liang) 個(ge) 星期,那成為(wei) 我人生中最重要的經曆之一。50年來,無與(yu) 倫(lun) 比的演出如同紐帶一般發揮著作用。”樂(le) 團小提琴手達維德·布思說。那次中國之行是布思第一次出國,也是他第一次接觸中國傳(chuan) 統音樂(le) 和樂(le) 器。
如今,美國舞台上出現越來越多中國傳(chuan) 統樂(le) 器,拉近布思和美國觀眾(zhong) 與(yu) 大洋彼岸東(dong) 方藝術的距離。
1月12日晚,在費城交響樂(le) 團第四次舉(ju) 辦的新春音樂(le) 會(hui) 上,演出曲目既有歌劇《水仙女》唱段《月亮頌》,也有傳(chuan) 統京劇曲牌《夜深沉》和喜慶熱烈的《春節序曲》。
上海交響樂(le) 團打擊樂(le) 演奏家付藝霏當晚在《夜深沉》中演奏中國大鼓,又在《茉莉花》中演奏西方的定音鼓。“不管是中國的鼓,還是西方的鼓,在表演中都可以找到共通點。”她說。
餘(yu) 隆介紹,這份中西合璧的節目單是雙方精心策劃的。人文交流有助於(yu) 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和理解。他尤其期待能借助春節這一中華傳(chuan) 統節日,增進美國觀眾(zhong) 對中國人文理念的親(qin) 身感知。
在同費城交響樂(le) 團的合作後,餘(yu) 隆計劃2月底至3月初再次赴美,指揮紐約愛樂(le) 樂(le) 團。在他的促成下,紐約愛樂(le) 樂(le) 團自2012年起舉(ju) 辦中國農(nong) 曆新春音樂(le) 會(hui) ,如今這已成為(wei) 紐約城中廣受歡迎的新春文化活動。
共創文化交流新局麵
無論是複信美國“老朋友”,還是麵向美國友好人士發表演講,習(xi) 近平主席多次強調,中美關(guan) 係的未來在青年。
“希望中美年青一代能傳(chuan) 承友誼,在新的起點上,共同創造中美文化交流的新局麵。”餘(yu) 隆說。
“我們(men) 珍視同中國人民之間的深厚友誼,”馬思藝告訴記者,費城交響樂(le) 團今年11月將再次訪華,“我們(men) 對此充滿期待”。他說,樂(le) 團“將繼續與(yu) 中國音樂(le) 家展開交流合作,繼續加強與(yu) 中國藝術、教育機構之間的聯係,也歡迎中國音樂(le) 家繼續登上我們(men) 的舞台”。
在以往訪華之行中,費城交響樂(le) 團曾多次與(yu) 中國福利會(hui) 少年宮的青少年展開交流。聽聞美國“老朋友”今年訪華計劃,中國福利會(hui) 少年宮主任、小夥(huo) 伴藝術團團長鄭允華充滿期待:“歡迎費城交響樂(le) 團常來中國,我們(men) 期待與(yu) 他們(men) 再次相聚,再次共同奏響友誼樂(le) 章。”
“歡迎來到中國!”跨年之際,總部位於(yu) 猶他州的美國OneVoice兒(er) 童合唱團從(cong) 西雅圖飛至上海,剛抵達航站樓就感受到中國朋友的熱情。
從(cong) 摩天大樓到黃浦江畔,美國兒(er) 童的優(you) 美歌聲一次次唱響:“讓我們(men) 以音樂(le) 會(hui) 友!”他們(men) 在上海城市形象宣傳(chuan) 短視頻中驚豔亮相,還與(yu) 上海小學生合唱團共同歡歌迎新年。
“雖然要坐很長時間的飛機,但能在上海演出,我很激動!”“漫遊上海、了解上海後,我更想在這裏唱歌了!”“我都不想離開中國了!”孩子們(men) 興(xing) 奮地訴說著對這座城市的喜愛。
“我很喜歡中國!”合唱團成員塞安娜告訴記者,她在中國結識的每一個(ge) 人都親(qin) 切友好,她最開心的經曆就是同中國小夥(huo) 伴一起唱歌聊天,“我們(men) 已經成了朋友,交流毫無障礙”。
談及這次友誼之旅的最大感受,合唱團藝術總監米歇爾·布思對記者說,真期待這樣的交流“多一些、再多一些”。(參與(yu) 記者:孫浩、郭敬丹、楊淑君、孫蕾、謝晗、李春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