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巴新友誼學校·布圖卡學園。
中建集團供圖
希臘比雷埃夫斯港——
暢通中歐陸海快線的“綠色樞紐”
比雷埃夫斯港(以下簡稱“比港”)位於(yu) 希臘首都雅典西南約10公裏,是通往歐洲的南大門,也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2016年,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控股經營比港,目前正加快推進綠色港口和智慧港口建設,持續提升比港綠色創新能級。
2020年,比港參與(yu) 的歐盟綠色C港口項目獲得了國際港口協會(hui) (IAPH)“2020年世界港口可持續發展獎”。該項目通過在比港安裝環境和氣象傳(chuan) 感器、噪聲傳(chuan) 感器等,將數據傳(chuan) 輸到綠色C端口數字平台分析,為(wei) 比港的環境保護提供支持。
當前,比港正在建設融合新能源、綠色低碳技術的智慧港口項目,包含綠色通信基站、分布式光伏供電單元、集約化數字平台,將進一步提升智能化、低碳化水平。智慧港口項目投產(chan) 後,每年可節約用電約1.1萬(wan) 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92噸。
事實證明,比港項目是互惠互利的,不僅(jin) 助力當地可持續發展,還促進了希臘經濟複蘇。目前,比港已成為(wei) 地中海領先的集裝箱大港和歐洲最重要的郵輪和渡輪港口之一,為(wei) 當地增加就業(ye) 崗位1萬(wan) 多個(ge) ,累計直接社會(hui) 貢獻超15億(yi) 歐元。以比港為(wei) 樞紐的中歐陸海快線,已成為(wei) 中歐貿易的重要物流通道。
斯裏蘭(lan) 卡科倫(lun) 坡港口城——
建設海上絲(si) 綢之路“未來之城”
斯裏蘭(lan) 卡科倫(lun) 坡港口城位於(yu) 斯裏蘭(lan) 卡首都科倫(lun) 坡中央商務區(CBD)核心,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yu) 斯裏蘭(lan) 卡國家發展規劃深度對接的關(guan) 鍵成果,由中交集團下屬中國港灣投資建設運營。
項目填海造地形成土地麵積269公頃,規劃總建築麵積超過630萬(wan) 平方米。為(wei) 確保港口城設計再過25年都不會(hui) 落伍,中國港灣特別邀請世界知名機構編製了港口城控製性發展規劃(DCR),對項目商業(ye) 開發土地的使用性質、建築容積率、建築密度、建築高度等提出了具體(ti) 指標要求。
作為(wei) 斯裏蘭(lan) 卡首個(ge) 充滿未來感的規劃城市,綠色可持續是港口城的發展核心。通過詳盡的環境評估、嚴(yan) 格的環境監測,項目實現了零汙染、零事故。一期項目通過創新運用一係列綠色技術,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000噸,切實保護和提升了當地海洋生態環境。
為(wei) 克服所在地複雜自然條件製約,項目提出基於(yu) 環保要求的港口城人工島總體(ti) 布置形式,包括潟湖、人工沙灘、運河、防波堤、攔沙潛堤、人工島和遊艇碼頭等內(nei) 容,實現了水質標準要求的水體(ti) 交換和強湧浪條件下的沙灘穩定。
由中國工程師自主設計建造的防波堤采用獨特的“扭王字塊”設計,為(wei) 防波堤內(nei) 淺海區珊瑚群落的生長提供了完美的附著表麵,並通過階梯狀結構創造了不同水深範圍,使珊瑚在適宜的水深和充足的陽光下茁壯成長。
據評估,科倫(lun) 坡港口城項目將為(wei) 當地創造超過40萬(wan) 個(ge) 優(you) 質就業(ye) 崗位,建成後可為(wei) 超過28萬(wan) 人提供一流的生活、工作、休閑環境。
中國—巴新友誼學校·布圖卡學園——
以綠色建築見證中巴新友誼
中國—巴新友誼學校·布圖卡學園項目位於(yu) 巴布亞(ya) 新幾內(nei) 亞(ya) 首都莫爾茲(zi) 比港,是中國與(yu) 巴新友誼的見證、巴新現代化教育的縮影,也是綠色發展理念和綠色低碳技術在建築領域實踐應用的典型案例。
項目由廣東(dong) 省深圳市人民政府代表中國在巴新投資援建,由中建集團下屬中建科工設計—采購—施工(EPC)總承包,集中采用綠色裝配式智能建築設計和綠色施工技術,為(wei) 當地貢獻綠色建造方案。
為(wei) 應對高溫多雨氣候,項目設計了被動式節能係統。室內(nei) 外空氣循環係統結合大屋頂、底層架空等當地傳(chuan) 統建築語言設計,實現節電20%以上。為(wei) 增加場地雨水與(yu) 地下水涵養(yang) ,學校內(nei) 部透水磚麵積達7000平方米。
與(yu) 常規項目對比,除去少量支撐木方以外,項目做到了真正意義(yi) 上的木材零消耗,也減少了混凝土養(yang) 護用水。為(wei) 實現綠色“降本增益”,項目還采用了中建科工自主研發的“GS—Building”鋼結構裝配式建築體(ti) 係,以降低粉塵、有害氣體(ti) 等的排放,並節約建築耗材。
在提供優(you) 質教學設施條件的同時,中國—巴新友誼學校·布圖卡學園項目還為(wei) 當地居民提供了就業(ye) 機會(hui) 和建築、電氣、水暖等方麵的職業(ye) 培訓,為(wei) 當地發展帶來了為(wei) 之計久遠的中國智慧。
埃塞俄比亞(ya) 河岸綠色發展項目——
繪就中埃塞合作的“亮麗(li) 名片”
曾經的失修河道煥然一新,過去的荒蕪河岸重現生機,居民們(men) 重新歡聚於(yu) 此,享受公園所帶來的美麗(li) 、輕鬆、歡愉……這裏是埃塞俄比亞(ya) 首都亞(ya) 的斯亞(ya) 貝巴的新地標——謝格爾公園友誼廣場。
謝格爾公園友誼廣場是埃塞俄比亞(ya) 河岸綠色發展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河岸綠色發展項目是中埃塞建交50周年獻禮工程,由中交集團下屬中交一公局承建。以謝格爾公園為(wei) 依托,項目將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理念、綠色低碳的建設理念和專(zhuan) 業(ye) 技術帶給當地。
項目建設采用無害化低影響石方爆破技術,避免了高噪聲、高揚塵及高振動等影響,在“無聲無息”中完成石方施工,獲得周圍居民的認可與(yu) 支持。為(wei) 創造良好生態環境,項目聘請中國園林綠化專(zhuan) 家將中國溫室培育技術和樹木移植標準引入埃塞俄比亞(ya) ,大型珍貴苗木全冠移植,成活率達到100%。
項目所建人工湖采用中國先進的風積沙防滲毯進行湖底封閉,有效解決(jue) 人工湖滲漏水問題,同時有利於(yu) 人工湖微生態環境的形成。如今,岸邊水草豐(feng) 美,湖內(nei) 魚類成群,在每年長達8個(ge) 月的幹燥旱季,野生動物們(men) 也有了安全的休憩之所,已有近百種鳥類棲居於(yu) 此。
綠色發展潤民生,河岸項目興(xing) 未來。埃塞俄比亞(ya) 河岸綠色發展項目不僅(jin) 產(chan) 生了綠色效益,還為(wei) 埃塞俄比亞(ya) 創造超過2%的旅遊人數增長,間接帶動了當地苗木公司、石料公司等發展。
俄羅斯格林伍德國際貿易中心——
搭建中俄綠色貿易新橋梁
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環城高速公路上,格林伍德國際貿易中心(以下簡稱“格林伍德”)建築群綿延1.2公裏,猶如公路上的一麵櫥窗,中國品牌的燈箱字牌尤其引人注目。
格林伍德由中國誠通投資建設,集國際貿易、投資促進、會(hui) 議會(hui) 展、文化交流等四大功能為(wei) 一體(ti) 。通過不斷健全園區的業(ye) 態結構和服務功能,格林伍德已吸引來自14個(ge) 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家企業(ye) 入駐。
格林伍德開創“園中園”的地方合作模式,通過舉(ju) 辦貿易、投資洽談會(hui) 等形式促進地方交流合作,推動俄羅斯30多個(ge) 聯邦主體(ti) 與(yu) 國內(nei) 20多個(ge) 省區市建立良好合作關(guan) 係。同時,格林伍德還積極建起海關(guan) 綠色通道,承辦多期海關(guan) 通關(guan) 知識培訓、稅務知識培訓、移民法研討會(hui) 等活動,為(wei) 入園企業(ye) 提供登記注冊(ce) 、財務托管、法律谘詢、勞動身份辦理等一條龍服務。
哈爾濱新區、陝西中俄絲(si) 路創新園、浙江慈溪優(you) 質商品展示營銷中心等已先後入駐格林伍德。內(nei) 蒙古自治區、吉林省以及河北唐山市、黑龍江哈爾濱市等地政府也在園區協助下進行對俄推介和商務對接。
近年來,中國誠通以綠色發展理念引領打造貿易平台,積極發揮基金投資、金融服務、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培育等領域優(you) 勢,綜合運用綠色金融等方式,吸引電子通信等創新產(chan) 業(ye) 落地格林伍德。未來,格林伍德將圍繞5G、跨境電商、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綠色低碳等領域,進一步打造經貿合作新的增長點。
上合示範區綠色智慧園區——
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台
上合示範區坐落於(yu) 中國沿海開放城市青島。獲批建設以來,示範區聚焦國際物流、現代貿易、雙向投資合作、商旅文化交流等方麵,以綠色智慧園區建設助力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台。
示範區通過建立綠色生態園區長效發展機製,打造綠色生態園區,先後編製《綠色園區總體(ti) 規劃》《綠色園區建設指標體(ti) 係》,製定實施《綠色生態城區創建實施方案》,圍繞空間布局、建築、能源、交通、生態綠地、科技創新等8項要素,製定碳中和建設規劃和運營路徑圖。
目前,園區重大綠色示範項目正加快建設,已引進上海電氣風電裝備產(chan) 業(ye) 園項目,打造世界頂尖水平的高端風電裝備全產(chan) 業(ye) 鏈示範基地。同時,建築太陽能光伏一體(ti) 化建設也在穩步推進,利用現有建築屋頂建設運行太陽能光伏係統,預計每年減排二氧化碳約1.17萬(wan) 噸。
示範區以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平台為(wei) 支撐,開發專(zhuan) 業(ye) 化城市信息模型“CIM+”應用,可為(wei) 示範區智慧園區建設提供三維可視、全局聯動的數據融合和業(ye) 務協同服務,不斷提升園區智能化、智慧化水平,助力上合示範區智慧園區建設。
“數字絲(si) 路”國際科學計劃——
為(wei) 綠色“一帶一路”提供科技支撐
地球大數據具有宏觀、快速、準確、客觀、動態獲取地表信息的特點,基於(yu) 該技術並以數字地球理念構建“數字絲(si) 路”,可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資源環境格局與(yu) 發展潛力進行宏觀科學認知與(yu) 評估。
“數字絲(si) 路”國際科學計劃(DBAR)於(yu) 2016年5月正式啟動,目前已在全球建立了9個(ge) 國際卓越中心,通過共享數據、技術和知識,凝聚國際科技力量,為(wei) 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重要信息保障和科學決(jue) 策支持。
當前,DBAR正打造國際公共產(chan) 品,以“共享”服務共建國家和地區可持續發展。已建成的“數字絲(si) 路地球大數據係統”,通過建立空間評估體(ti) 係,實現多語言數據共享,為(wei) 共建國家和地區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持。
該係統包含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資源、環境、氣候、災害、遺產(chan) 等專(zhuan) 題數據集94套、自主知識產(chan) 權數據產(chan) 品57類、共享數據超過120萬(wan) 億(yi) 字節,可認知共建“一帶一路”全區域資源環境空間分布、可開發潛力、變化趨勢等。
DBAR還致力於(yu) 發布高水平學術成果,以“創新”引領共建國家和地區可持續發展。自2019年起,DBAR連續發布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累計貢獻106個(ge) 監測評估與(yu) 示範研究案例,包括84套數據產(chan) 品、54種方法模型和74個(ge) 決(jue) 策支持。
中國“一帶一路”再保險共同體(ti) 承保卡洛特水電站——
為(wei) 海外項目提供承保能力支持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風險狀況複雜多變,對保險業(ye) 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長期以來中國市場幾乎沒有特殊風險保險產(chan) 品經營主體(ti) ,一旦國際市場發生變化,“走出去”企業(ye) 就將麵臨(lin) 風險。
2020年,中國“一帶一路”再保險共同體(ti) (以下簡稱“共同體(ti) ”)成立。截至目前,共同體(ti) 共有成員公司23家,由中再集團擔任主席單位,委托中再產(chan) 險對管理機構進行管理。
卡洛特水電站位於(yu) 巴基斯坦吉拉姆河流域,截至2023年6月,已累計發電超過36.4億(yi) 千瓦時,可滿足當地500萬(wan) 人用電需求,減排二氧化碳約398萬(wan) 噸,相當於(yu) 節約標準煤約159萬(wan) 噸,有效緩解了巴基斯坦電力短缺問題,進一步提升了巴清潔能源占比。
項目總投資約17.4億(yi) 美元,股東(dong) 為(wei) 中國三峽南亞(ya) 投資有限公司,貸款銀團由中國進出口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世界銀行旗下國際金融公司(IFC)和絲(si) 路基金組成。國際銀團的加入,對項目保險方案提出嚴(yan) 格要求。
共同體(ti) 創新承保方案,為(wei) 項目提供共同體(ti) 相關(guan) 險承保能力支持,擔任首席再保人,還引入衛星遙感技術開展遠程風險查勘,通過衛星遠程查勘並將查勘結果轉化為(wei) 定價(jia) 因子,有效填補了行業(ye) 在綠色定價(jia) 方麵的空白。
此外,共同體(ti) 發布的中國視角境外國家恐怖主義(yi) 風險評估體(ti) 係,獨創性地引入雙邊外交關(guan) 係、雙邊貿易投資規模等中國視角指標,更好地幫助共同體(ti) 提供穩定承保能力支持,確保卡洛特水電站項目穩定運行。
匈牙利發行綠色主權熊貓債(zhai) ——
促進綠色資本不斷跨境流動
作為(wei) 第一個(ge) 與(yu) 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歐洲國家,匈牙利近年來在綠色可持續發展領域與(yu) 中國密切合作。匈牙利綠色主權熊貓債(zhai) 是中匈兩(liang) 國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成果。
2017年,在中國銀行的協助下,匈牙利政府在中國銀行間市場發行了首單“債(zhai) 券通”主權熊貓債(zhai) 。截至2023年7月末,匈牙利已累計發行四期共計60億(yi) 元人民幣的主權熊貓債(zhai) 。其中2021年12月14日,在中國銀行間市場發行10億(yi) 元人民幣綠色主權熊貓債(zhai) ,讓匈牙利成為(wei) 首個(ge) 在中國境內(nei) 市場發行綠色債(zhai) 券的主權國家。
匈牙利綠色主權熊貓債(zhai) 在匈牙利《綠色債(zhai) 券框架》下發行,該框架符合《中國綠色債(zhai) 券原則》、國際資本市場協會(hui) (ICMA)要求及國際市場實踐,適用中外綠色標準。
綠色主權熊貓債(zhai) 發行募集的資金並入匈牙利政府的綠色資金池,用於(yu) 符合要求的相關(guan) 綠色項目,包括可再生能源、能效提升、生物土地資源的環境可持續管理、水資源與(yu) 廢水管理、清潔交通等6個(ge) 領域。
在中匈兩(liang) 國綠色金融領域的合作下,綠色主權熊貓債(zhai) 募集的資金已幫助匈牙利建成一大批光伏發電、風電、環保等綠色項目,為(wei) 匈牙利的綠色發展與(yu) 能源轉型提供助力,也為(wei) 當地民眾(zhong) 帶來了切實的綠色福利。
中歐《共同分類目錄》綠色債(zhai) 券發行——
助力可持續金融標準趨同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下,中歐多邊和雙邊金融合作機製逐步完善。2021年11月,由中歐等經濟體(ti) 共同發起的可持續金融國際平台(IPSF)發布了《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報告——減緩氣候變化》(以下簡稱《共同分類目錄》)。
2022年5月11日,興(xing) 業(ye) 銀行香港分行在國際資本市場成功完成3年期6.5億(yi) 美元中歐《共同分類目錄》主題綠色債(zhai) 券的簿記和定價(jia) 。該筆債(zhai) 券募集資金的投向、管理均在《興(xing) 業(ye) 銀行綠色債(zhai) 券框架》下進行,表明中國在國際可持續金融標準製定方麵受到國際資本市場認可。
該筆債(zhai) 券專(zhuan) 項聚焦“可再生能源”和“低碳及低排放交通”類別的優(you) 質綠色項目,符合國際資本市場協會(hui) (ICMA)《綠色債(zhai) 券原則》,募集資金投向、管理方式嚴(yan) 格符合《共同分類目錄》和綠色債(zhai) 券國際公允標準,為(wei) 可持續金融標準趨同提供了助力。
為(wei) 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實現顯著環境效益,該筆債(zhai) 券為(wei) 位於(yu) 浙江的海上風電項目、位於(yu) 寧夏的太陽能發電項目、位於(yu) 雲(yun) 南的軌道交通項目提供了支持。
除《共同分類目錄》綠色債(zhai) 券外,作為(wei) 《“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簽署機構,興(xing) 業(ye) 銀行積極促進跨境綠色資本流動,還陸續發行藍色、碳中和等主題的綠色債(zhai) 券,累計發行規模突破30億(yi) 美元。
相關(guan) 新聞:
綠色“一帶一路”十周年創新理念與(yu) 實踐案例(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