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中新健康 | 毒性是砒霜數十倍,不要忽視黴菌對身體的危害

韋香惠 發布時間:2024-01-19 09:1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月17日電(韋香惠)“不要忽視黴菌對身體(ti) 的危害”的相關(guan) 詞條最近在社交媒體(ti) 引起熱議。許多網友分享家中牆體(ti) 發黴,家人出現不適的情況。黴菌究竟有哪些危害?如何遠離黴菌?

  

  網友熱議黴菌危害 製圖:韋香惠

  國際公認的致癌物

  出現胸背疼痛、反複咳嗽症狀,可能吸入了大量黴菌而引起“肺部真菌感染”。這個(ge) 時候,家裏往往會(hui) 有出現大量黴菌。

  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副主任醫師王良錄在一檔節目中表示,黴菌是一種很強的致癌物,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一等致癌物,毒性是砒霜的68倍。黴菌有致畸的能力,致畸主要是針對孕婦,如果孕婦比較多接觸這種毒素,有可能引起胎兒(er) 的畸形甚至導致流產(chan) ,在動物實驗中發現這種物質能夠引起小鼠的畸形和流產(chan) 。此外,黴菌還會(hui) 致過敏,它引起的嚴(yan) 重過敏反應可以導致死亡。

  王良錄介紹,常見的黴菌有:鏈格孢、枝孢,在北京空氣中最常見,可引起過敏、過敏性鼻炎,甚至哮喘;青黴,在發黴的食物上常見,可以引起呼吸道過敏;黃曲黴,在發黴的糧食中常見,例如糧食裏的黃色的米粒、有哈喇味發苦的花生米當中都含黃曲黴,可引起肝癌;煙曲黴,可引起過敏、感染、真菌性肺炎。

  一項發表在《協和醫學雜誌》上的我國黴菌感染流行病學分析的多中心回顧性研究顯示,以曲黴屬引起的感染占比最高為(wei) 84.8%,其次是鐮刀菌屬、毛黴目和賽多孢黴等黴菌造成的感染,在黴菌引起的常見感染性疾病中以下呼吸道、耳部、眼部和皮膚感染較多見。

  

  圖片來源:協和醫學雜誌微信公眾(zhong) 號

  藏匿黴菌主要有三個(ge) 意想不到的區域

  南方城市由於(yu) 氣候潮濕,容易滋生黴菌。但事實上,作為(wei) 自然環境的一部分,黴菌無處不在。在溫暖幹燥的情況下,黴菌隻在空氣中飄著。一旦它遇到了水,就會(hui) 瞬間活過來,並不斷繁殖。

  “全球變暖,再加上碳排放導致的二氧化碳濃度高的環境,對黴菌生長也是有利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內(nei) 科主任醫師馬豔良曾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說。

  據了解,日常許多家居用品都能給黴菌提供養(yang) 分,幫助黴菌安家落戶,例如木料、牆紙、石膏板、地毯、織物等。當濕度>75%,溫度在20攝氏度至35攝氏度之間,並且有有機質作為(wei) 生長的營養(yang) 基礎,黴菌孢子會(hui) 長出菌絲(si) 或分支。黴菌一邊生長,一邊還散發出揮發性的有機化合物,也就是我們(men) 能夠聞到的黴味。

  王良錄提示,藏匿黴菌主要有三個(ge) 意想不到的區域,第一個(ge) 就是調料,第二個(ge) 就是冰箱的密封條,第三個(ge) 就是洗衣機。

  老年患者等人群要盡量減少黴菌暴露

  相關(guan) 研究顯示,血液惡性腫瘤患者、器官移植患者、腫瘤化療患者、長期使用免疫抑製劑者、長期使用廣譜抗菌藥物患者、重症監護病房患者、老年患者以及重症病毒或細菌感染者等,這類人群患病風險高,因此要盡量減少黴菌暴露。

  黴菌感染導致的臨(lin) 床症狀往往並不典型,僅(jin) 僅(jin) 依靠症狀並不能確定是否感染了黴菌。專(zhuan) 家介紹,對付黴菌首選培養(yang) ,如果有肺部感染症狀,最好的送檢標本是肺泡灌洗液、纖支鏡痰標本的培養(yang) ,能較快真實地培養(yang) 出致病菌。 此外,還包括血清抗體(ti) 檢測、呼吸道病原體(ti) 靶向測序和質譜鑒定和影像學檢查。

  有哪些措施可以預防感染黴菌?專(zhuan) 家建議,在懷疑有黴菌汙染或粉塵較多的地方戴好口罩,避免與(yu) 黴菌或者患者直接接觸,降低空氣傳(chuan) 播的風險。 注意個(ge) 人和環境的清潔衛生,避免或少接觸黴變的食物或物品。在衣櫥、鞋櫃、書(shu) 櫃、洗手間放一些防蟲防黴製品,例如樟腦丸,活性炭等。

  飲食方麵也要注意,除了把食物燒熟煮透外還需在適當的溫度下保存,當食物黴變時,應果斷丟(diu) 棄。同時多運動,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習(xi) 慣,積極治療慢性疾病。(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