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根本方向,持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國家民委 發布時間:2024-01-23 09:40:00來源: 國家民委

  2023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就做好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是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作為(wei) 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根本方向,鞏固發展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良好局麵。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推進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一年來,國家民委、各地各部門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為(wei) 指導,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持續深化、創新推進創建工作,積極打造“升級版”,擦亮“金字招牌”。

  加強思想引領,完善頂層設計

  “那天你問我,幸福是什麽(me) ?我想悄悄告訴你,幸福是首歌……”1月8日,走進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良慶區蟠龍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文體(ti) 活動室,社區居民唱起民歌《幸福嘹嘹囉》,笑容洋溢在每個(ge) 人臉上。

  ▲蟠龍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廣西日報-廣西雲(yun) 客戶端記者 梁凱昌攝

  “2023年12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廣西考察時來到我們(men) 社區,叮囑大家互幫互助,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鄰居,共同建設幸福家園。我們(men) 將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深入開展創建工作,讓社區成為(wei) 一個(ge) 溫暖團結有愛的大家庭。”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劉雁琳說。

  ▲在蟠龍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居民在唱山歌。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攝

  一年來,國家民委、各地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將創建工作作為(wei) 履行守護民族團結生命線政治責任的重大工程,確保創建工作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體(ti) 製機製優(you) 化。國家民委突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根本方向,按照增進共同性方向,科學設置測評項目、測評標準、指標權重等,在實踐中檢驗和修訂完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測評指標,形成“2+6”測評指標體(ti) 係及配套操作手冊(ce) 、調查問卷,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創建命名管理辦法,民族團結進步綜合評價(jia) 體(ti) 係工作機製等“一套指標、一本手冊(ce) 、一套問卷、一個(ge) 辦法、一個(ge) 機製”,進一步推動創建工作製度化、規範化、科學化。

  ——組織領導有力。各地普遍成立了由黨(dang) 政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完善相關(guan) 配套機製,將創建工作納入經濟社會(hui) 規劃,與(yu) 中心工作一體(ti) 研究、一體(ti) 部署、一體(ti) 推進。內(nei) 蒙古自治區黨(dang) 委出台關(guan) 於(yu) 全方位建設模範自治區的決(jue) 定,就全方位建設模範自治區作出全麵部署;青海省牢牢把握主線,以“幹部要幹、思路要清、律己要嚴(yan) ”的鮮明導向,進一步部署任務、強化措施,有力推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省建設工作向更高標準、更高質量邁進。

  ——規劃引領先行。湖南省邵陽市出台創建工作三年行動計劃,建立市領導和市民委委員單位聯係製度,每名市領導聯係一個(ge) 示範單位,深入一線調研指導;河南省洛陽市將創建工作納入全市經濟社會(hui) 發展總體(ti) 規劃,著力打造“文化+旅遊+民族團結”融合發展的創建品牌。

  ——政策保障到位。雲(yun) 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優(you) 先將創建工作經費納入年度預算,對獲國家命名的示範縣市獎補1000萬(wan) 元;內(nei) 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市縣兩(liang) 級加大民族工作經費和創建專(zhuan) 項經費投入,紮實推進創建“8+N進”,著力構建跨省份、跨盟市、跨旗縣三級共建聯創網絡。

  用好“指揮棒”,強化主線要求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基地,坐落於(yu) 熱鬧的南湖路上。“自開館以來,我們(men) 接待了上百個(ge) 主題參觀、研修團,各族幹部群眾(zhong) 可以通過聆聽講解、觀看展板和曆史資料圖片等,全麵了解新疆發展史,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新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的輝煌成就。”教育基地講解員哈尼克孜·阿布都拉說。

  2023年,喀什市對標新版測評指標體(ti) 係,打造並充分發揮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基地、百年喀什館、老城改造紀念館等教育基地作用,廣泛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宣傳(chuan) 教育,增進“五個(ge) 認同”。

  一年來,各地各部門以新版測評指標體(ti) 係為(wei) “指揮棒”,通過創建把持續紮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落實到經濟、教育、就業(ye) 、社區建設、文化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等各項工作中,取得積極成效。

  ——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邁出新步伐。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弘揚抗震精神、可可西裏堅守精神,塑造感恩、自強、包容、和美的時代風貌,在培育精神高地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內(nei) 蒙古自治區呼倫(lun) 貝爾市講好各民族向內(nei) 凝聚、融入中華文明的故事,講好呼倫(lun) 貝爾因守邊而建、因固邊而興(xing) 的故事,講好各民族互嵌發展的故事,講好各族群眾(zhong) 共同保家衛國的革命英雄主義(yi) 故事,築牢各族群眾(zhong) “思想邊境線”。

  ——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實現新突破。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重要指示精神,創造整族脫貧減貧奇跡,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yang) 、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各族人民的生活全方位得到改善;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著力打造涉藏地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樣板,構建“文旅主導、三產(chan) 融合、多元共生”的綠色產(chan) 業(ye) 發展體(ti) 係,堅持賦予所有改革發展以“三個(ge) 意義(yi) ”。

  ——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取得新成效。貴州省利用“村超”“村BA”賽事,推動中華文化同群眾(zhong) 體(ti) 育融合發展,打造促進各族群眾(zhong) 廣泛交往交流交融的新載體(ti) ;雲(yun) 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深入推進社區民族工作,創新推出“八化工作法”,全方位推動各族群眾(zhong) 在空間上融入、經濟上融匯、文化上融通、社會(hui) 上融合;江蘇省無錫市吸納民族地區各族群眾(zhong) 就業(ye) 創業(ye) ,成立無錫市企業(ye) 民族工作聯盟,持續打造企業(ye) “紅石榴家園”“民族團結同心生產(chan) 線”“同心書(shu) 屋”等載體(ti) 平台,探索互嵌式發展路徑。

  ——提升民族事務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展現新作為(wei) 。黑龍江省大慶市積極探索城市民族工作新模式,將思想引領、基本公共服務、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文化體(ti) 育活動、防範化解風險隱患、機製保障等方麵工作納入任務清單;雲(yun) 南省楚雄州將民族工作納入“一部手機治理通”智慧化網格平台,助推網格化精準管理、智能化精準推進、區域化精彩協同。

  ——防範化解民族領域風險隱患築起新高地。湖南省邵陽市積極探索社會(hui) 治安“聯防”、矛盾糾紛“聯調”、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聯發”、基礎設施“聯建”、群眾(zhong) 文化“聯創”的“五聯”創建模式,打造團結和美的邊界風景線;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傳(chuan) 承和弘揚“為(wei) 國守邊、無上榮光”信念,把愛國護邊、維護邊境安寧融入生產(chan) 生活,努力踐行“一生隻做一件事,我為(wei) 祖國守邊防”的愛國戍邊精神,構築起保衛邊疆、穩定邊疆的鋼鐵長城。

  選樹典型示範,突出有形有感有效

  “我們(men) 哨所轄區內(nei) 的5個(ge) 民族村,居住著漢族、壯族、瑤族、侗族,各民族團結和睦,守望相助。現在有了越來越多的接班人,我們(men) 一定會(hui) 守好祖國的‘南大門’!”2023年5月3日,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的“團結奮進新時代——第十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授牌活動”特別節目中,廣西尖峰嶺哨所哨長、“愛國戍邊楷模”陸蘭(lan) 軍(jun) 現場講述了一家三代6口人戍邊44年的故事,令人感佩。

  國家民委與(yu) 中央廣電總台聯合錄製的這台特別節目,以別開生麵的形式,講述了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故事,集中展現了新時代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開創的嶄新局麵,激勵全國各族人民在黨(dang) 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團結奮鬥。

  一年來,各地各部門立足實際、結合特點、因地製宜深化創建工作,抓實“規定動作”,創新“自選動作”,形成了一大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經驗。

  ——突出民族工作重點打造品牌。廣西梧州市精準分層,麵向“關(guan) 鍵少數”實施頭雁工程、麵向幹部職工實施群雁工程、麵向社會(hui) 實施浸潤工程、麵向青少年實施種子工程,高質量構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大宣教格局,打造“融在嶺南,梧限精彩”創建工作品牌;河北省承德市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納入旅遊業(ye) 高質量發展規劃,深度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曆史文化內(nei) 涵,推動創建進景區,打造旅遊促“三交”平台;山東(dong) 省威海市精心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示範創建的“威海樣板”、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教育的“基地樣板”、旅遊促“三交”的“工作樣板”、精致融合的“城市樣板”,不斷提升“愛心拉麵”“文登媽媽”“榴鑄童心”品牌影響力。

  ——結合地方特色打造工作亮點。湖南省懷化市結合區位優(you) 勢,聯合廣西柳州市、貴州省黔東(dong) 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共建湘桂黔環“三省坡”區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示範帶;廣西崇左市在建設邊境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長廊基礎上,融合興(xing) 邊富民行動、民營企業(ye) 進邊疆、黨(dang) 旗耀邊關(guan) 等特色工作,打造千裏邊關(guan)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示範帶;四川省廣元市堅持“跳出廣元抓創建,圍繞大局促團結”工作思路,實施“五年千人教育援疆”計劃,創新推進“巴蜀兒(er) 女進天山”教育援疆項目,累計向新疆輸送學前幼兒(er) 教師近千名。

  ——發揮行業(ye) 優(you) 勢創新方式方法。北京雍和宮以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實踐基地為(wei) 抓手,開展專(zhuan) 題研究、編印學習(xi) 教育手冊(ce) 、設置主題展區,讓文物說話、讓曆史說話、讓文化說話;西藏自治區噶爾縣公安局濱河公安派出所打造民族政策法規宣傳(chuan) 等“六個(ge) 窗口”,紮實做好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團結各項工作;甘肅省酒泉市稅務局以“三個(ge) 同頻共振、三個(ge) 同心共享、三個(ge) 同行共建” 為(wei) 抓手,實現創建工作在稅務係統全覆蓋。

  “長城內(nei) 外石榴花開,五十六個(ge) 民族團結友愛。顆顆紅心共同期待,複興(xing) 中國夢夢想花開……”河北省在2023年民族團結進步宣傳(chuan) 月期間推出的主題歌曲《石榴花開》,唱出了各民族共同的心聲。各地各部門緊緊圍繞主線,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同心共築中國夢”的氛圍更加濃厚,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力量更加磅礴。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