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南方振興丨“昌明大馬”理念賦能馬來西亞包容創新自主發展

毛鵬飛 汪藝 發布時間:2024-02-01 15:14: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吉隆坡2月1日電 題:“昌明大馬”理念賦能馬來西亞(ya) 包容創新自主發展

  新華社記者毛鵬飛 汪藝

  今年1月10日,馬來西亞(ya) 新地標——678.9米高的默迪卡118大樓在吉隆坡舉(ju) 行開幕儀(yi) 式。大樓刷新了東(dong) 南亞(ya) 建築新高度,成為(wei) 全球第二高樓。

  “默迪卡”在馬來語中意為(wei) “獨立”。新地標被認為(wei) 象征著馬來西亞(ya) 宣布獨立的“偉(wei) 大時刻”,反映了馬來西亞(ya) 在各領域實現繁榮,體(ti) 現了多元文化中的團結、共同前進精神。

  2018年至2022年間,受政局動蕩和新冠疫情衝(chong) 擊等影響,馬來西亞(ya) 經濟發展放緩。2022年11月大選後,安瓦爾被委任為(wei) 新總理,組建團結政府。團結政府成立伊始即推出以“永續、繁榮、創新、尊重、信任、關(guan) 懷”六大原則為(wei) 基礎的“昌明大馬”執政理念,希望維護社會(hui) 團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營商環境,引領馬來西亞(ya) 走向昌明社會(hui) 。

  馬來西亞(ya) 政府將“為(wei) 人民賦能”作為(wei) 其“昌明經濟”框架的關(guan) 鍵詞,推出2030年新工業(ye) 大藍圖、國家能源轉型路線圖等多項振興(xing) 經濟的措施,以及稅收、社保、融資等方麵政策,以幫助中小企業(ye) 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馬中友好協會(hui) 會(hui) 長馬吉德說,“昌明大馬”理念力求實現讓全民受益的全麵和可持續發展,並推動馬來西亞(ya) 未來發展成為(wei) 經濟公平、文化充滿活力的國家。

  開放與(yu) 創新,也是“昌明大馬”理念的重要內(nei) 容。2024年伊始,馬來西亞(ya) 政府與(yu) 新加坡簽署“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合作備忘錄,批準22個(ge) 可再生能源項目,計劃成立國家半導體(ti) 戰略特別工作組,旨在推動國家經濟實現更加開放、可持續、創新發展。

  馬來西亞(ya) 中華總商會(hui) 總會(hui) 長盧成全指出,多年來,馬來西亞(ya) 經濟一直麵臨(lin) 結構性挑戰,迫切需要改革轉型,借助人才、地緣優(you) 勢和強大的產(chan) 業(ye) 基礎等,恢複其區域競爭(zheng) 地位。

  隨著光伏製造、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一批新項目、新計劃陸續落地,安瓦爾日前表示,政府將致力於(yu) 把馬來西亞(ya) 打造成為(wei) 主要的區域綠色投資目的地,推動投資進入高增長和高價(jia) 值行業(ye) 。

  順應全球數字化浪潮,馬來西亞(ya) 政府也在大力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2023年8月,萬(wan) 國數據馬來西亞(ya) 柔佛州奴沙賈亞(ya) 科技園數據中心園區(一期)舉(ju) 行開園儀(yi) 式。據介紹,一期含三棟獨立數據中心建築,總IT容量已被全部預訂。

  馬來西亞(ya) 數字經濟發展機遇不僅(jin) 吸引了來自中國、美國、日本等國的企業(ye) ,本土企業(ye) 也參與(yu) 其中。馬來西亞(ya) 楊忠禮電力國際公司在柔佛州建設了該國首個(ge) 使用太陽能的數據中心,有望在今年投入運營。

  “我們(men) 將充分挖掘數字化轉型帶來的無限潛力。相信有關(guan) 舉(ju) 措將為(wei) 國家實現數字創新、可持續發展和經濟增長等目標提供助力。”馬來西亞(ya) 投資、貿易和工業(ye) 部部長紮夫爾說。

  麵對各種挑戰,馬來西亞(ya) 正在探索適合自己的未來發展之路。獨立與(yu) 自主,成為(wei) 其振興(xing) 發展中的重要關(guan) 鍵詞。

  自2022年美聯儲(chu) 啟動加息以來,作為(wei) 外向型經濟體(ti) ,馬來西亞(ya) 等東(dong) 南亞(ya) 國家一直承受壓力。兼任財政部長的安瓦爾表示,美聯儲(chu) 頻繁加息是馬來西亞(ya) 貨幣林吉特匯率持續走低的主要原因。馬來西亞(ya) 國家銀行正在研究“去美元化”,增加本國貨幣在貿易中的使用。

  當前,世界經濟麵臨(lin) 債(zhai) 務危機、通貨膨脹、利率高企、貿易不振等不利因素,馬來西亞(ya) 政府實現經濟增長、提高國家競爭(zheng) 力的目標也麵臨(lin) 諸多挑戰。安瓦爾在執政一周年時曾強調,政府將更堅定、更迅速地推動經濟發展,增進人民福祉。

  曾任馬來西亞(ya) 投資發展局主席的馬吉德在媒體(ti) 撰文說:“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有力證明,不同社會(hui) 有可能發展出不同的現代化道路和形式。馬來西亞(ya) 對學習(xi) 不同發展模式持開放態度。隻有承認和包容多種現代化模式,才能更加全麵地相互理解,從(cong) 而實現世界文明的和諧共生。”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