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潮,
叫“西安年·最中國”!
圖為(wei) 西安永寧門燈光璀璨。 張遠 攝
“長安雪後似春歸,積素凝華連曙輝。”
遊覽名勝古跡,
享受美食小吃,
欣賞民俗風情,
傳(chuan) 統文化、絲(si) 路元素、現代時尚
相結合的西安年,
能滿足你對過年的一切期待。
圖為(wei) 城牆景區的花燈。 張遠 攝
穿漢服
登城牆
賞花燈
西安的春節,
總是古色古香。
穿上漢服,
與(yu) 這裏的年味相得益彰。
圖為(wei) 遊客在“長安十二時辰”沉浸式唐風市井生活街區體(ti) 驗、遊覽。 滕瀚 攝
梳起雲(yun) 鬢、點上花鈿,
穿梭於(yu) 張燈結彩的大街小巷之間,
讓人夢回大唐。
圖為(wei) 民眾(zhong) 身著古裝體(ti) 驗漢唐風韻。張一辰 攝
一城一牆一燈會(hui) ,
一歲一年一相見。
西安城牆新春燈會(hui) 自1984年首次舉(ju) 辦,
已曆經近四十載,
今年的燈會(hui)
以“燈火暖長安 龍啟中國年”為(wei) 主題,
近20組龍年特色鮮明的花燈,
扮靚古城西安。
圖為(wei) 西安永寧門夜景。 張遠 攝
除了城牆燈會(hui) ,
在永寧門,
還可欣賞極具特色的“迎賓禮”,
通過對大唐禮儀(yi) 的完美複刻,
表達著對遠道而來的貴賓們(men) 崇高的敬意。
圖為(wei) 夜色下的永寧門。 盛佳鵬 攝
逛完城牆,
站在城牆下聽聽這座城市的聲音。
豪邁又滄桑,
白天的秦腔,
“扯著嗓子在歌唱”。
圖為(wei) 民眾(zhong) 在永寧門下歌唱。 張遠 攝
夜晚,年輕人聚集城牆下,
唱著《後來》、
唱著《生活》、
唱著《西安人的歌》,
嘹亮的歌聲,
讓古城瀟灑奔放。
圖為(wei) 遊客穿漢服在鍾樓前拍照。 張遠 攝
登上西安標誌性建築的鍾鼓樓,
長安夜色一覽無餘(yu) ,
鍾鼓樓下的回民街,
是遊客必須去的打卡地,
圖為(wei) 易俗社演員指導留學生學習(xi) 秦腔動作和唱腔。 張一辰 攝
逛累了,
就去旁邊與(yu) 莫斯科大劇院、英國皇家劇院
並稱世界三大古老劇社的易俗社,
欣賞精心安排的新春節目。
而易俗社文化街區,
已成為(wei) 講述光陰故事
與(yu) 重現舊時記憶之所在。
在發展與(yu) 繼承中不斷創新,
新舊交替展示著城市的“蝶變”。
圖為(wei) 秦腔《火焰駒》演出劇照。 蘇保平 攝
穿漢服提花燈,步入大唐不夜城!
燈火璀璨、煙火滿園,
衣袂飄飄的漢服
搭配古香古色的建築相得益彰,
漢服的綺麗(li) 風韻隨處可見,
舉(ju) 目四望皆為(wei) “同袍”,
仿佛穿越了千年時光。
圖為(wei) 遊客在大雁塔景區拍照留影。 張遠 攝
在“詩詞長街”,
林蔭路影影綽綽,爛漫的燈火綴在樹梢,
火樹銀花連綿如織,道路宛若熔金黃河,
仿佛在和古人來一場隔空對話。
圖為(wei) 遊客在西安大雁塔景區步行街遊覽“詩詞長街”。 李一璠 攝
2024央視春晚的分會(hui) 場,
其中之一就在大唐不夜城。
圖為(wei) 遊客身著漢服在大雁塔前拍照。 張遠 攝
登上大雁塔,俯瞰西安城,
彰顯著古今融合的人文魅力,
是曆史烙上時光印記後,
又凸顯著年輕的時代風貌。
圖為(wei) 《夢長安——大唐迎賓盛禮》現場。 張遠 攝
引用一句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台詞,
“熙攘繁盛,光耀萬(wan) 年,
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wei) 大的城市了。”
圖為(wei) 西安大唐不夜城遊人如織。 張遠 攝
逛集市,
西安人的citywalk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想要深入了解一個(ge) 地方,
除了打卡景點、走街串巷,
本地集市切不可錯過。
圖為(wei) 西安冬日街頭臘腸飄香。 張遠 攝
在那裏你能看到當地人的生活狀態,
尤其在春節,
能感受到濃濃的新春煙火味!
圖為(wei) 西安小南門早市上的商家為(wei) 顧客盛甑糕。 崔楠 攝
清晨,喚醒西安的是小南門早市。
誘人的美食,
熱鬧的叫賣,
煙火氣十足!
買(mai) 一碗油茶,泡上幾根麻花,
再來一份軟糯香甜的甑糕,
走的時候再帶個(ge) 酥牛肉餅,
“嘹咋咧”!
圖為(wei) 蟈蟈醇美響亮的叫聲引來市民駐足觀賞。 金鑫 攝
上午,若是恰逢周四或周日,
一定要來熱鬧的百年老市——西倉(cang) 集市。
西安有句老話:
“沒去過西倉(cang) ,就不算到過西安。”
它在明清時期是官府糧倉(cang) ,稱之永豐(feng) 倉(cang) ,
如今是西安最出名的花鳥魚蟲市場,
春節期間,尤為(wei) 熱鬧!
圖為(wei) 西安街頭民眾(zhong) 挑選年貨。 張遠 攝
賈平凹在《廢都》裏
這樣描寫(xie) 西倉(cang) 集市開市時的場景:
“那是一個(ge) 偌大的民間交易市場,
主要營生的是家養(yang) 動物珍禽花鳥魚蟲,
還包括器皿盛具,飼料輔品之類。
趕場的男女老幼及閑人遊皮趨之若鶩,
挎包搖籃,戶限為(wei) 穿,
使幾百米長的場地上人聲鼎沸,熙熙攘攘,
好一個(ge) 熱鬧繁華。”
圖為(wei) 民眾(zhong) 前往城牆下的酒吧、餐飲店。 張遠 攝
春節期間的夜晚,
酒吧、夜市必不可少。
城牆下的酒吧,三五好友推杯換盞,
在一首首民謠中感受西安人的夜生活。
圖為(wei) 民眾(zhong) 在城門洞內(nei) 歌唱。 張遠 攝
若不勝酒力,
可在永興(xing) 坊、回民街、東(dong) 新街等處
尋一攤位,
涼皮肉夾饃、烤肉烤筋,
別忘了來一瓶本地的冰峰汽水。
過年期間,也可在西安遛娃!
秦嶺野生動物園的各種小動物們(men)
也要開心過大年,
異域風情歌舞、超絕雜技、帥氣馬術,
汪汪隊、小醜(chou) 秀、魔術秀等精彩演繹,
想必也會(hui) 讓家長們(men) 開心起來。
圖為(wei) 《長恨歌》唐明皇與(yu) 楊貴妃共舞。 張遠 攝
如果時間充裕,一定要去看看演藝。
看《長恨歌》感受華清池畔的千古絕唱,
看《夢長安》再現大唐盛世迎賓禮,
看《駝鈴傳(chuan) 奇》體(ti) 驗古絲(si) 路的刺激冒險,
看音樂(le) 劇《絲(si) 路之聲》用穿越的方式領略絲(si) 路風貌。
圖為(wei) 《絲(si) 路之聲》演出劇照。 陳佳 攝
文旅演藝豐(feng) 富了旅遊選擇,
更為(wei) 西安的曆史文化做出生動注解。
圖為(wei) 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夜景。 張遠 攝
參觀博物館,
外地遊客的“必選項”
厚重的曆史,
造就了西安獨一無二的文化特質,
以及數不勝數的文物古跡。
圖為(wei) 陝西曆史博物館獨孤信印。 張遠 攝
在博物館感受新春,別有一番滋味。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震撼於(yu) 兵馬俑軍(jun) 團的氣勢磅礴。
圖為(wei) 兵馬俑一號坑。 張遠 攝
在陝西曆史博物館,
穿梭於(yu) 縱深數千年的文明長河。
在陝西考古博物館,
通過曆史碎片回望古代社會(hui) 風貌。
圖為(wei) 陝西曆史博物館秦漢館內(nei) 。 張遠 攝
在華清宮,
感受唐明皇與(yu) 楊貴妃的絕美愛情,
觀賞燈會(hui) ,
順便在驪山下泡個(ge) 溫泉,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解鎖新年的專(zhuan) 屬儀(yi) 式,
享受養(yang) 生的樂(le) 趣。
圖為(wei) 西安華清宮景區內(nei) 的唐宮大型燈組。 張遠 攝
嫌麻煩?
那就去坐西安的“博物館主題觀光車”,
“沉浸式移動打卡”古城各大地標博物館。
圖為(wei) 前來參與(yu) 龍年主題新車上線儀(yi) 式的漢服愛好者。趙睿婧懿 攝
觀光車將大雁塔、陝西曆史博物館、
西安博物院、含光門遺址博物館、
西安碑林博物館、
鍾鼓樓六大西安地標串聯,
一日盡覽古都文化風韻。
圖為(wei) 遊客穿著漢服在大雁塔景區拍照留影。張遠 攝
品美食,“咥”西安
西安的年,
也是美食的年。
圖為(wei) 西安回民街人頭攢動。 張遠 攝
每逢春節,
回民街、永興(xing) 坊、
西羊市、灑金橋等地格外熱鬧,
無論白天黑夜,
總能找到喚醒你味蕾的“絕佳秘方”。
肉夾饃配涼皮,
再來瓶冰峰是經典的“三秦套餐”;
吃羊肉泡,
要耐得住性子,
自己掰的餅才香;
Biangbiang麵潑上熱油,
“咥”一口滿嘴都是油。
圖為(wei) 西安小吃肉夾饃。 李一璠 攝
酸湯餃子個(ge) 大餡滿,
一口餃子一口湯酸爽過癮;
蕎麵餄餎湯濃味鮮,
喝一口熱湯渾身舒暢;
葫蘆頭佐以糖蒜、辣醬,
鮮香滑嫩,肥而不膩;
千層油酥餅色澤金黃、脆而不碎、
油而不膩、香酥適口。
還有褲帶麵、驢蹄子麵、削筋麵……
“麵麵俱到”!
若要給親(qin) 朋好友帶些禮物,
臘牛肉必定是推薦之一,
肉感酥爛,香醇可口!
在西安吃飯,
必須“克裏馬擦”(迅速),
決(jue) 不能磨磨蹭蹭,
一頓頓高熱量的“碳水炸彈”下肚,
幸福感滿滿!
隨著2024甲辰龍年的臨(lin) 近,
西安市新春文化旅遊活動
也即將拉開大幕。
圖為(wei) 西安大雁塔景區遊人如織。張遠 攝
2024年1月18日至3月9日,
西安將依托
臘八、小年、除夕、元宵等年俗節日,
推出6大主題、9大係列活動,
為(wei) 市民遊客獻上獨具西安特色的
文化年、歡樂(le) 年、團圓年、幸福年。
圖為(wei) 大唐不夜城燈火璀璨,喜迎八方來客。 來源:西安發布
西安年,長安年!
最後,
參觀博物館別忘了提前查詢預約!
作者:石芙蓉 張遠
來源:中新網微信公眾(zhong) 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