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社評:美國“無意戰爭”,為何總是製造戰爭

發布時間:2024-02-05 10:29:00來源: 環球時報

  當地時間2月2日,美國宣稱對伊拉克和敘利亞(ya) 境內(nei) 的“伊朗伊斯蘭(lan) 革命衛隊及其附屬組織”超過85個(ge) 目標實施了空襲。這讓美國和伊朗本就不算正常的關(guan) 係進入一種更加複雜同時也更加危險的狀態。美國和伊朗都聲稱無意與(yu) 對方發生戰爭(zheng) ,我們(men) 有充分理由相信這是它們(men) 的真心話,但雙方仍然一步步地向直接衝(chong) 突甚至戰爭(zheng) 靠近。到底是什麽(me) 力量,什麽(me) 邏輯在背後推動,值得深入探討。

  事後,伊拉克、敘利亞(ya) 和伊朗三國都在第一時間對美國的空襲表達了憤怒和強烈譴責。首先必須要說,美國的這一行為(wei) 是對伊拉克和敘利亞(ya) 主權的公然侵犯,違背《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美國號稱打擊“伊朗支持的力量”,但造成了伊拉克和敘利亞(ya) 平民的傷(shang) 亡。美國在維護霸權時所表現出的肆無忌憚,需要國際社會(hui) 想辦法加以約束。中國一貫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jue) 爭(zheng) 端,反對在國際關(guan) 係中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各方應切實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以及國際關(guan) 係基本準則;伊拉克和敘利亞(ya) 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應當得到切實尊重和維護。對美國的這類行為(wei) ,我們(men) 的反對和譴責態度十分明確。

  此外,我們(men) 還想以美伊博弈為(wei) 例,深挖地緣政治風險及風險根源。過去幾十年來,美國和伊朗一直處於(yu) 盤根錯節的矛盾及博弈之中,成為(wei) 中東(dong) 局勢演變的一條主線。需要承認,美伊都是地緣政治高手,但事態正在向著可能發生直接衝(chong) 突的方向發展,如果任其發展泛濫,地區局勢將產(chan) 生自我加速惡化的內(nei) 在客觀慣性,屆時將不是美伊能夠掌控的,也不以雙方主觀意願為(wei) 轉移,而且衝(chong) 擊範圍不可能局限在美伊兩(liang) 國之間,中東(dong) 的任何衝(chong) 突都有極強的外溢性。

  美國的霸權主義(yi) 是症結所在。更具體(ti) 地說,美國的全球霸權與(yu) 地區強國之間存在結構性矛盾,而美國護持霸權的手段和方式仍然停留於(yu) 簡單粗暴的經濟製裁和軍(jun) 事打擊,邊際效應遞減顯著,遠不能適應局勢的複雜演變以及形勢的快速發展。包括此次空襲在內(nei) ,巴以衝(chong) 突爆發後美國在中東(dong) 的幾乎每一次軍(jun) 事行動後都要強調自己“無意追求更廣泛的衝(chong) 突”,卻不願主動去約束自己的行為(wei) ,調整中東(dong) 政策。這樣做造成的現實結果就是,美國越說自己不追求衝(chong) 突,反而越陷入衝(chong) 突當中。

  就在美軍(jun) 轟炸機從(cong) 基地起飛的同一天,英國BBC爆料稱,美國和歐洲的800多名在職官員簽署了一份聲明,警告其國家的政府在加沙衝(chong) 突中的政策可能“嚴(yan) 重違反國際法”。這些官員自稱已經在內(nei) 部表達了他們(men) 的專(zhuan) 業(ye) 關(guan) 切,但“被政治和意識形態因素所否決(jue) ”。這是前所未有的,是西方盟國內(nei) 部出現異議聲音的最新跡象,說明西方不少人看得也很清楚,問題出在西方尤其是美國錯誤的中東(dong) 政策。

  美國毫無疑問在中東(dong) 有強大影響力和軍(jun) 事存在,但無論是美國“意料之中”地走入中東(dong) 困境,還是“意料之中”的報複行動,都說明美國在中東(dong) 的這一套行不通了。巴以局勢到目前為(wei) 止,如果說有什麽(me) 是國際共識的話,那就是巴勒斯坦民眾(zhong) 的願望不容忽視,“兩(liang) 國方案”無可替代。如果不能認識到巴以問題真正的症結所在,恐怕“襲擊—報複”的循環很難被打破,華盛頓並沒有在“戰爭(zheng) 邊緣”從(cong) 容遊走的能力。

  美國已經對伊朗進行了多年的全麵製裁,現在不惜直接出兵空襲其聲稱的“伊朗支持的力量”,某種程度也說明了製裁手段的失效,動武的副作用顯然比製裁還要大。應該說,美國也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但這麽(me) 多年下來,美國不但沒有減輕對製裁和動武的路徑依賴,可能還加強了。美國的戰略困境,卻成為(wei) 地區和世界性的大問題,我們(men) 必須對此予以指出。

  (環球時報)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