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批複同意實施由商務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編製的《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建設總體(ti) 方案》。方案描繪了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促進中非資源共享、平台共建、產(chan) 業(ye) 共興(xing) ”的戰略定位,明確了中長期分階段的發展目標“到2027年,先行區初步成為(wei) 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對非開放合作平台”“到2035年,先行區基本建成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各方資源廣泛匯聚、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對非經貿合作平台”,以及確定了“六大中心”重點建設任務,即建設非洲非資源性產(chan) 品集散交易中心、中非跨境電商合作中心、中非產(chan) 業(ye) 鏈培育中心、中非金融合作中心、服務中西部地區的對非物流中心、中非經貿交流促進中心。
該方案的實施,是中方落實2021年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hui) 議上提出的“九項工程”之貿易促進工程的重要舉(ju) 措,是中方踐諾致力於(yu) 中非經貿合作高質量發展的具體(ti) 行動。方案內(nei) 容“全麵”,涉及經貿領域諸方麵,包括貿易、產(chan) 業(ye) 、金融、人文合作等;處處體(ti) 現了共商共建共享的“雙贏”原則,彰顯中方真實親(qin) 誠對非政策理念和正確義(yi) 利觀;強調“深度”提質增效,打造對非經貿合作新高地;注重“先行”,壓實湖南省政府主體(ti) 工作責任,依托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承擔試製度、闖新路、做先導的重要角色,努力加快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合作新經驗、新做法。
1955年萬(wan) 隆會(hui) 議開啟中非外交大門後,在中非雙方共同努力下,經貿合作不斷拓寬,特別是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成立後,經貿合作更為(wei) 緊密。自2009年起,中國已經連續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夥(huo) 伴國地位,中國是非洲最大的進口國和出口國。中非資源互補優(you) 勢明顯,貿易韌性強,貿易結構持續優(you) 化,貿易總體(ti) 保持動態平衡。截至2023年底,享受98%稅目輸華產(chan) 品零關(guan) 稅的非洲國家已達到27個(ge) ,有利於(yu) 促進非洲產(chan) 品對華出口。2023年中國自非進口堅果、蔬菜、花卉、水果同比分別增長130%、32%、14%和7%;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chan) 品“新三樣”出口同比增長291%、109%和57%,助力非洲綠色能源轉型和低碳經濟發展。
先行區建設帶來的“全麵”“雙贏”“深度”“先行”的經貿合作符合中非雙方發展需求,中國將迎來更多“非洲產(chan) ”,越來越多的非資源類產(chan) 品將進入中國市場。非洲將出現更多“中國造”,越來越多的中國產(chan) 品、技術、資金將進入非洲綠色能源、藍色經濟、信息高速公路、醫療保健、工程裝備、農(nong) 業(ye) 、教育等領域。預計中非雙方在推動跨境電商、海外倉(cang) 、離岸貿易等外貿新業(ye) 態發展方麵將取得新進展,在關(guan) 鍵礦產(chan)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本幣計價(jia) 結算、貿易通關(guan) 便利、物流暢通、規則標準製度開放、人文交流等經貿多領域合作方麵將取得新突破。中非經貿合作行穩致遠,正堅實地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近70年中非雙方經貿合作成果表明,中非是患難與(yu) 共的好兄弟,是合作共贏的好榜樣,是南南合作的好典範,是完善全球治理、維護國際公平正義(yi) 的重要力量。中非經貿合作,促進了非方的就業(ye) 、民生問題得到切實改善,經濟得到長足發展,致使一些別有用心者鼓吹中方“資源掠奪論”“債(zhai) 務陷阱論”的謬論不攻自破。當今世界正麵臨(lin)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去風險化”、逆全球化思潮有所抬頭,中方仍會(hui) 致力於(yu) 將“一帶一路”倡議同非盟《2063年議程》和非洲各國發展戰略對接。未來中非經貿合作前景光明,任重而道遠。
(作者是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