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2月18日訊(記者李智 綜合報道)近日,農(nong) 曆甲辰龍年新春佳節成為(wei) 全球文化盛事。今年也是農(nong) 曆新年首次登上聯合國節慶日曆,標誌著“中國紅”背後的中國文化正在以更加豐(feng) 富、多元的樣貌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讓全球各地對中國傳(chuan) 統文化有更深的認識和了解。
新春佳節之時,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發表視頻致辭,祝福全球華人。古特雷斯感謝中國和中國人民對聯合國、多邊主義(yi) 和全球進步的堅定支持。他表示,隻要我們(men) 攜手共進,就能實現一個(ge) 可持續、公正與(yu) 和平的未來。
春節期間,在美華人華僑(qiao) 和留學生們(men) 也紛紛以不同形式慶祝了這一重大節日。據連線美國(Share America)消息,辦家宴迎新春是美國華裔慶祝農(nong) 曆新年的傳(chuan) 統節目。2月10日是龍年大年初一,美國各地的華裔家庭按照傳(chuan) 統共享美味佳釀,慶祝春節。舊金山美食編輯克裏斯汀 加勒裏(Christine Gallary)表示,希望年幼的女兒(er) 像自己一樣在成長的過程中留下農(nong) 曆新年的記憶。她說,“這一點很重要,因為(wei) 你的視野擴大了。”
在西雅圖教授烹飪課程的肖慶舟(Hsiao-Ching Chou)(音譯)表示,春節期間,人們(men) 都喜歡圍在桌旁品嚐佳肴。桌上所有的菜肴都有寓意,諸如財旺、興(xing) 隆、長壽、安康和家興(xing) ,為(wei) 節日增添了亮點。年糕象征著家人團聚、年年高升,全魚則代表年年有餘(yu) 。
紐約博主瑪吉 朱(Maggie Zhu)從(cong) 事開發中華料理新菜譜的工作。她說,按照傳(chuan) 統,中國農(nong) 曆新年是采買(mai) 的季節,必須使用最好的食材。瑪吉 朱從(cong) 小在北京長大,以往在除夕這一天,她都去奶奶家與(yu) 親(qin) 友們(men) 一起包餃子。過年的時候,奶奶還會(hui) 做一大桌豐(feng) 富的菜肴。現在,瑪吉 朱與(yu) 家人遠隔萬(wan) 裏,但她依舊很懷念以往合家團圓的情景。
中國駐美國使館也同當地機構共同舉(ju) 辦活動。據悉,由中國駐美大使館與(yu) 史密森美國藝術博物館第十次合作舉(ju) 辦的“歡樂(le) 春節”家庭日活動,讓萬(wan) 餘(yu) 名美國民眾(zhong) 在濃濃的年味兒(er) 裏體(ti) 驗了中國傳(chuan) 統節慶文化的獨特魅力。
當地時間大年初一,史密森美國藝術博物館活動大廳紅燈籠高懸,中國結、福字、窗花、“歡樂(le) 春節”和“你好!中國”的大幅海報隨處可見,洋溢著節日氣氛。人們(men) 手持印有吉祥龍和春節介紹的宣傳(chuan) 冊(ce) 頁,展示著自己親(qin) 手拓印的中國龍、福字等,臉上滿是節日的喜悅。
參與(yu) 活動的當地觀眾(zhong) 們(men) 還在書(shu) 法展台用毛筆學寫(xie) 自己的中文名和“福”字,在年畫展台拓印辰龍、門神圖案,在剪紙展台剪出各式各樣的窗花,在填色紙上畫出一條條五顏六色的中國龍,在漢服展台試穿各色漢服並與(yu) 熊貓人偶合影留念,每一項互動交流活動都能夠進一步加深他們(men) 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喜愛。
文化是溝通民心、深化了解、增進友誼的橋梁和紐帶。據悉,十餘(yu) 年來,中國駐美國使館與(yu) 美國藝術博物館共同打造的“歡樂(le) 春節”慶祝活動讓美國民眾(zhong) 近距離感受中國春節文化習(xi) 俗,已成為(wei) 當地知名的春節慶祝活動。
除宣傳(chuan) 中國文化以外,中國駐外使館、總領館等機構部門也在春節期間向在外同胞們(men) 表達了問候與(yu) 祝福。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向領區留學人員發放了1000餘(yu) 份“春節包”,傳(chuan) 遞祖國的關(guan) 心關(guan) 愛,與(yu) 領區留學人員歡度春節。在《致領區中國留學生的春節慰問信》中,總領館送上真摯的祝福,並鼓勵大家做中美青少年交流的橋梁和紐帶,為(wei) 推動中美人文交流貢獻青春力量。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chuan) 統節日,隨著春節慶祝活動被華僑(qiao) 華人傳(chuan) 播到海外,也給世界各地的人們(men) 帶來了喜悅、希望和祝福的節日氛圍,受到各國人民的歡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