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開年大模型再出“王炸” 短視頻行業將被AI顛覆嗎?

趙語涵 袁璐 發布時間:2024-02-21 09:38:00來源: 北京日報

  本報記者 趙語涵 袁璐

  相似的時間點,更甚於(yu) 上次的震撼。2月16日,曾以大模型ChatGPT震驚全球的人工智能科技公司OpenAI再次祭出新“王炸”——文生視頻大模型Sora,隻需輸入一段文本指令,即可生成一段60秒的視頻,畫麵精致細膩。

  “AI(人工智能)成長速度比想象中更快!”有人對此振奮,也有人表達擔憂:“人類是否真的準備好了?”但越來越多的聲音認為(wei) ,人工智能將引領第四次工業(ye) 革命。

  首個(ge) 視頻大模型橫空出世

  Sora並非首個(ge) 文生視頻大模型。此前,科技巨頭穀歌、創業(ye) 公司Runway等都已布局這一賽道。Sora何以驚豔全球?相比此前應用,它將生成視頻的時間大幅延長至60秒,在畫麵的細致逼真、流暢程度、三維空間多角度呈現等方麵也有明顯提升。

  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就談到了幾個(ge) 讓他印象深刻的鏡頭:小狗在雪地玩耍濺起紛飛的雪粒,毛茸茸的毛發根根分明、隨風浮動;咖啡杯裏,兩(liang) 隻帆船“纏鬥”掀起翻湧的波浪水紋;不同角度的街景通過運鏡流暢地呈現。

  跳出視頻領域,更深廣的變革或許正悄然發生。

  周鴻禕談到,Sora的顛覆性絕不僅(jin) 僅(jin) 限於(yu) 一個(ge) 文字生成視頻的工具,而是通用人工智能對世界理解的又一次突破。一年前,ChatGPT標誌著人工智能對人類語言和知識的理解達到了一個(ge) 突破點。而除此之外,這個(ge) 世界還有很多規律,例如小狗拱雪雪會(hui) 留在鼻子上、無人機在空中飛時視角如何變換等,而Sora目前生成的視頻,顯示它對這個(ge) 世界的規律有了更為(wei) 完整的理解。這意味著,通用人工智能時代或將加速到來。

  同濟大學人文學院特聘教授解學芳也認為(wei) ,Sora的出現意味著AI理解真實世界的能力進一步躍升,但這類大模型的突破性發展未來也會(hui) 受到算力、算法、倫(lun) 理法規的製約,應對其保持積極且審慎的態度。

  視頻行業(ye) 格局或被重塑

  Sora的橫空出世,讓視頻領域從(cong) 業(ye) 者感受到了危機。“太震撼,感覺要丟(diu) 飯碗了。”北京某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創始人胡娟坦言,Sora讓她危機感陡增,“這完全可以用於(yu) 鏡頭樣板,一些複雜的特效製作,以前工期至少得好幾天,但AI將其縮短到了幾分鍾。”

  攝影師李浩楠認為(wei) ,Sora對影視相關(guan) 的產(chan) 業(ye) 影響比較大,能大幅拉低製作成本,特別是涉及多角度、多機位的視頻,如果AI能夠部分替代人工拍攝和剪輯,成本可能隻要原來的十分之一。

  Sora的技術突破也讓大大小小生成式AI創業(ye) 公司和投資機構的前景變得充滿挑戰。某專(zhuan) 注全球早中期企業(ye) 的風投公司運營合夥(huo) 人羅超表示,Sora表現出的領先性讓Runway、Pika Labs等視頻生成大模型明星公司麵臨(lin) 強力衝(chong) 擊,而相比這些自研大模型公司,純做應用的創業(ye) 公司則更加前途未卜。

  在新壹科技CEO雷濤看來,Sora的誕生,無疑會(hui) 改變AI視頻生成市場格局。“就國內(nei) 而言,要看哪些企業(ye) 能結合、利用新技術,完善符合國情的產(chan) 品。”

  AI讓“眼見不一定為(wei) 實”

  Sora展示的生成視頻也被發現有不少“穿幫”鏡頭。比如,在一段老奶奶吹蠟燭的視頻中,老奶奶吹氣後蠟燭卻沒有熄滅;在另一段玻璃杯從(cong) 空中墜落的視頻中,玻璃杯剛被抬到半空,桌上就已經有水流出來了。

  這也是目前文生視頻大模型的短板——不懂物理世界以及因果關(guan) 係等。在中國政法大學傳(chuan) 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看來,大模型所生成的視頻代表著AI對這個(ge) 世界規律的理解,但這不一定都是正確的,因此也讓“眼見不一定為(wei) 實”。

  更廣泛的擔憂,是視頻的可信度高於(yu) 文字和圖片,一旦生成門檻被大幅降低,難辨真偽(wei) 的虛假視頻可能會(hui) 被用於(yu) 傳(chuan) 播謠言、詐騙等非法領域。對此,朱巍認為(wei) ,應參考此前針對生成式AI的相關(guan) 規定,對AI生成內(nei) 容予以標識。

  此外,創作者用一段文字生成視頻後,該視頻的版權歸屬等問題也需要重新梳理。目前,針對AI生成文字或圖片的著作權歸屬問題已形成爭(zheng) 論。去年年底,北京互聯網法院就針對一起“人工智能生成圖”著作權侵權糾紛案做出一審判決(jue) ,這也是我國首例涉及“AI文生圖”著作權案件。法官認為(wei) ,人們(men) 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圖片時,本質上仍然是人利用工具進行創作,如果能體(ti) 現出人的獨創性智力投入,就應當被認定為(wei) 作品,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北京日報)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