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4日電(張乃月 魏晨曦 孟湘君)步入2024,伊爾-76軍(jun) 機遭襲“羅生門”、烏(wu) 武裝部隊換將、頓涅茨克重鎮控製權易手……一係列事件將人們(men) 的目光再度拉向俄烏(wu) 對峙前線。
烏(wu) 克蘭(lan) 危機爆發兩(liang) 周年之際,很多人最關(guan) 心的問題是:俄烏(wu) 還要打多久?局勢拐點會(hui) 在哪裏出現?和平的曙光何時才能降臨(lin) ?
就烏(wu) 克蘭(lan) 危機走向及對全球局勢的影響,中新網特邀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員劉英、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dong) 歐中亞(ya) 所研究員張弘、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亞(ya) 研究所研究員陳玉榮識局解惑。
軍(jun) 事僵局持續
俄烏(wu) “失去了很多”
戰事不斷、人口減少、經濟衰退……作為(wei) 歐洲的“糧倉(cang) ”,烏(wu) 克蘭(lan) 大片的黑土地成為(wei) 焦土,一些工業(ye) 城市化成瓦礫。
多位專(zhuan) 家都指出,烏(wu) 克蘭(lan) “可能陷入了兩(liang) 年來最困難的時期”。由於(yu) 雙方在陣地戰、消耗戰中損失巨大,加上西方軍(jun) 援遲遲無法到位,烏(wu) 克蘭(lan) 在軍(jun) 事對峙中,麵臨(lin) 越來越大的困難。
與(yu) 此同時,俄羅斯在這場危機中也失去了很多。
莫斯科傳(chuan) 出巨大爆炸聲,烏(wu) 軍(jun) 無人機飛臨(lin) 市區,無人艇突襲俄黑海艦隊……星鏈、無人機等高科技手段的介入,給俄羅斯帶來不小打擊。
“在這場長達兩(liang) 年的軍(jun) 事僵局中,俄烏(wu) 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jia) 。”陳玉榮說。
近日,頓涅茨克重鎮阿夫傑耶夫卡控製權易手,引發外界廣泛關(guan) 注。烏(wu) 軍(jun) 宣布撤離該地後,俄羅斯總統普京迅速祝賀俄軍(jun) 取得重要勝利,烏(wu) 克蘭(lan) 總統澤連斯基則承認,在前線麵臨(lin) “極其困難”的處境。經此一役,局勢是否來到新的轉折點?
對此,劉英指出,“阿夫傑耶夫卡的易手從(cong) 軍(jun) 事層麵上表明,經過近兩(liang) 年的消耗戰,俄羅斯相較於(yu) 烏(wu) 克蘭(lan) 的綜合國力優(you) 勢愈發明顯,而烏(wu) 軍(jun) 在後續兵員和武器裝備持續匱乏的情況下無法維持較長的戰線,被迫主動後撤。”
“在政治和國際關(guan) 係層麵,戰線的推進與(yu) 俄羅斯在國際舞台的主動權屬於(yu) 正相關(guan) 關(guan) 係,同時,俄烏(wu) 之間是否會(hui) 停火取決(jue) 於(yu) 俄羅斯與(yu) 歐美方麵的博弈。”劉英認為(wei) 。
大選年、大變化
俄烏(wu) “很難迎來真正的和談”
烏(wu) 克蘭(lan) 局勢的另一大變數是大選。2024年,俄、美都迎來大選年,為(wei) 烏(wu) 克蘭(lan) 危機增添了許多變數。
陳玉榮和劉英指出,短期內(nei) ,俄烏(wu) 雙方矛盾難以化解,立即和談的可能性不大。而且,2024年恰逢大選年,影響和談的變量將密集出現。
“從(cong) 烏(wu) 克蘭(lan) 的角度來說,這場危機是澤連斯基的一張‘牌’。”陳玉榮指出,按照計劃,烏(wu) 克蘭(lan) 應在2024年3月舉(ju) 行大選,但在目前的戰時狀態下,選舉(ju) 恐怕無法舉(ju) 行。
她還認為(wei) ,“對普京而言,拿下重鎮阿夫傑耶夫卡,是其尋求連任‘最好的業(ye) 績’。俄羅斯需要乘勝而上,未必會(hui) 停下來與(yu) 烏(wu) 克蘭(lan) 和談。”
對於(yu) 同樣在2024年麵臨(lin) 大選的美國,多位專(zhuan) 家認為(wei) ,美國強大的軍(jun) 事實力,可能給俄烏(wu) 局勢走向帶來更大的影響,但美國政局的不可預測性,會(hui) 給本就複雜的局勢添上變數。
就目前的表態來看,拜登和特朗普在烏(wu) 克蘭(lan) 問題上的立場分歧很大,拜登堅持“繼續支援烏(wu) 克蘭(lan) 來遏製俄羅斯”;特朗普則認為(wei) “沒必要支持烏(wu) 克蘭(lan) ”。
“美國是這場危機最大的受益方,既取得了極大的經濟收益,又加強了對歐洲國家的控製。”陳玉榮說,“這些都是有助於(yu) 拜登2024年連任的政績,這種情況下,他不可能讓烏(wu) 克蘭(lan) 危機停下腳步。”
劉英則指出,雖然特朗普目前反對援烏(wu) ,但這隻是競選口號,能否真正實現,尚且存疑。
張弘也預測稱,如果西方世界沒有出現重大內(nei) 部危機的話,在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束前,甚至說在普京(未來)任期內(nei) ,俄羅斯與(yu) 西方之間外交、軍(jun) 事上的對峙和對抗將長期存在,關(guan) 係改善的空間相當小,俄烏(wu) 間可以說很難迎來真正的和平談判。
這種類似於(yu) “冷戰”的狀態,會(hui) 逐漸“切割”全球格局。如果烏(wu) 克蘭(lan) 危機和巴以衝(chong) 突不能在短期內(nei) 得到管控,世界可能會(hui) 變得更加雜亂(luan) ,更加分裂,張弘總結道。
歐洲陷入多重焦慮
信任赤字“冰凍”大國關(guan) 係
烏(wu) 克蘭(lan) 危機深陷泥潭已兩(liang) 年,困局難解,也折射出美西方同俄羅斯前所未有的全球地緣政治大博弈。
張弘認為(wei) ,俄羅斯與(yu) 西方間的戰略對峙正在長期化、固化。尤其是從(cong) 近期慕尼黑安全會(hui) 議上提出全球是否正走向“雙輸”的主題就或能看出,被卷入烏(wu) 克蘭(lan) 危機的歐洲在外交和安全上,陷入了多重焦慮。
寧可自己受損,也不讓敵人、不讓競爭(zheng) 對手得利,這正在成為(wei) 西方國家思考的政策之一。這種趨勢反映出歐洲現在不僅(jin) 陷入一種恐慌,對於(yu) 全球秩序、全球性問題、地區熱點問題的思考,也在日益重新“冷戰化”,張弘指出。這說明,地緣政治危機導致全球合作、全球化進程受到了實質性的傷(shang) 害。
他深入分析稱,現在俄羅斯與(yu) 整個(ge) 西方世界是零互動、無交流的,處於(yu) 一種被孤立、被邊緣化的狀態。無論是慕尼黑安全會(hui) 議還是歐安組織峰會(hui) 等場合,美、德、法等國甚至拒與(yu) 俄方代表同台,這說明雙方已經陷入了一種深度的“信任赤字”狀態,可以說是進入了“被冰凍”的大國關(guan) 係。(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