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爺爺同我們(men) 展開這樣的交流,讓我們(men) 感到太榮幸、太驚喜了!”美國艾奧瓦州馬斯卡廷中學學生西恩娜·斯通金告訴記者。
在習(xi) 近平主席的關(guan) 心下,該校包括斯通金在內(nei) 的首批學生今年1月下旬應邀訪華交流。在中國,他們(men) 登長城、訪故宮、寫(xie) 毛筆字、編中國結。農(nong) 曆大年三十,他們(men) 在馬斯卡廷同遠道而來的中國青少年慶祝新春佳節。在剛剛過去的元宵節,習(xi) 近平主席給他們(men) 複信並回贈了新春賀卡,向他們(men) 和全校師生致以節日祝福,歡迎更多美國青少年來中國交流學習(xi) 。
從(cong) “邦尼街2911號”到“中美友誼屋”
這是一封寫(xie) 給“親(qin) 愛的習(xi) 爺爺”的中文信,落款是20多個(ge) 英文名字,有的名字旁邊還畫著愛心。正文右側(ce) 畫著一幅畫——一條中國龍騰飛在長城之上。
馬斯卡廷中學中文教師郭芊妤告訴記者,1月28日,即將結束訪華之行前,孩子們(men) 集體(ti) 參與(yu) 了這封信的寫(xie) 作,共同向習(xi) 近平主席講述訪華之行的喜悅心情,對邀請他們(men) 來華交流訪問表示感謝。
“這次受邀訪華,讓學生們(men) 都非常感動,他們(men) 中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到中國。”陪同學生們(men) 訪華的郭芊妤說。
在信中,漢字一筆一劃寫(xie) 得工工整整,字裏行間洋溢著興(xing) 奮和快樂(le) ,描述起在中國的見聞和感受,孩子們(men) 用了一連串的感歎號。“我們(men) 到中國了!”“超級開心!”“中國真大!和美國一樣!”
習(xi) 近平主席在複信中用“百聞不如一見”鼓舞孩子們(men) 。“1985年我第一次訪問美國時,熱情友好的美國人民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習(xi) 近平主席再度回憶起同艾奧瓦州結緣的佳話,“相信通過這次交流訪問,你們(men) 對中國和中國人民也會(hui) 有更直觀、更深入的了解”。
2023年11月訪美時,習(xi) 近平主席向美國友好人士講起這段友誼的故事,還記得曾經住所的門牌號是“邦尼街2911號”。
1985年,在河北正定縣工作的習(xi) 近平率團考察素有“美國糧倉(cang) ”之稱的艾奧瓦州,當時負責接待的是薩拉·蘭(lan) 蒂。她回憶說,馬斯卡廷居民按照當地傳(chuan) 統,每家準備一道拿手菜,招待遠道而來的中國客人,習(xi) 近平品嚐了大家自製的布朗尼蛋糕。他為(wei) 人風趣、有愛心,迅速拉近了和大家的距離。彼此親(qin) 切交流,臨(lin) 別時緊緊擁抱,一幕幕情景令人難以忘懷。
2012年2月15日,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xi) 近平在訪美期間再次來到馬斯卡廷,與(yu) 老朋友們(men) 敘舊。蘭(lan) 蒂說,習(xi) 近平一直在和老朋友們(men) 聊天,都沒顧上吃飯。“他依然記得當年發生的每一件事,與(yu) 老朋友們(men) 有聊不完的話。”
如今,距離馬斯卡廷中學僅(jin) 兩(liang) 公裏的“邦尼街2911號”有個(ge) 更令當地人熟悉的名字——“中美友誼屋”。去年在舊金山那次演講中,習(xi) 近平主席宣布中方未來5年願邀請5萬(wan) 名美國青少年來華交流學習(xi) 。隨後,蘭(lan) 蒂致信習(xi) 近平主席,表示希望馬斯卡廷中學也參與(yu) 這一計劃。在習(xi) 近平主席的關(guan) 心下,作為(wei) 該項目第一批來華的美國中學生,馬斯卡廷中學20多名學生1月24日至30日到北京、河北和上海等地進行了交流訪問。
從(cong) 學習(xi) 中文到互訪交流
孩子們(men) 在書(shu) 信中對此次中國之行表示感謝。他們(men) 還許下美好的願望:“我們(men) 要加油學中文,下次來就可以給其他同學做導遊了!”
習(xi) 近平主席在複信中歡迎孩子們(men) 再來中國,也歡迎更多美國青少年朋友來華交流學習(xi) ,親(qin) 身感受一個(ge) 真實、立體(ti) 、全麵的中國,與(yu) 中國青少年交心交友、互學互鑒,為(wei) 增進兩(liang) 國人民之間的友誼攜手貢獻力量。
馬斯卡廷中學高中校長瑞安·卡斯爾表示,該校正在籌備4月帶領更多學生踏上赴華之旅。
今年是郭芊妤在馬斯卡廷中學教授中文課程的第七年。她說,通過學習(xi) 中文,學生們(men) 更加了解馬斯卡廷同中國的友好故事,對中國和中國文化也產(chan) 生更加濃厚的興(xing) 趣。“很多學生看了我們(men) 前不久在中國拍攝的視頻,也非常想去中國看一看,還有一些中國學校想同我們(men) 結成友好姐妹學校,我們(men) 期待著兩(liang) 國莘莘學子能讓這顆友誼的種子茁壯成長。”郭芊妤說。
這是斯通金第一次出國旅行。“中國有很多很酷的地方”,“我們(men) 同中國小夥(huo) 伴聊生活、聊春節、聊美食”——這些都成為(wei) 她對中國的美好回憶。“這次旅行最讓我動心的是中華文化,真希望我的中文能說得更流利,今後多去中國走一走、看一看。”斯通金告訴記者,她和一名同班同學都萌生了到中國學習(xi) 的念頭,“到時候我會(hui) 心跳加速地跳上飛機出發”。
文化交流拉近心靈距離,中國小夥(huo) 伴同樣感觸很深。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高二學生王禕參加了同馬斯卡廷中學生的交流活動。中美青少年一起打八段錦、扮演京劇角色,了解中國書(shu) 法、國畫、民族服飾,還一起書(shu) 寫(xie) “福”字感受新春習(xi) 俗。讓他很驚喜的是,不少美國同齡人學過中文,有的人能寫(xie) 很漂亮的“福”字。“美國學生非常喜歡中國國寶大熊貓,我們(men) 就把熊貓畫在賀卡上送給對方,作為(wei) 彼此友誼的見證。”
“雖然我們(men) 來自不同國家,文化背景不同,但我們(men) 已建立起深厚而真摯的友誼,相信他們(men) 能感受到文化的溫度、友誼的溫度,並帶著共同的期許,攜手締造一個(ge) 和而不同、美美與(yu) 共的地球村。”王禕說。
當地時間2月9日,農(nong) 曆大年三十,人大附中藝術團在馬斯卡廷“以藝術會(hui) 友”。馬斯卡廷中學的學生用交響樂(le) 、爵士樂(le) 歡迎中國朋友,中國學生用民族舞蹈、武術等精彩演出為(wei) 馬斯卡廷中學師生和市民呈現一場“春晚”。在“中美友誼屋”前,一張張青春笑臉定格下友誼傳(chuan) 承的瞬間。
龍年春節期間,正在籌備3月赴華交流的華盛頓州林肯中學師生也欣喜地收到習(xi) 近平主席和夫人彭麗(li) 媛回贈的新春賀卡。華盛頓州“美中青少年學生交流協會(hui) ”共同主席周樹琪告訴記者,師生們(men) 收到這份珍貴的新春祝福都很受鼓舞。“希望兩(liang) 國青少年相知相親(qin) 、互相學習(xi) ,為(wei) 增進中美兩(liang) 國人民特別是青年間的友誼添磚加瓦,為(wei) 地球共同打造一個(ge) 美好的未來。”
(新華社美國馬斯卡廷2月25日電 記者徐靜、吳曉淩、趙旭,參與(yu) 記者:李德欣、謝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