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八閩千姿)一出木偶戲 再續中法緣

張金川 發布時間:2024-03-07 09:0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漳州3月5日電 題:一出木偶戲 再續中法緣

  中新社記者 張金川

  “老一輩藝術家們(men) 當年半小時創排的經典劇目,我們(men) 傳(chuan) 承了半個(ge) 多世紀。”談及《大名府》再次亮相法國巴黎,福建省漳州市布袋木偶傳(chuan) 承保護中心負責人許潔莉興(xing) 奮不已。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遊年。中國農(nong) 曆新年期間,漳州布袋木偶戲與(yu) 剪紙、木版年畫、閩南功夫茶等一起參加了閩南文化交流法國行。

  2月9日,漳州市布袋木偶傳(chuan) 承保護中心演員在法國盧浮宮進行快閃表演後,與(yu) 外國遊客合影。 (漳州市布袋木偶傳(chuan) 承保護中心 供圖)

  赴法交流歸來的許潔莉5日告訴中新社記者,作為(wei) 中法文化旅遊年子項目“漳州閩南文化周”的一項重要活動,漳州市布袋木偶傳(chuan) 承保護中心在巴黎共安排了五場演出,《大名府》等節目在巴黎中國文化中心、法國國家建築博物館、中歐青年文化藝術交流協會(hui) 等處展演和交流。

  漳州布袋木偶戲曆史悠久,早在明代萬(wan) 曆年間就流傳(chuan) 到台灣地區及東(dong) 南亞(ya) 等地。2006年,漳州布袋木偶戲及漳州木偶頭雕刻兩(liang) 個(ge) 項目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

  “改編創作於(yu) 巴黎,首演於(yu) 瑪利尼劇院,《大名府》見證了中法兩(liang) 國源遠流長的深厚友誼。”許潔莉說,67年來,《大名府》邊打磨邊演出,表演足跡遍布五大洲5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

  在中法建交之前,《大名府》就已經成為(wei) 中法交流的使者。漳州布袋木偶戲的這一經典劇目是如何在巴黎誕生的?

  據陳虹編著的《歲月回眸》一書(shu) 記載,1957年5月,時任福建省文化局局長的陳虹率領中國皮影木偶藝術團出訪歐洲。在巴黎,藝術團租用瑪利尼劇院進行彩排,邀請法國文學社領導人索利亞(ya) 先生和五六十位藝術家觀摩。彩排結束後,法國專(zhuan) 家提出三點意見:一是情節不能太複雜,否則巴黎人看不懂;二是對話唱詞不能太多,要不巴黎人聽不懂;三是要多一些技術表演,巴黎人喜歡舞台形象。

  公演在即,楊勝、陳南田等木偶表演藝術家苦思中拿著小木偶頂盤子和戲弄小醜(chou) “解悶”。受到這些動作的啟發,一個(ge) 劇情簡單、以表演技巧動作來表現主題的啞劇節目《大名府》就被編排出來了。

  時隔67年,《大名府》再次亮相法國巴黎。漳州木偶劇團演員來到香榭麗(li) 舍大街旁的瑪利尼劇院,耍起木偶道具進行快閃表演,吸引許多法國人圍觀、合影和體(ti) 驗布袋木偶。

  “到《大名府》的誕生地打卡,意義(yi) 非凡。”參加了法國巴黎“漳州閩南文化周”活動的漳州布袋木偶表演藝術家姚文堅表示,老一輩藝術家搭建起《大名府》這座文化交流的橋梁,讓法國朋友通過布袋木偶戲這一中國國家級非遺項目,了解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

  2023年6月11日,福建漳州木偶劇團在漳州閩南文化周活動上表演《大名府》。 中新社記者 張金川 攝

  漳州布袋木偶戲動作細膩,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既能夠體(ti) 現人戲的唱、念、做、打和喜、怒、哀、樂(le) ,又能表演一些人戲難以體(ti) 現的動作,是一門具有高超技藝、精美造型和獨特風格的木偶劇種。

  此次法國行,姚文堅、吳瑾亮、李智傑、許潔莉等四位藝術家共同演繹了《大名府》《兩(liang) 個(ge) 獵人》《指掌乾坤》三部布袋木偶戲。

  在《大名府》表演中,許潔莉表演舞綢、耍盤、花鼓、差役等角色。她告訴記者,巴黎國際雙語學校的百餘(yu) 名小學生前來觀演,非常著迷。“我們(men) 還邀請小朋友們(men) 上台體(ti) 驗布袋木偶,孩子們(men) 十分開心。”

  演出間隙,許潔莉一行探訪了瑪利尼劇院。在她看來,半個(ge) 多世紀過去了,《大名府》依然是最受觀眾(zhong) 歡迎的劇目。“隻有繼續守正創新,我們(men) 才能推動更多優(you) 秀作品走出國門。”(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