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汽車就像‘裝了輪子的iphoness’”,想象一下,假如有數百萬(wan) 輛中國汽車在美國的路上行駛,每天每分鍾都在‘收集’數百萬(wan) 美國人的數據,再將它們(men) ‘傳(chuan) 回北京’……”難以想象,這番“雷人雷語”,出自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之口。
作為(wei) 全球唯一超級大國主管商務的高官,雷蒙多有著耶魯大學、牛津大學、哈佛大學等名校就讀經曆,從(cong) 事過風險投資行業(ye) ,還當過州長。如今,她用編小說的方式炮製聳人聽聞的言論,究竟是對國際經貿無知還是在裝戇?
更諷刺的是,這個(ge) 反智言論還自曝其短。就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海外社交媒上所指出的,“(雷蒙多的話)是不是在暗示iphoness、特斯拉甚至波音……一直在將機密數據傳(chuan) 送回美國,隨時可能被華盛頓關(guan) 停?”一些國外網友也評論稱,雷蒙多喜歡“散布恐懼,而非進行建設性的討論”“中國製造的汽車確實比美國汽車更好、更便宜”……
客觀地說,由於(yu) 美國對中國汽車征收高額關(guan) 稅,美國街頭很少能看見中國新能源汽車。但是,在一些草木皆兵的美國政客看來,這樣還不夠。去年12月,美方宣布2024年美國生產(chan) 的電動汽車如果使用中國等國製造、組裝的電池組件,將不再享有免稅。今年2月底,美國政府發布公告,宣布將對中國製造的聯網汽車開展所謂“國家安全風險審查”。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政府已經開始對中國電動汽車的技術進行所謂“安全威脅”調查。而且,美國政府正在考慮采取進一步措施,包括可能把對中國汽車征收的關(guan) 稅再提高25%。
將一係列事件聯係起來看,雷蒙多的話恐怕就不隻“雷人雷語”這麽(me) 簡單了。她煽動美國社會(hui) 對中國電動汽車產(chan) 生敵意,背後既有經濟因素,也有政治意圖。
美國是一個(ge) “車輪上國家”,汽車工業(ye) 在20世紀曾經領先全球,但在21世紀逐漸式微。近些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持續推進創新研發,打造了全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達到120.3 萬(wan) 輛,同比增長近八成。作為(wei) 行業(ye) “裏程碑”事件,中國車企比亞(ya) 迪去年第四季度純電動汽車的銷量超越美國特斯拉,首次坐上全球頭把交椅。這讓美國一些人“如坐針氈”。但是他們(men) 不是想著去改進技術、提升自身競爭(zheng) 力,反而舉(ju) 起了貿易大棒。雷蒙多散布虛假信息,一個(ge) 主要目的就是為(wei) 美方推出相關(guan) 保護主義(yi) 政策製造輿論、操縱民意。
此外,有分析指出,今年適逢美國大選年,像藍領工人比較集中的密歇根州、俄亥俄州等,是兩(liang) 黨(dang) 爭(zheng) 奪的對象。白宮此時出台打壓中國電動汽車行業(ye) 的政策措施、雷蒙多渲染中國汽車“威脅”,也是為(wei) 迎合美國汽車產(chan) 業(ye) 和汽車工人群體(ti) 的訴求,爭(zheng) 取更多選票。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自由競爭(zheng) 是基本規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各國經濟緊密相連的常態。就像蘋果手機不可能由美國單獨製造一樣,美國也不可能在“真空”狀態下發展壯大本國電動汽車產(chan) 業(ye) 。搞強行“脫鉤”,不僅(jin) 將讓美國市場上的汽車產(chan) 品變得更加昂貴,還會(hui) 拖慢美國社會(hui) 從(cong) 燃油汽車向電動汽車轉型的進度。說到底,損害的是美國消費者利益和美國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正因此,美國媒體(ti) 指出,“認清現實!目前幾乎不可能繞開中國”。
回顧過往,美國是靠自由貿易和市場競爭(zheng) 發展強大的,但是現在走到了對立麵。美國政客一提中國,三句話不離“競爭(zheng) ”二字,但他們(men) 口中的競爭(zheng) ,不是公平規則下的正當市場競爭(zheng) ,而是下絆子、使陰招。他們(men) 口中的所謂“國家安全”不過是個(ge) 筐,什麽(me) 都能往裏裝。風聲鶴唳的背後,折射的是美國一些人懼怕正常市場競爭(zheng) 的扭曲心態,以及揮舞大棒維護自身利益的霸權思維。
打壓別人不會(hui) 讓自己變得強大。雷蒙多女士,與(yu) 其炮製“雷人雷語”,不如幹點正事,為(wei) 美國提升汽車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出點實招吧。
(國際銳評評論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