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和評理|別再拿“國家安全”說事!對中國電動汽車的恐慌,實則源自美國的不自信

發布時間:2024-03-07 09:07:00來源: 中國日報網

  美國將技術方麵的對華“去風險”擴大到電動汽車領域。近日,拜登政府以潛在的“國家安全”風險為(wei) 由,下令對中國電動汽車展開調查。

  為(wei) 確保敏感個(ge) 人數據不被“受關(guan) 切國家”獲取,拜登於(yu) 2月28日簽署行政令。隨後,美國商務部將目光投向嵌入中國技術的電動汽車。拜登政府希望出台相關(guan) 法規或限製,以解決(jue) 其聲稱的中國電動汽車所構成的國家安全風險問題。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稱:“不難想象,能夠獲取網聯汽車數據的外國政府,將給美國國家安全和民眾(zhong) 個(ge) 人隱私造成怎樣嚴(yan) 重的威脅。” 在周五發布的新聞稿中,美國商務部將中國視為(wei) “極其嚴(yan) 峻的長期威脅”。

  為(wei) 了支撐這一危言聳聽的論斷,雷蒙多闡述了其想象中的未來:在美國的道路上,行駛著數百萬(wan) 輛來自中國的網聯汽車,這意味著中國“每一天,每一分鍾”都在搜集著數百萬(wan) 美國人的數據,並將這些數據傳(chuan) 輸回中國。

  “想一想這類情境下可能帶來的網絡風險和間諜活動風險,確實令人害怕。”雷蒙多說。

  雷蒙多將中國視為(wei) 海外敵對勢力,這與(yu) 很多美國政府官員的看法一致。他們(men) 認為(wei) ,中國有能力且有意圖對美國造成傷(shang) 害,從(cong) 而取代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

  但“國家安全”的另一個(ge) 敘事維度,更能準確描述美國的擔憂,即中美兩(liang) 國之間在經濟方麵的競爭(zheng) 。拜登政府內(nei) 閣的多位官員承認,為(wei) 避免美國汽車企業(ye) 被淘汰出局,美國政府就要努力阻止高性價(jia) 比的中國電動汽車在美國市場“泛濫”,而最近的行動,隻是計劃中的第一步。

  “我不會(hui) 讓這種情況在我的任期內(nei) 發生。”拜登表示。

  拜登想要幫助陷入困境的美國車企,中國電動汽車無疑是個(ge) 挑戰。而作為(wei) 上屆美國總統,特朗普或將在11月的總統大選中成為(wei) 拜登的競爭(zheng) 對手,拜登倍感壓力,他因此需要表現出更加強硬的態度。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指控美國大搞“貿易保護主義(yi) ”。然而,如今的貿易保護主義(yi) 不同於(yu) 以往。以前,貿易保護主義(yi) 不以聳人聽聞的“國家安全”為(wei) 由,破壞性更小;而“國家安全”名義(yi) 下的貿易保護主義(yi) ,使得拜登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yi) 不斷升級,以至於(yu) 發展到如今地步。

  擔心中國會(hui) 通過智能設備向美國基礎設施發起網絡攻擊的人,應該看看中國馬路上有多少輛特斯拉,中國消費者購買(mai) 了多少部iphoness。

  按照他們(men) 的邏輯,解決(jue) “安全”問題的方式隻有一個(ge) :完全切斷中美兩(liang) 國之間的貿易往來。那些天天叫嚷中國威脅論的人最清楚,這並不符合美國利益。

  本文編譯自《中國日報》3月4日社論

  原標題:Fears of lack of competitiveness drive EV scare story, not national security

  出品: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

  編譯:曹靜 編輯:李海鵬

  (中國日報網)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