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美國無法擊敗中國,因此應該加入中國的電動汽車革命”香港英文媒體(ti) 《南華早報》3月7日以此為(wei) 題,發表了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德森管理學院教授鄧兆生(Christopher S. Tang)的評論文章。文章認為(wei) ,美國兩(liang) 黨(dang) 在限製中國電動汽車進入美國市場的問題上達成了共識,甚至有議員試圖推動對中國汽車加征關(guan) 稅的法案,但這些策略可能被證明是無效的。限製措施不僅(jin) 會(hui) 阻礙電動汽車在美國普及,有損綠色經濟發展,不利於(yu) 美國車企創新,還可能因違反貿易規則遭致中方報複。
文章指出,美國兩(liang) 黨(dang) 雖然在許多關(guan) 鍵國家問題上存在分歧,但在減少對華依賴方麵立場一致,兩(liang) 黨(dang) 的最新措施包括提高關(guan) 稅或打著“國家安全”的由頭阻止中國電動汽車進入美國市場。盡管這麽(me) 做可能會(hui) 在短期內(nei) 保護美國的就業(ye) 機會(hui) ,但它可能會(hui) 阻礙電動汽車的普及,並在中期內(nei) 限製美國消費者獲得價(jia) 格合理的電動汽車,拜登政府不應該限製中國電動汽車,而應該專(zhuan) 注於(yu) 製定長期戰略。
2月下旬,美國總統拜登以“潛在國家安全威脅”為(wei) 由,指示商務部對中國電動汽車展開調查。共和黨(dang) 參議員喬(qiao) 什·霍利(Josh Hawley)也借機提出將基礎關(guan) 稅提高到100%,這意味著從(cong) 中國進口的汽車的關(guan) 稅將提高到125%。
“霍利的提議和拜登的指令反映了他們(men) 擔憂中國汽車製造商對美國汽車市場的影響,以及保護美國汽車工人的意圖。然而,這些策略可能被證明是無效的。”文章指出了三點。
首先,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guan) 稅可能違反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並招致中國的報複。這可能會(hui) 加劇兩(liang) 國的貿易摩擦,對彼此都不利。
其次,利用關(guan) 稅阻止美國汽車製造商進口中國電動汽車電池和汽車零部件可能會(hui) 抬高生產(chan) 成本,從(cong) 而降低美國電動汽車的競爭(zheng) 力。從(cong) 中期來看,美國汽車製造商無法與(yu) 中國脫鉤,因為(wei) 它們(men) 嚴(yan) 重依賴中國汽車零部件。
第三,保護美國汽車行業(ye) 可能會(hui) 有損美國車企的創新和生產(chan) 物美價(jia) 廉產(chan) 品的動力。
文章指出,經過多年的高通脹,美國消費者在消費方麵變得猶豫不決(jue) ,導致美國本土的大型電動汽車銷量不及預期。如果這時阻止廉價(jia) 的中國產(chan) 品進入美國市場,美國消費者就無法選擇買(mai) 得起的電動汽車了。拜登政府的政策不僅(jin) 阻礙了電動汽車的普及,而且損害了可持續綠色經濟的發展。美國不應該禁止中國電動汽車進入美國市場,而應該考慮歡迎它們(men) 來改變本國電動汽車生態係統。
“允許銷售某些價(jia) 格實惠且可靠的中國電動汽車可能是加速電動汽車在美國普及的有效策略。”文章寫(xie) 道,撇開政治不談,大多數美國人都喜歡劃算的交易。在過去十年,中國汽車的質量顯著提高,比亞(ya) 迪電動汽車價(jia) 格非常劃算,2022年還獲得樂(le) 歐洲新車評估的五星級安全評級。
此外,來自中國的挑戰將迫使通用汽車、福特等公司創新,否則這些美國老牌車企就會(hui) 走向滅亡。文章提議,拜登政府可以邀請比亞(ya) 迪在美國建立一家工廠,生產(chan) Atto 3等車型,而不是阻止其進入,況且比亞(ya) 迪自2013年以來一直在加利福尼亞(ya) 州蘭(lan) 開斯特生產(chan) 電動公交車。
在文章最後,作者還呼籲美國車企與(yu) 中國車企建立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相互學習(xi) ,從(cong) 而推動美國的創新。
“雖然中國人確實從(cong) 美國人身上學到了很多東(dong) 西,但美國人同樣有可能向中國人學習(xi) ,特別是在開發電動汽車生態係統方麵。”文章指出,隻有少數中國電動汽車企業(ye) 能夠在 競爭(zheng) 激烈的中國市場中生存下來。美國應該吸取教訓,鼓勵更多企業(ye) 進入市場。讓市場決(jue) 定勝負,這才符合美國精神。
“如果你無法擊敗他們(men) ,那就加入他們(men) 。美國可以與(yu) 中國在共同感興(xing) 趣的領域進行合作,例如製定全球標準、分享最佳實踐以及應對與(yu) 電動汽車相關(guan) 的環境挑戰。通過這樣做,美國可以增強自身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zheng) 力和創新,同時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和溫室氣體(ti) 排放。”文章寫(xie) 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