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多年來,中國在汙染防治、植樹造林、國家公園建設、珍稀動物保護等綠色事業(ye) 方麵取得突出成就,現在正在“美麗(li) 中國”理念引領下走向綠色未來,為(wei) 全球自然保護事業(ye) 貢獻中國方案。未來國際社會(hui) 應借鑒“美麗(li) 中國”的建設經驗,攜手共建清潔、健康、繁榮的“美麗(li) 世界”。
今年2月,我受邀來到北京領取2023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為(wei) 了更好地開啟新的一天,我來到戶外晨跑。那是一次美妙的慢跑之旅,盡管天寒地凍,但天空湛藍,陽光明媚,空氣清新。在藍天和陽光下,我愉快地呼吸著新鮮空氣,享受著冬日清晨的美好時光。
回想多年前,我是不會(hui) 在北京跑步的。那時,天空經常被灰蒙蒙的霧霾籠罩,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煤煙味。那時,當我和中國朋友談起中國經濟奇跡讓14億(yi) 人擺脫貧困時,他們(men) 總是這樣回答:“是的,但我想看看太陽。”現在,太陽又回來了。
中國在汙染防治攻堅戰中取得巨大進展,成為(wei) 世界上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最快的國家。十多年前,中國率先打響了空氣汙染防治攻堅戰。現在,中國不僅(jin) 在改善空氣質量方麵走在世界前列,而且還在環境保護的其他領域和綠色技術發展方麵領先世界。
正如習(xi) 近平主席2005年在浙江安吉發表的著名講話中所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國人對此堅信不疑,並將人與(yu) 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納入現代化建設道路之中。
2012年,中國政府首次提出建設美麗(li) 中國的理念。今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全麵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的意見》發布,將美麗(li) 中國建設置於(yu) 現代化強國建設和實現民族複興(xing) 進程中的突出位置。有了該指導意見提供的清晰藍圖和一係列具體(ti) 規劃,實現美麗(li) 中國指日可待。
我喜歡“美麗(li) 中國”這個(ge) 概念。它簡潔明了,以人為(wei) 本,貼近人心。它調動了全體(ti) 人民的情感,不論你是農(nong) 民還是工人,是學生還是專(zhuan) 家,是老人還是青年,身處農(nong) 村還是城市。我們(men) 需要這樣的口號來開展必要的群眾(zhong) 運動,以更好地愛護我們(men) 的地球母親(qin) 。有了“美麗(li) 中國”,我們(men) 當然也可以有“美麗(li) 印度”、“美麗(li) 美國”或“美麗(li) 挪威”——也就是我的祖國。
在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成百上千萬(wan) 人正協力建設一個(ge) 美麗(li) 國家,這景象令人鼓舞。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植樹國。在河北塞罕壩和內(nei) 蒙古庫布其沙漠,我親(qin) 眼目睹了數以萬(wan) 計的人們(men) 如何植樹造林、綠化大地。
從(cong) 長江禁漁到浙江的綠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生態修複項目讓土地和水道得以重現昔日的美麗(li) 。去年,習(xi) 主席在廣東(dong) 省考察調研時專(zhuan) 門去湛江考察了當地的紅樹林,強調了紅樹林在保護海岸線和作為(wei) 重要棲息地,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麵的巨大作用。中國創新製定了生態保護紅線製度,為(wei) 確定生態保護工作的優(you) 先次序提供了科學方法。
雖然“國家公園”的概念可能來自美國,但中國目前正在建設全世界最大的國家公園體(ti) 係,比如在西藏和青海的大型國家公園,還有全國各地其他的新建自然保護區。這將更好地保護中國美妙的自然風光以及雪豹、藏羚羊等標誌性物種。
中國的城市也在迅速變得更綠、更美。廣東(dong) 深圳的市中心就有一片鳥類資源豐(feng) 富的大型濕地,巨大的綠色長廊穿城而過。在浙江杭州,西湖已恢複曆史風貌,讓杭州成為(wei) 世界上最美麗(li) 的城市之一。江蘇蘇州的運河和雲(yun) 南昆明的滇池已得到清理,為(wei) 居民和遊客步行或騎車提供了秀美場地。福建廈門也以成為(wei) “海上花園”為(wei) 榮。最近我去了一趟山西大同,這座工業(ye) 城市變得如此清潔和綠色讓我備受震撼。
中國的綠色發展值得全世界借鑒。在國內(nei) 成功經驗的支持下,中國滿懷信心地與(yu) 加拿大共同主辦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hui) (COP15),引導締約方達成具有曆史意義(yi) 的“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為(wei) 推動落實這一新的全球議程,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yu) 行動計劃(2023-2030年)》,以一流的科學方法指導自然管理,加快推進保護工作。
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在全球南方國家不斷加大綠色投資,加快技術和知識轉移,並積極分享自然保護和綠色發展方麵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和寶貴經驗。
同樣重要的是,中國也願意向國際經驗敞開大門,歡迎各國專(zhuan) 家人才參與(yu) 和支持中國的改革和發展。我在出席2023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頒獎儀(yi) 式時,李強總理表示,中國的發展是開放的發展,“我們(men) 敞開懷抱歡迎世界各地英才”,中國政府也將為(wei) 各國人才來華工作生活營造更好環境。
讓我們(men) 把建設美麗(li) 中國的理念上升到建設美麗(li) 世界,共同期待各國攜手並進,合作共贏,共同邁向清潔、健康、繁榮的美好未來。
幾年前,我有幸參觀了四川省大熊貓國家公園,親(qin) 眼見證了中國人民為(wei) 增加這一標誌性物種數量所付出的非凡努力。這既需要運用最先進的現代科學與(yu) 技術,也需要當地人民對這一奇妙物種的精心保護。大熊貓是中國的象征,它是在我們(men) 這個(ge) 美麗(li) 世界中建設美麗(li) 中國的最具象體(ti) 現。
作者:埃裏克·索爾海姆
本文原文發表在中國日報國際版,原標題為(wei) "Exemplary greening"
出品: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責編:宋平 欒瑞英
編輯:張釗
實習(xi) 生孫維蘋亦有貢獻
(中國日報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