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13日淩晨,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在線發表一篇生物學論文發現,與(yu) 多數人的印象相反,在大部分哺乳動物中,雄性體(ti) 型並不比雌性的更大。論文作者認為(wei) ,在科研文獻裏已存在了一個(ge) 多世紀的偏見可能造成了這種誤解。
據介紹,同一個(ge) 哺乳動物物種雌雄個(ge) 體(ti) 的體(ti) 型差異取決(jue) 於(yu) 求偶競爭(zheng) 以及父母對孩子的投入。比如,體(ti) 型更大的雄獅和狒狒需要為(wei) 了求偶而相互搏鬥,而體(ti) 型更大的雌兔通常在每個(ge) 交配季都會(hui) 多次產(chan) 仔。雖然此前研究發現,雄性和雌性體(ti) 型相同的情況出人意料的普遍,但一般論述堅持認為(wei) 大部分哺乳動物都是雄性比雌性大。
論文通訊作者、美國普林斯頓大學Kaia J. Tombak和同事合作,對429個(ge) 野外物種的雄性和雌性體(ti) 重進行比較發現,大部分情況下,雄性並不比雌性更大,而且對很多物種來說,兩(liang) 個(ge) 性別的體(ti) 型是一樣的。比如,雄性和雌性的狐猴、金毛鼴鼠、馬、斑馬、馬島蝟的體(ti) 型通常都差不多。不過,確實有少部分物種有較大的性別體(ti) 型差異,如北象海豹(雄性是雌性3倍大)和半島管鼻蝠(雌性是雄性1.4倍大)。
論文作者指出,雖然這次研究的采樣不包括所有的哺乳動物物種,但基於(yu) 之前被忽視的研究,最新研究發現的趨勢是有意義(yi) 的。他們(men) 認為(wei) ,之所以會(hui) 說“雄性更大”可能是因為(wei) 人們(men) 偏向對雄性更大的魅力型關(guan) 鍵物種的研究以及對雄性爭(zheng) 奪配偶的研究,如靈長類和海豹。然而,齧齒動物和蝙蝠在哺乳動物物種中占比更大,它們(men) 不同性別間的體(ti) 型差異更少見,其中,半數蝙蝠的雌性更大。
論文作者提供一組視頻對這項研究進行科普演示。他們(men) 總結稱,隨著今後積累更多關(guan) 於(yu) 哺乳動物體(ti) 型的數據,其研究結果可能會(hui) 改變,建議後續對不同物種開展更多的雌性生物學研究。(記者 孫自法 製作 劉鵬 視頻來源 施普林格·自然)
責任編輯:【吉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