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3月14日電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增長5%左右的預期目標,這一目標不僅(jin) 高於(yu) 此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對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也遠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美歐的增速預測。
多位國際人士表示,他們(men) 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今年實現GDP增長5%左右的目標充滿信心,中國仍將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關(guan) 鍵驅動力,期待中國高質量發展給世界帶來更多機遇。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治理與(yu) 永續發展研究所所長盧耀群表示,中國提出的GDP增長目標“非常切合實際”,政府推動國內(nei) 消費和發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計劃也有助於(yu) 實現增長目標。
盧耀群還提到了中國綠色技術的發展,表示中國“在引領可再生能源領域技術進步方麵已經取得了顯著進展”。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ya) 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麗(li) 西亞(ya) ·加西亞(ya) ·埃雷羅在接受中國日報采訪時表示:“中國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推動者。”
她說,中國在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和新能源電池生產(chan) 方麵處於(yu) 世界領先地位。
新加坡國際事務學會(hui) 顧問胡逸山指出,中國還可以比5%的增長做得更好,因為(wei) 中國“不僅(jin) 是該地區的主要發展引擎,也是世界經濟的主要引擎”。
胡逸山表示:“鄰國都在期盼中國經濟增長的溢出效應。要做到這一點,中國須加倍努力,刺激消費並進一步鼓勵創業(ye) 。”
非洲政策研究所中非中心執行主任丹尼斯·穆尼內(nei) 說:“中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清楚地表明,中國正在持續追求高質量經濟增長,並適當增加經濟產(chan) 出。”
穆尼內(nei) 強調,中國的經濟發展有利於(yu) 國際社會(hui) ,中國經濟持續成功的影響並不局限在其邊界之內(nei) ,“通過提供全球公共產(chan) 品,中國已經幫助一些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實現了經濟轉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