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外國記者團:在廣西看見充滿發展潛力的中國

陳秋霞 發布時間:2024-03-19 16:4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桂林3月17日電 題:外國記者團:在廣西看見充滿發展潛力的中國

  作者 陳秋霞

  春日的漓江煙雨朦朧、白鷺齊飛、魚翔淺底、水清岸綠,遊人樂(le) 享春光。見此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生態畫卷,外國記者們(men) 紛紛按下快門。

  近日,中國國際新聞交流中心外國記者團走進位於(yu) 中國南疆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廣西有12個(ge) 世居民族,與(yu) 越南接壤。這裏曾是中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如今已從(cong) “邊陲末梢”變身“開放前沿”。

  記者們(men) 走進北海、柳州、桂林等地,聚焦廣西高質量發展,了解海上絲(si) 綢之路的曆史脈絡,領略廣西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感受廣西的生態文明保護和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成果,對外生動宣介中國式現代化廣西實踐,助推中外人文交流。

  “桂林的喀斯特地貌很美,漓江的保護和治理經驗值得巴西借鑒,我會(hui) 把它介紹給更多人。希望各方共同努力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巴西《論壇雜誌》記者亞(ya) 拉·維達爾說。

  漓江被譽為(wei) 全球最美河流之一。當地通過成立桂林山水保護研究院,出台係列地方性法規,建設數字漓江5G實時監管平台等多重措施保護漓江生態,助力桂林市打造世界級旅遊城市,讓高顏值的“綠水青山”轉化為(wei) 高價(jia) 值的“金山銀山”。

  在中國西南工業(ye) 重鎮——柳州,記者們(men) 參觀螺螄粉生產(chan) 線、螺螄粉文化館,體(ti) 驗嗍螺螄粉的樂(le) 趣。“太美味了。”阿根廷公共電視台的主持人兼記者科帕利·巴布羅連“炫”三碗螺螄粉。

  柳州螺螄粉因鮮、香、酸、辣、爽等獨特風味受到海內(nei) 外食客熱捧,如今已實現產(chan) 業(ye) 的跨越式發展。據統計,2023年柳州市螺螄粉全產(chan) 業(ye) 鏈銷售收入為(wei) 669.9億(yi) 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出口貨值達1.01億(yi) 元。

  螺螄粉的發展折射出中國消費市場巨大的潛力和活力,讓外媒記者連連稱奇。“沒想到一碗粉,能夠串起一條產(chan) 業(ye) 鏈。”科帕利·巴布羅說。

  作為(wei) 中國五大汽車城之一,柳州市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大街小巷“奔跑”的新能源汽車成為(wei) 一道靚麗(li) 的風景線。

  “非常幸運可以駕駛中國新能源汽車,我們(men) 國家也非常需要這一技術,這能幫助我們(men) 節省油費。”來自坦桑尼亞(ya) 的主持人阿布巴卡爾·哈爾希·巴卡爾對著鏡頭講述試駕感受,盼望雙方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合作。

  在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科帕利·巴布羅坐到5G智能遙控裝載機的遠程操控座椅上,體(ti) 驗了這套操作係統的性能。

  他體(ti) 驗的這項技術,可以操控2000多公裏外的裝載機進行作業(ye) ,而且它適用於(yu) 各種工況,特別是對人身安全、健康存在嚴(yan) 重威脅的工況尤為(wei) 適用。“這項創新技術給人們(men) 帶來很大的幫助,了不起。”科帕利·巴布羅說。

  北海是古代海上絲(si) 綢之路最早始發港之一。以漢代海上絲(si) 綢之路曆史文化展示為(wei) 主的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館藏文物逾5000件,印證了中國和東(dong) 南亞(ya) 、南亞(ya) 乃至西亞(ya) 地區貿易往來的曆史。

  參訪過程中,來自格魯吉亞(ya) 的凱瑟琳·古盧阿不時拿出話筒,在鏡頭前播報一番。她說:“博物館裏精美的文物體(ti) 現了中國古代高度發達的文明,我想介紹給我的觀眾(zhong) 。”(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