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發病數達去年同期23倍!這種病卷土重來了?

邵萌 發布時間:2024-04-03 16:1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4月3日電(邵萌)今年以來,我國百日咳發病數明顯上升,“百日咳再現”一度登上熱搜。國家疾控局公布的全國法定傳(chuan) 染病疫情數據顯示,今年前兩(liang) 個(ge) 月,百日咳發病數為(wei) 32380例,這一數據,是去年同期發病數的近23倍。

  這一現象也引起了疾控部門的關(guan) 注。“當前我國百日咳防控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國家疾控局副局長、中國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在3月16日召開的“2024年疫苗與(yu) 免疫大會(hui) ”上如是說道。

  百日咳這個(ge) “古老”的疾病,似乎卷土重來了。

  人群普遍易感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鮑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chuan) 染病,為(wei) 我國法定報告的乙類傳(chuan) 染病。該病病程較長,典型病例可表現為(wei) 持續2-3個(ge) 月的咳嗽,故稱為(wei) “百日咳”。

  資料圖:醫護人員為(wei) 兒(er) 童輸液。邵萌 攝

  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與(yu) 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胡洋向中新健康介紹,百日咳感染初期可能表現為(wei) 發熱、打噴嚏、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與(yu) 普通感冒類似,這也導致百日咳比較容易被漏診。“咳嗽如果總是不好,尤其是咳嗽症狀越來越重的情況下,一定及時就醫。”他提醒道。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百日咳診療方案(2023 年版)》(下稱《診療方案》),百日咳潛伏期一般為(wei) 7-14天,從(cong) 潛伏期開始至發病後6周均有傳(chuan) 染性,尤以潛伏期末至出現症狀後2至3周傳(chuan) 染性最強,且人群普遍易感。

  胡洋表示,感染百日咳的病例中兒(er) 童較為(wei) 多見,成人相對較少,新生兒(er) 和3個(ge) 月以下的嬰幼兒(er) 屬於(yu) 高危人群。“他們(men) 本身氣道就比較狹窄,等到出現痙攣性咳嗽、雞鳴樣吸氣吼聲的時候,如果治療不是太及時,可能會(hui) 導致窒息甚至死亡。”

  發病率為(wei) 何明顯上升?

  實際上,不僅(jin) 在我國,全球多地區的百日咳發病率都呈現升高趨勢。《診療方案》指出,由於(yu) 接種疫苗後產(chan) 生的免疫力衰減和百日咳鮑特菌變異,全球很多疫苗覆蓋率較高的國家出現了“百日咳再現”,發病年齡高峰從(cong) 嬰幼兒(er) 轉移至青少年及成年人,青少年及成年人成為(wei) 嬰兒(er) 百日咳的主要傳(chuan) 染源。

  受訪專(zhuan) 家向中新健康分析稱,百日咳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可能受到檢測技術提高、疫苗接種後保護作用持續時間較短等多種因素影響。

  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趙衛介紹,百日咳約每隔2-5年流行一次,過去其傳(chuan) 播在全球範圍內(nei) 被嚴(yan) 重低估,本次流行既與(yu) 百日咳進入流行期相關(guan) ,也可能與(yu) 主動監測下百日咳發病率會(hui) 明顯上升有關(guan) 。但不管是何種原因,都需要引起相關(guan) 部門的重視。

  資料圖:某兒(er) 童醫院門診,排隊就診的人們(men) 。張鈺惠 攝

  在胡洋看來,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還不明確,一般來說,可能與(yu) 菌株變異或宿主針對百日咳鮑特菌的免疫力下降有關(guan) 。

  談及青少年及成人百日咳發病率增高的原因,趙衛分析,在過去,健康成年人群免疫力強,即便感染了百日咳鮑特菌,也常呈無症狀感染或輕症狀態,是家庭隱匿傳(chuan) 播的重要傳(chuan) 染源。“新冠疫情期間,由於(yu) 民眾(zhong) 自覺進行呼吸道的嚴(yan) 格保護,感染呼吸道傳(chuan) 染病的機會(hui) 減少,客觀上對百日咳鮑特菌的特異免疫也會(hui) 下降,在主動監測的狀態下,後疫情時期會(hui) 呈現百日咳感染人群範圍的擴大。”

  “考慮調整免疫規劃策略”

  接種含百日咳成分疫苗仍是預防百日咳的有效手段。按照國家免疫規劃程序,兒(er) 童應在3、4、5月齡和18月齡各接種1劑次含百日咳成分疫苗。

  “無論是疫苗接種還是自然感染,均無法產(chan) 生終身免疫,但接種疫苗可以降低重症和死亡風險。”沈洪兵在“2024年疫苗與(yu) 免疫大會(hui) ”上說。

  他指出,自2014年以來,我國的百日咳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百日咳防控需要引起重視,國家疾控局要開會(hui) 專(zhuan) 題研究,我們(men) 的免疫規劃政策是否要調整,疫苗還需要什麽(me) 改變,這些值得考慮。”

  趙衛對此表示讚同。他認為(wei) ,我國需要進一步加強類百日咳症狀的主動監測,及時識別青少年、成年人群中潛在的傳(chuan) 染源,以有效阻斷傳(chuan) 播鏈。考慮到疫情的發生可能與(yu) 人群特異性免疫力下降有關(guan) ,如果疫情進一步擴大,可以對處於(yu) 百日咳感染高風險的學齡前兒(er) 童進行疫苗加強接種。

  在個(ge) 人防護方麵,胡洋表示,疫苗大部分時候能起到作用,但並不代表它能完全杜絕感染。在接種疫苗之外,遠離感染者、盡量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合理作息和體(ti) 育鍛煉,也是避免感染的有效手段。(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