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的大提琴奏鳴曲舒緩悠揚,《新賽馬》呈現廣闊草原上的駿馬奔騰……法國巴黎中國文化中心日前奏響了“春之旋律”。
“春之旋律”係列音樂(le) 會(hui) 創辦於(yu) 2003年3月,是巴黎中國文化中心的品牌活動,旨在用音樂(le) 講述中國故事、促進中歐文化交流。在今年的音樂(le) 會(hui) 上,比利時鋼琴家尚·馬龍和中國旅法二胡演奏家果敢共同演奏了《黎明的編鍾聲》。尚·馬龍在2020年創作了這一作品,相關(guan) 視頻贏得不少中國觀眾(zhong) 的喜愛。
“音樂(le) 是全球共通的語言,它能跨越萬(wan) 裏,為(wei) 人們(men) 帶來溫暖和力量。我希望通過音樂(le) 創造更多文化溝通的機會(hui) 。”尚·馬龍對本報記者表示,他對中國少數民族音樂(le) 情有獨鍾,曾從(cong) 中國侗族、苗族等不同民族風格的音樂(le) 中尋找創作靈感,並在專(zhuan) 輯中對侗族音樂(le) 元素進行了精彩呈現。他曾榮獲“貴州旅遊文化大使”的稱號。近期,他還計劃訪問中國,與(yu) 侗族音樂(le) 家共同錄製節目。
在音樂(le) 會(hui) 尾聲,演奏家們(men) 用鋼琴、二胡、大提琴即興(xing) 合奏了一曲爵士樂(le) ,新穎的“混搭”效果引發現場觀眾(zhong) 熱烈反響。“我希望通過二胡等中國民族樂(le) 器與(yu) 西方樂(le) 器展開對話,讓中國傳(chuan) 統民樂(le) 走向更廣闊的舞台。”果敢表示。多年來,他嚐試將二胡與(yu) 爵士、搖滾、電子等西方音樂(le) 流派融合,曾前往1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演出。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文化旅遊年,形式多樣的文化交流活動正在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上演。近日,一場以“水墨交融·意向乾坤”為(wei) 主題的中法藝術對話作品展拉開帷幕。展覽展示了中國當代國畫名家崔振寬的作品與(yu) 法國藝術家貝漢夫婦的玻璃雕塑藝術作品。前者在中國傳(chuan) 統書(shu) 法和水墨畫的基礎上,借鑒吸收西方印象派和現代主義(yi) 繪畫技巧;後者則融合了東(dong) 方書(shu) 法的元素,通過切割和熔合等工藝,呈現出亦柔亦剛的視覺效果。
當地市民馬布退休前是一名舞蹈演員,他被這一獨具特色的展覽吸引而來。他對記者表示,法中兩(liang) 國藝術家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了相似的主題,他在觀展過程中收獲了許多驚喜。“類似的展覽很有意義(yi) ,它為(wei) 不同文化交流對話搭建橋梁。”
(本報巴黎電)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07日 03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