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7日電(魏晨曦) 日前,77歲的美國財政部部長珍妮特·耶倫(lun) 飛抵廣州白雲(yun) 機場——這是她繼2023年7月後再度訪華,她也成為(wei) 拜登政府任內(nei) ,兩(liang) 次訪華的內(nei) 閣官員。
中國財政部3日公布,經中美雙方商定,美財政部部長珍妮特·耶倫(lun) 於(yu) 2024年4月4日至9日訪華。
北京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教授、美國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接受中新網專(zhuan) 訪時指出,耶倫(lun) 時隔九個(ge) 月再次訪華,釋放出多重信號,對話將有助於(yu) 兩(liang) 國增進了解、減少誤判,促進中美關(guan) 係穩定。
資料圖:耶倫(lun) 。中新社記者 鄧敏 攝
兩(liang) 次訪華有何不同?
“當前中美關(guan) 係的氣氛發生了一定變化。”王勇分析稱,耶倫(lun) 在上一次來訪時,主動提出中美經貿關(guan) 係非常重要,與(yu) 中國的“經濟脫鉤”將對美國造成災難性影響,這番表態在美政府內(nei) 部起到改善中美關(guan) 係氛圍的作用。
對於(yu) 耶倫(lun) 的第二次訪華,王勇表示,其重點是與(yu) 中國就宏觀經濟政策舉(ju) 行對話,了解相關(guan) 政策的未來走向。
“這是建立在上次訪問的基礎之上的,兩(liang) 國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多個(ge) 方麵,建立了宏觀經濟政策對話機製。”王勇說。
另一方麵,耶倫(lun) 此次訪華的時機較為(wei) 特殊。
首先,2024年美國大選越來越近,兩(liang) 黨(dang) 爭(zheng) 奪日趨白熱化。
王勇表示,在美國日益複雜的國內(nei) 選舉(ju) 政治環境下,不管是耶倫(lun) ,還是此前訪華的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他們(men) 代表了主張美中保持經濟合作的美國工商界的利益。
資料圖:美國白宮。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攝
其二,近期,美國國內(nei) 經濟問題突出,高通脹、美債(zhai) 危機等問題愈演愈烈,美政府有較為(wei) 強烈的經濟合作需求。
王勇指出,美國的宏觀經濟政策當前處於(yu) 一種“兩(liang) 難的境地”:一方麵,美國通貨膨脹從(cong) 表麵上得到控製,但實際上民眾(zhong) 的感覺並不明顯,美國還麵臨(lin) 維持加息的壓力;另一方麵,美國國內(nei) 高成本的借貸環境,使得美國企業(ye) 的破產(chan) 率大為(wei) 提升,同時也加重了美債(zhai) 危機。
《紐約時報》分析稱,耶倫(lun) 此行之際,拜登政府試圖“平衡”對中國的強硬立場,包括限製美國技術的獲取和保留對數十億(yi) 中國出口產(chan) 品的關(guan) 稅,同時保持定期溝通渠道暢通並避免經濟戰。
王勇進一步指出,耶倫(lun) 此次來訪,用貿易做“幌子”,指責中國所謂“不公平的貿易做法”,其實是美方的一種話術。美國期望中國幫助其解決(jue) 宏觀經濟問題,希望中國加持美國國債(zhai) ,至少不要減持美債(zhai) ,這樣將有助於(yu) 美國經濟穩定。“我想,這是耶倫(lun) 此次訪華的實質。”
“小院”變“大院”?
此次耶倫(lun) 訪華備受關(guan) 注,在外媒的報道中出現了一個(ge) 高頻詞匯——“產(chan) 能過剩”。
有媒體(ti) 觀察到,4月5日,耶倫(lun) 在廣州出席中國美國商會(hui) 主辦的活動講話時,“產(chan) 能過剩”一詞就提了五次。
王勇認為(wei) ,耶倫(lun) 此行有個(ge) 目的很明顯,就是代表拜登政府向中國傳(chuan) 達美國所謂對於(yu) 中國工業(ye) “產(chan) 能過剩”、美國工人和企業(ye) 遭受“不公平對待”的擔憂,並以此向中國施壓,期望中方在相關(guan) 政策上做出調整。
事實上,在訪華前不久,耶倫(lun) 剛剛遭遇了輿論場的“翻車”。
她在佐治亞(ya) 州造訪一座光伏電池工廠時,聲稱中國新能源產(chan) 業(ye) “產(chan) 能過剩”,並稱這些“過剩產(chan) 能打亂(luan) 全球價(jia) 格,損害美國企業(ye) 和工人”。此言一出,遭到許多國際網民嗆聲,有人指責美國“十分虛偽(wei) ”“搞雙重標準”。
王勇對此表示,美方所謂的“公平對待”背後,是不公平的貿易做法,其所作所為(wei) 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則,攪亂(luan) 了全球的供應鏈,導致多國經濟不穩定,“美國應該更多檢討自身”。
實際上,美國政府打著“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幌子,采取了一係列措施:打壓TikTok、限製對華企業(ye) 的境外投資、對中國先進芯片製造商實施製裁,還計劃對中國進口綠色能源技術征收關(guan) 稅……
就在幾日前,美國政府修訂了對華半導體(ti) 出口管製令,進一步收緊對中國獲取美國人工智能(AI)芯片和芯片製造工具的限製。
資料圖:芯片。
王勇認為(wei) ,美國對華推行的所謂“小院高牆”政策背後,“小院”正在逐漸變成“大院”。
他指出,美國在人工智能芯片製造等方麵,對中國進行無限製的打壓,而這些舉(ju) 措,對雙邊關(guan) 係造成了一定負麵影響,長期以往,中美關(guan) 係就可能變成一種“赤裸裸的實力較量關(guan) 係”,兩(liang) 國陷入惡性競爭(zheng) 狀態。
在王勇看來,中美之間的博弈,如今進入到“戰略相持”階段。美國一方麵采取一種頗為(wei) 主動的姿態,企圖對中國進行全方位打壓;另一方麵,卻發現自身與(yu) 中國的博弈相當艱難,認為(wei) 中國是“難啃的骨頭”。
“美國發現,當下,中國有著雄厚的經濟與(yu) 科技實力,在政治方麵也團結統一。”王勇表示,盡管美國政府依然保持一種對華競爭(zheng) 的狀態,企圖遏製中國的發展,但是隻怕事與(yu) 願違。
兩(liang) 國關(guan) 係未來怎麽(me) 走?
有觀點指出,耶倫(lun) 此次訪華,是在4月2日中美元首通話之後,雙方落實兩(liang) 國元首重要共識的最新舉(ju) 措。王勇認為(wei) ,近期,中美高層互動頻繁,其背後釋放出多層信號。
首先,美國要釋放的信號是,中美關(guan) 係需要穩定。
王勇解釋道,這樣的“穩定”意味著,一方麵,中美之間不要發生戰爭(zheng) 。另一方麵,在高度競爭(zheng) 的基礎之上,兩(liang) 國還要在一些共同的、互利的領域合作,保持雙邊關(guan) 係的基本穩定。
其次,他指出,中美關(guan) 係十分複雜,既存在競爭(zheng) ,還存在一種利害關(guan) 係,兩(liang) 國還將繼續保持這樣一種狀態。
《紐約時報》分析稱,由於(yu) 美國對中國的打壓,中美貿易的潛力尚未完全發揮出來。就在訪華前,耶倫(lun) 自己也提到,美國經濟麵臨(lin) 著“衰退風險”,雙方互利合作可以彼此成就。
最後,對於(yu) 兩(liang) 國關(guan) 係的未來發展,王勇總結了“兩(liang) 大關(guan) 鍵”。
其一,中美雙方力量差距發生的變化。
王勇指出,如果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特別是在高科技領域取得長足進展,美國打壓中國的實力基礎將會(hui) 大大削弱,屆時美國將更多地轉向與(yu) 中國尋求一種合作關(guan) 係,“而這種勢頭正在繼續”,王勇說。
其二,中美之間的交流與(yu) 互動。
“通過這次對話,美國應該了解到中國對於(yu) 一些問題的看法,特別是在美對華企業(ye) 的不公平對待上。”王勇表示,如今中美關(guan) 係可能出現很多問題,對話將有助於(yu) 了解彼此情況、減少由於(yu) 猜忌造成的誤判。
他建議,中美雙方應該持續增加兩(liang) 國領導人、各層級官員、非政府組織、學術界以及民眾(zhong) 之間的交流與(yu) 合作。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4月3日表示,中美經濟關(guan) 係根植於(yu) 兩(liang) 國共同利益,本質是互利共贏。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妥處分歧、凝聚共識、深化合作,推動中美經濟關(guan) 係穩定向前發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東西問】穆罕默德·納西姆·汗:“玄奘之路”為何對還原古犍陀羅曆史格外重要?" />
- 2024清明檔票房超8.41億刷新紀錄 業內人士:五一檔會更豐富" />
- 馬英九同台灣青年參觀西安國家版本館(文濟閣)" />
- 國家移民管理局:清明節期間518.9萬人次出入境" />
- 275天環球郵輪泊天津 近2000名各國遊客開啟京津遊" />
- 英國111歲老翁成當今世界最長壽男性" />
- 清明假期中國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超7.5億人次
- 台青:作為炎黃子孫看到這些曆史遺跡真的很感動" />
- 南京一考古教授變身“美食博主” 玩轉短視頻走紅網絡" />
- 率台青參訪陝西 馬英九:見識中華文化對台灣年輕人定有深遠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