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布魯塞爾4月8日電 中國駐歐盟使團經濟商務處公使彭剛8日在歐盟媒體(ti) “歐盟動態”發表署名文章,表示在歐盟將對華經貿合作視為(wei) “風險點”之際,中方反對將經濟問題政治化、意識形態化、泛安全化,使“去風險”變成“去機遇”和“去合作”。
文章表示,一年來,在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的背景下,歐盟將對華經貿合作視為(wei) “風險點”,且有愈演愈烈之勢。當前,“去風險”已成歐盟對華經貿政策的重點。
文章指出,中方理解各方都有自己的關(guan) 切,重要的是如何合理界定和防範風險。新冠肺炎疫情百年一遇,不能把偶然性當成必然性,把正常的經貿合作當做風險,更不能將中方當成“風險”來源,“一旦帶著‘風險’的濾鏡看世界,世界到處都是風險,甚至包括一輛普普通通的中國產(chan) 電動汽車”。
文章強調,經濟全球化即便遭遇逆流,世界經濟已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風險,不發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中方始終認為(wei) 中歐經濟具有高度互補性,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和歐盟近4.5億(yi) 人口的統一大市場是彼此經濟發展的巨大機遇,反對將經濟問題政治化、意識形態化、泛安全化,使“去風險”變成“去機遇”和“去合作”。
針對歐洲有些人把中國企業(ye) 、中國製造的成就簡單歸因為(wei) 補貼或非市場做法,文章指出,歐盟委員會(hui) 此前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近期又根據《外國補貼條例》對中國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參與(yu) 成員國政府采購競標啟動首次深度審查。與(yu) 此同時,歐盟及歐洲國家對本土企業(ye) 發放大量補貼,但歐洲競爭(zheng) 力非但沒有提高反而出現下降,充分說明競爭(zheng) 力不是補貼出來的。
文章強調,中國產(chan) 品走向世界,從(cong) 來都不是因為(wei) 補貼,而是建立在一代又一代中國企業(ye) 家的奮鬥精神、創新精神和競爭(zheng) 意識之上。競爭(zheng) 是市場經濟的天然屬性,中國產(chan) 品和企業(ye) 來到歐洲,更會(hui) 給歐洲帶來良性競爭(zheng) ,最終提高歐洲企業(ye) 的競爭(zheng) 力,促進歐洲科技發展、企業(ye) 實力和民眾(zhong) 福祉。
文章表示,中歐經貿關(guan) 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當前中國正在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經濟將持續回升向好,願將歐盟作為(wei) 經貿合作的關(guan) 鍵夥(huo) 伴、科技合作的優(you) 先夥(huo) 伴、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合作的可信夥(huo) 伴,推動中歐經貿務實合作不斷深化,為(wei) 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