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國際銳評】世界為什麽需要中國綠色產能?

發布時間: 2024-04-26 09:06:00 來源: 中央廣電總台國際在線

  “目前太陽能電池板領域取得的許多進展,都得益於(yu) 中國努力降低成本。電動汽車領域的情況也是如此。”近日,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沙特阿美石油公司CEO阿敏·納賽爾在第26屆世界能源大會(hui) 上說,中國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助推了西方國家實現淨零碳排放目標,為(wei) 全球能源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美方一些人炒作中國“產(chan) 能過剩”、衝(chong) 擊全球市場時,納賽爾說的這番公道話,代表了國際社會(hui) 理性客觀的認知。對於(yu) 世界而言,中國綠色產(chan) 能究竟意味著什麽(me) ?事實是最好的答案。

  從(cong) 根本上說,經濟發展是為(wei) 了改善民生。新能源產(chan) 品更加注重綠色、性能和舒適度,順應了市場的消費需求,但同時存在成本高昂等問題。中國借助技術創新以及完備的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為(wei) 全球提供了可負擔的解決(jue) 方案,促進了新能源產(chan) 品的普及。

  以新能源汽車為(wei) 例。麥肯錫管理谘詢公司的一項分析稱,中國電動汽車比歐洲製造商生產(chan) 的電動車便宜約20%至30%,其中一個(ge) 重要原因是中國開發新車型的時間僅(jin) 為(wei) 歐洲的一半左右。可見,中國的綠色產(chan) 能為(wei) 全球消費者提供了高性價(jia) 比產(chan) 品,緩解了傳(chuan) 統能源不足帶來的通脹壓力,真正讓消費者得實惠。正在廣州參加第135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hui) 的澳大利亞(ya) 采購商傑弗裏·巴克斯特對《國際銳評》說,“中國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促進了全球範圍內(nei) 的競爭(zheng) ,最終讓消費者受益”。

  對於(yu) 世界各國來說,中國新能源產(chan) 能帶來了發展新動能。當前,各國大力推動製造業(ye) 升級和綠色低碳轉型,急需相關(guan) 設備和零部件進行新能源開發和利用。作為(wei) 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場和設備製造國,中國發揮了重要作用。彭博社近日發文稱,全球能源轉型之所以有希望,很大程度上歸功於(yu) 中國“提供了低價(jia) 、清潔的產(chan) 品”。目前,中國供應了全球50%的風電和80%的光伏設備。2012至2021年,中國綠色貿易規模增長146.3%,給全球經濟增長注入了“綠色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能源轉型過程中,技術突破是關(guan) 鍵。相關(guan) 專(zhuan) 家告訴《國際銳評》,不少國家想實現綠色發展,但麵臨(lin) 著新能源技術不成熟、集成難度大等瓶頸。中國企業(ye) 通過創新實踐,為(wei) 全球提供了很多創新性解決(jue) 方案,促進了世界技術進步與(yu) 產(chan) 業(ye) 升級。

  數據顯示,2011年至2020年,中國環境技術發明專(zhuan) 利申請總量接近全球的60%,是布局環境技術創新最積極的國家。與(yu) 此同時,中國通過開放合作和良性競爭(zheng) ,與(yu) 其他國家一起推動技術進步。德國清潔品牌卡赫中國副總經理柯瑞霖告訴《國際銳評》,他們(men) 剛剛全球首發的鋰電平台就是在中國研發的,正向全球推廣。意大利車企杜卡迪中國首席執行官白盧逸指出,中國在新能源車電池技術、引擎技術等方麵的發展有目共睹,各國企業(ye) 都在與(yu) 中國合作。

  更重要的是,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方麵,中國綠色產(chan) 能貢獻良多。《巴黎協定》提出,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ye) 化前水平升高控製在2攝氏度之內(nei) ,並為(wei) 把升溫控製在1.5攝氏度之內(nei) 而努力。然而當前,全球極端天氣頻發,完成《巴黎協定》的控溫目標難度加大。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去年底發布的報告,全世界需要將2030年的排放量減少28%,才能走上升溫2攝氏度的道路,或者減排42%才能走上升溫1.5攝氏度的道路。

  作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不僅(jin) 承諾用全球曆史最短時間實現從(cong) 碳達峰到碳中和,還持續助力世界減排。2022年,中國出口的風電、光伏產(chan) 品為(wei) 其他國家減排二氧化碳約5.73億(yi) 噸,合計減排28.3億(yi) 噸,約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減排量的41%。此外,中國通過技術支持、能力建設、資金援助等方式,幫助其他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2023年,在阿聯酋阿布紮比市以南的沙漠深處,中國承建的全球最大單體(ti) 太陽能發電站正式開啟運行。發電站投入運營後可供16萬(wan) 戶居民用電,幫助阿布紮比每年減碳240萬(wan) 噸,使清潔能源在阿聯酋能源結構中的比重提高13%以上。

  事實麵前,美西方所謂“產(chan) 能過剩論”不堪一擊。就像許多國際人士所說的,以“產(chan) 能過剩”為(wei) 名行保護主義(yi) 之實,隻會(hui) 拖累全球能源轉型進程。世界麵臨(lin) 的真正問題不是綠色產(chan) 能“過剩”,而是嚴(yan) 重緊缺。而中國正在生產(chan) 世界真正迫切需要的東(dong) 西。

  (國際銳評評論員)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