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陝西漢中市天漢濕地公園讓自然之美融入城市—— 漢江邊上的市民幸福園(奮進中國式現代化一線見聞)

發布時間: 2024-06-14 16:44:00 來源: 人民網

  晨曦灑在江麵,王淦按下快門,“鹮舞漢江”的瞬間就此定格。

  陝西漢中市天漢濕地公園裏,草木上還掛著露珠,王淦等攝影愛好者已架起相機。“灰鸛、白鷺、綠頭鴨是鏡頭裏的常客。”王淦說,“前幾天,卷羽鵜鶘也首次現身。”

  美景惹人醉。可十幾年前,這裏卻是城市采砂河段。統籌城市發展、生態保護,漢江穿城而過的漢中市,提出了“一江兩(liang) 岸”的城市規劃構想。如今,荒灘變公園,江景成風景,一幅綠色畫卷徐徐展開。

  2023年7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天漢濕地公園考察,稱讚這裏是市民“幸福園”,強調“生態公園建設要順應自然,加強濕地生態係統的整體(ti) 性保護和係統性修複,促進生態保護同生產(chan) 生活相互融合,努力建設環境優(you) 美、綠色低碳、宜居宜遊的生態城市”。

  “深入貫徹落實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我們(men) 用自然之理保護濕地、讓自然之美融入城市。”漢中市一江兩(liang) 岸開發管理委員會(hui) 辦公室主任譚寶軍(jun) 表示。

  “看那片草地,有啥門道?”指著一麵斜坡,譚寶軍(jun) 問記者。隻見青草織起一張“綠毯”,簇簇小花點綴其間。

  “這片草地,其實是漢江的堤防迎水坡。”譚寶軍(jun) 介紹,在地下半米處,鉛絲(si) 籠、石塊等編織成硬質區域,既涵養(yang) 水分又堅固耐用。

  沿江前行,岸邊一處自然窪地裏,淺淺的積水滋養(yang) 著醉魚草,水生鳶尾在微風裏搖曳。

  “這種天然加人工打造的‘雨水花園’,公園裏有82個(ge) 。”譚寶軍(jun) 說,雨水和地表徑流經過海綿設施層層過濾、淨化,再流入漢江。近10年,漢江漢中段水質持續保持優(you) 良。

  今年3月底,一段71米長的末端魚道完工通水。至此,公園全程2.3公裏的魚類洄遊通道全線貫通。魚類可以溯遊而上繁衍生息,濕地公園的生物鏈、食物網進一步修複。

  順著蜿蜒的魚道溯源而上,隻見“激流—緩流”“深潭—淺灘”交替分布,參差荇菜綠葉黃花,生機盎然。“現在已有鯉魚結伴進入魚道。”譚寶軍(jun) 說。

  沙石,堆砌成江中綠島;灘塗,開辟成親(qin) 水溪流;緩坡,改造為(wei) 綴花草坪。

  如今,天漢濕地公園已修複綠地約145.6萬(wan) 平方米,有自然水域6平方公裏、生態島嶼219座;生長著314種植物、30種魚類、90種鳥類;3條慢行步道穿行其間,水在綠中、人在畫中。

  天漢濕地公園釋放的生態紅利,激勵著漢中市全力建設生態城市——

  係統推進城市水係、水體(ti) 、岸線、濕地等修複,2023年中心城區增綠51.69萬(wan) 平方米;實施排水防澇與(yu) 雨汙分流等項目,暢通城市“毛細血管”,完善城市生態功能;強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保護,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日落西斜,市民李昌順帶著孫子,如約而至。他與(yu) 老友健身,小孫子變身滑板少年。不遠處的籃球場裏、乒乓桌旁,上演激烈角逐……

  “漢江邊,幸福園。”李昌順咧嘴一笑,“這樣的日子,舒坦。”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