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裏39名“抗疫寶寶”在寧波市北侖區人民醫院出生
自1月1日寧波北侖(lun) 發現疫情到1月6日,北侖(lun) 區人民醫院已迎接了39名“抗疫寶寶”的出生,其中在隔離單元裏出生的有6名。
妊娠期高血壓、瘢痕子宮,工作地點在封控區需居家隔離,丈夫在外地出差……2022年元旦、北侖(lun) 新冠疫情發生的第一天,懷孕35周+的羅女士陷入了焦慮,早產(chan) 、大出血、胎兒(er) 死亡,不論哪個(ge) 風險,魯女士都承擔不起。思來想去,她希望住院待產(chan) 。
疫情期間,北侖(lun) 區人民醫院承擔了全區產(chan) 婦分娩和高危孕產(chan) 婦救治工作。經過協調,羅女士被送至該院隔離單元進行隔離待產(chan) 。該院產(chan) 科在人員緊張的情況下,立即調派一名醫生、兩(liang) 名護士進駐隔離單元,專(zhuan) 職負責封控區的臨(lin) 產(chan) 產(chan) 婦、高危孕產(chan) 婦的診治。
之後,隔離單元的其他病房又陸續住進來幾名產(chan) 婦。1月4日晚,北侖(lun) 第一個(ge) “抗疫寶寶”在隔離單元的臨(lin) 時產(chan) 房裏呱呱墜地。醫生周蕾為(wei) 產(chan) 婦做完醫療處理,又馬不停蹄地為(wei) 另一名產(chan) 婦做剖宮產(chan) 術前準備、防護轉移、手術……
在北侖(lun) 第一個(ge) “抗疫寶寶”出生大約3個(ge) 小時後,另一名隔離單元裏的產(chan) 婦剖宮產(chan) 分娩下一名健康的新生兒(er) 。
在此次疫情前,醫院改造了幾個(ge) 負壓手術室,這次的剖宮產(chan) 手術就是在負壓手術室進行的。負壓手術的難點在於(yu) 術後的消毒、清潔。手術室護士長林玲說,工作繁雜、穿著防護服打掃體(ti) 力消耗大是一方麵,“負壓手術室一台手術一次消毒,每次使用後消毒流程得3個(ge) 小時起步。”1月5日,3名隔離單元裏的產(chan) 婦在這裏接受剖宮產(chan) 手術。這個(ge) 平時不起眼的角落,在這一天,幾乎沒有空下來的時候。
為(wei) 保障北侖(lun) 全區產(chan) 婦、血透病人、慢性病病人、急危重症病人等特殊人群基本醫療需求,該院醫務人員時刻在院待崗。“自己辛苦一點,隻要患者安全、健康,我覺得很值得。”助產(chan) 士劉金花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