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江蘇沭陽:“源頭治理”厚植電商“誠信基因”

發布時間:2022-01-12 14:15:00來源: 人民網-江蘇頻道

沭陽縣在花木電商中推廣使用“誠信標簽”,在每一個(ge) 花木種苗快遞包裹上進行張貼。丁華明攝

  撕扯膠帶的“滋滋”聲,敲擊鍵盤的“滴答”聲,物流車輛的馬達聲……深冬,走進江蘇沭陽縣紮下鎮沙巷村,各種聲音交織成一曲冬日“交響樂(le) ”,仿佛在傳(chuan) 遞著花農(nong) 的喜悅。

  “脫胎換骨,煥然一新!”沙巷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沙向陽這樣形容沭陽電商產(chan) 業(ye) 的大變化。沙向陽的感受,在統計數據中可以得到印證:截至目前,依法查處失信電商,21人被采取刑事強製措施;電商線上銷售額突破250億(yi) 元,同比增長9.2%;發出的快件每百萬(wan) 單投訴保持在個(ge) 位數……

  變化源於(yu) 誠信經營。沭陽縣花木種植麵積達60萬(wan) 畝(mu) ,約占全省四分之一,從(cong) 業(ye) 人員超30萬(wan) 人,花木電商產(chan) 業(ye) 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強勁“助推器”。但是伴隨著電商產(chan) 業(ye) 的興(xing) 起,電商失信現象也隨之而來。

  “電商誠信體(ti) 係建設,不僅(jin) 關(guan) 係著廣大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和沭陽花木產(chan) 業(ye) 的健康發展,也是優(you) 化營商環境、建設誠信沭陽的應有之義(yi) ,必須要抓細抓長,抓出成效。” 沭陽縣委書(shu) 記彭偉(wei) 說。

  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堅持從(cong) 源頭抓起,努力重構電商生態,沭陽縣在花木電商行業(ye) 刮起了一場誠信風暴,探索出了一條法治、自治、德治相結合的電商誠信體(ti) 係建設“沭陽路徑”。

  從(cong) “逃避監管”到“不敢失信”

  近日,沭陽縣製定完成《沭陽縣防範治理電商銷售假劣花木種苗實施意見》,即將出台實施。目前在省內(nei) 乃至國內(nei) ,政府專(zhuan) 門出台規範電商經營、維護電商誠信的文件尚不多見。

  “法律意識淡薄,逃避監管容易,違法成本不高,是電商失信行為(wei) 出現的主要原因。”沭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黃國安說。

  沭陽縣分析發現,失信電商基本都有一個(ge) 特點:無證經營。“打一槍換一個(ge) 地方,在各大平台擁有不同‘馬甲’,遊離在監管之外。”沭陽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李寒梅介紹說。

  線上搜網店、查網頁,線下摸主體(ti) 、建台賬,沭陽對花木種苗經營戶“逐一過堂”,全年辦證10298本,基本實現了花木種苗經營戶辦證全覆蓋,為(wei) 從(cong) 源頭遏製電商失信打下了基礎。

  一手抓規範,一手抓嚴(yan) 打。犯罪嫌疑人方某等人用黃楊苗冒充九裏香花苗,在某平台上進行銷售,涉嫌詐騙被依法采取刑事強製措施;犯罪嫌疑人周某用普通葡萄苗冒充陽光玫瑰葡萄苗在網上銷售,給種植戶造成經濟損失,被依法采取刑事強製措施……

  去年4月以來,在花木種苗市場專(zhuan) 項整治“春雷行動”中,沭陽縣相關(guan) 職能部門聯合執法,線上線下共同發力,依法嚴(yan) 查、嚴(yan) 管、嚴(yan) 處電商違規違法經營行為(wei) 。截至目前,該縣已累計立案查處花木種苗領域違法違規案件100件,在全社會(hui) 形成了打擊違法電商的震懾力。

  在工作推進中,沭陽縣發現,快遞企業(ye) 跨區攬件,也有可能為(wei) 失信電商逃避監管提供“溫床”。“有些電商不在本地發貨,涉假花木種苗通過跨區攬件流入外地,增加了查處難度。”沭陽郵政管理局局長周峰說。

  對快遞企業(ye) 跨區攬件等違法行為(wei) ,沭陽縣采取最嚴(yan) 厲的措施依法打擊,目前已經對8家跨區攬件快遞企業(ye) 作出處罰,堵住了寄遞環節漏洞,從(cong) 快遞源頭守住了花木種苗品質底線。

  不信不立,不誠不行。通過不斷健全完善製度和強有力的執法監管,誠信經營、守法經營的理念正逐步融入沭陽電商的血脈。

  從(cong) “與(yu) 我無關(guan) ”到“共管共治”

  “同意!”去年8月31日,沭陽縣顏集鎮堰下村召開黨(dang) 群議事會(hui) ,大家一致表決(jue) 通過《誠信經營村規民約》,這是該縣首次以村規民約形式對電商經營行為(wei) 作出規定。

  “電商誠信體(ti) 係建設,關(guan) 鍵要調動群眾(zhong) 的積極性。”沭陽縣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薑若鳴認為(wei) ,與(yu) 法律法規的“硬約束力”不同,村規民約是全體(ti) 村民認可的“公約”,能讓村民通過“公約”形式直接參與(yu) 到電商誠信體(ti) 係建設之中。

  “自覺申領電商營業(ye) 執照和花木種苗經營許可證”“自覺抵製虛假或使人誤解的商業(ye) 宣傳(chuan) ,自覺提供真實、準確的商品信息”……《誠信經營村規民約》的每一條規定都直指問題,給電商戴上了“緊箍咒”。

  堰下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李彥春表示,出台村規民約,就是要通過村民自治來規範、引導網絡電商誠信經營,讓失信電商徹底失去生存土壤,像過街的老鼠一樣人人喊打。

  “隻有誠信經營,才能行穩致遠。”目前,沭陽縣已經有97個(ge) 花木電商經營鄉(xiang) 鎮和村居製定了自己的村規民約,借助村規民約的“軟約束力”,花木電商依法守規意識顯著提升。

  基層黨(dang) 員幹部,也是推進電商誠信體(ti) 係建設的重要力量。沭陽縣出台相關(guan) 規定,在貨源管控、無證經營以及張貼“誠信標簽”等方麵明確屬地幹部職責,同時還為(wei) 花木重點鄉(xiang) 鎮每個(ge) 村居選派駐村工作組組長,真正把責任壓實在一線。

  “有沒有貼‘誠信標簽’?”沭陽縣廟頭鎮聚賢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陳星星和平時一樣,到村裏的快遞點隨機檢查快件。“如果因沒貼標簽導致不誠信行為(wei) 發生,縣裏會(hui) 公開曝光。”陳星星說,“若被多次曝光,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和駐村工作組組長還會(hui) 被紀委監委問責。”

  “誠信標簽”是沭陽推進花木電商誠信體(ti) 係建設的首創性舉(ju) 措。標簽上標注著沭陽縣相關(guan) 職能部門的監督電話以及投訴平台二維碼,從(cong) “失信”源頭對商戶進行監督。

  以誠經營,以信興(xing) 業(ye) 。每件快遞都要貼“誠信標簽”,已經成為(wei) 沭陽電商的固定動作和習(xi) 慣。目前“誠信標簽”已隨快件發放3億(yi) 多張,小小標簽在強化監督的同時,也把沭陽的誠信理念傳(chuan) 遞到了全國。“原以為(wei) ‘誠信標簽’推廣後電商投訴量會(hui) 上升,但恰恰相反的是投訴量反而大幅下降。” 沭陽縣委網信辦專(zhuan) 職副主任章彥豔介紹說。

  加強行業(ye) 自律,是沭陽強化電商自治的另一招。據統計,沭陽縣有各類活躍電商近5萬(wan) 家,一直以來,小微電商分散化、運營成本高、組織化程度低等問題如影隨形。

  如何破解?成立行業(ye) 協會(hui) ,抱團取暖,互相監督,共同發展。去年9月,沭陽縣網絡電商互助聯合會(hui) 正式成立,目前聯合會(hui) 已吸納會(hui) 員單位千餘(yu) 家。

  誠信經營是加入聯合會(hui) 的必要條件。聯合會(hui) 將誠信生態體(ti) 係建設作為(wei) 重要內(nei) 容寫(xie) 入章程,在業(ye) 內(nei) 建立不良誠信行為(wei) 黑名單機製,目前,已初步篩查出66家誠信網店和28家不誠信網店。

  “通過開展日常交流、召開行業(ye) 峰會(hui) 、守法誠信企業(ye) 授牌等活動,質量至上、守信至上的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沭陽縣網絡電商互助聯合會(hui) 會(hui) 長胡道中介紹說。

  從(cong) “要我誠信”到“我要誠信”

  “現在大家都賣真貨、好貨,客單價(jia) 提升了,營業(ye) 額比往年增長了20%左右。”在沭陽縣新河鎮新槐村,淘寶店主劉茹一邊打包快件,一邊聊起了電商行業(ye) 新變化。“村裏每天都來檢查,聯合會(hui) 也經常組織宣講活動,現在根本沒有人賣假貨,大家都以誠信為(wei) 榮,以失信為(wei) 恥。”劉茹說。

  “電商之所以失信,問題在表麵,根子在思想。”薑若鳴說,“法治是硬約束,若要在更高層麵規範電商,必須要借助道德的柔性力量。”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yang) 其心。在探索電商誠信體(ti) 係建設中,如何強化德治,從(cong) 根源上破除失信現象,一直是沭陽縣思考的問題。

  去年9月,相關(guan) 職能部門在檢查中發現新河鎮周圈村一家電商售假種苗,接報後薑若鳴帶著工作人員趕到了現場。“隻有誠信經營,花木產(chan) 業(ye) 才能長久。”“造假售假,不但自己受到處罰,還有可能砸了別人的飯碗。”“花木之鄉(xiang) 的‘金字招牌’,需要大家一起去維護。”……

  在上百名村民的圍觀中,薑若鳴現場即興(xing) 來了一場誠信電商“公開課”。“被查處的失信電商,村裏都要在大喇叭上廣播,十裏八村都知道了。”新河鎮誠信電商工作負責人嶽貴清坦言,“且不說違法成本有多高,都是鄉(xiang) 裏鄉(xiang) 親(qin) 的,被曝光了哪個(ge) 臉上能掛得住?”

  “點名道姓,不留情麵。”對失信電商,沭陽縣堅持發現一個(ge) ,查處一個(ge) ,曝光一個(ge) 。在公開曝光負麵案例的同時,該縣也大力選樹正麵典型,引導電商向上向善,誠信經營。

  在縣級層麵,沭陽去年相繼評選“花木誠信電商”40家、“花木誠信企業(ye) ”20家;新河鎮、顏集鎮、廟頭鎮等花木電商重點鄉(xiang) 鎮也定期評定“十佳誠信電商”“電商誠信經營戶”“誠信花木供貨商”,在全社會(hui) 營造崇尚誠信的濃厚氛圍。

  值得一提的是,沭陽縣還探索對失信電商實施聯動懲戒,由縣信用辦牽頭,聯合相關(guan) 職能部門對電商從(cong) 業(ye) 人員實施信用監管,構建起“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體(ti) 係。

  “隻要被依法認定為(wei) 失信人員,將麵臨(lin) 限製獲取政府財政性資金、補貼,限製評優(you) 評先、限製享受綠色通道辦理等各類聯動懲戒措施。”沭陽縣發改局局長、信用辦主任喬(qiao) 德素說。

  在先進典型的誠信引領和熏陶下,沭陽電商已經從(cong) “要我誠信”徹底轉變為(wei) “我要誠信”。“誠信建設隻有起點,沒有終點。”沭陽縣委副書(shu) 記、代縣長王瑞表示,將繼續創新工作舉(ju) 措,持續推動電商誠信體(ti) 係建設取得更大成效,真正讓誠信基因融入花鄉(xiang) 人民的血脈之中,把誠信沭陽的品牌擦得更亮。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