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邊檢總站"雙奧民警":"守護'雙奧之城',我們準備好了"
本報記者 張蕾
首都國際機場是北京冬奧會(hui) 唯一官方入境口岸,北京邊檢總站擔負著冬奧會(hui) 入境邊防檢查手續的辦理任務。13年前,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期間,北京邊檢民警在“第一國門”向奧運客人張開“北京歡迎你”的熱情懷抱;13年後,他們(men) 在同一個(ge) 地方唱響“一起向未來”,守護著北京這座“雙奧之城”。隻不過這一次,民警們(men) 的身上多了一層厚重的防護服。
在北京邊檢總站有很多這樣的“雙奧民警”。盡管疫情之下身上負擔重了,工作起來有些吃力,但他們(men) 依然熱情飽滿,奮戰在首都機場的冬奧專(zhuan) 區,“有了上一次的經驗,迎接冬奧,守護‘雙奧之城’,我們(men) 準備好了!”
一件夾克衫的故事
2008年,剛剛進入北京邊檢總站工作的葛慧晶還是一名“奧運新警”。就在北京奧運會(hui) 開幕前幾日,葛慧晶巡邏路過檢查台,遇到三位入境客人,因僅(jin) 持有奧運會(hui) 身份注冊(ce) 卡的複印件,不符合入境要求,正焦急地跟工作人員比劃、溝通。三人不會(hui) 英語,隻能講些簡單的西班牙語。葛慧晶剛好是學西班牙語的,就被叫去當了翻譯。
原來,三位外國客人的身份注冊(ce) 卡已被其國家代表團的團長先行帶到了中國。得知原委後,北京邊檢總站第一時間與(yu) 奧組委國聯部工作人員聯係,說明情況。“不用擔心,他們(men) 說馬上把原件送過來。”等候的過程中,葛慧晶不僅(jin) 為(wei) 他們(men) 答疑解惑,還熱情介紹中國飲食和中國文化。
10天後,當他們(men) 離開中國時,專(zhuan) 門找到葛慧晶送給她一件夾克衫:“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hui) 是我參加過最好的一屆奧運會(hui)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僅(jin) 是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更有熱情友好的中國警察,謝謝你們(men) !”臨(lin) 走前,外國友人留下了感謝。
如今,記錄這段故事的夾克衫正陳列在北京邊檢總站的站史館內(nei) 。而當年的工作“小白”葛慧晶已成長為(wei) 邊檢“大白”,還是兩(liang) 個(ge) 孩子的母親(qin) ,現今正奮戰在首都機場T3-D冬奧專(zhuan) 區。“我很幸運,在我的職業(ye) 生涯裏可以兩(liang) 次離奧運會(hui) 這麽(me) 近。”葛慧晶一臉自豪。
“很好用,思密達”
2008年的7月,北京奧運會(hui) 前夕,李思萌剛從(cong) 學校畢業(ye) 。作為(wei) 北京邊檢總站招錄的第二批“奧運新警”,在經曆了半個(ge) 月的緊張培訓後,她迅速投入到北京奧運會(hui) 的安保工作中。
“第一天上班,我身穿警服走進嶄新的T3航站樓,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隨處可見的奧運符號、熱情忙碌的奧運誌願者……心裏激動極了!”當年,學習(xi) 小語種的李思萌主要負責辦理韓國旅客的出入境手續,包括幫助韓國旅客填寫(xie) 出入境卡片,提示韓國旅行團需要準備的材料等等。“我還記得,當時說過最多的單詞便是‘卡片’‘團體(ti) 簽證’‘電話號碼’‘行程單’,我還把這些單詞教給了其他同事,大家紛紛表示‘很好用,思密達’。”
如今李思萌已是執勤二大隊執勤一隊副隊長。她依舊和同事們(men) 一起奮戰在首都機場的冬奧專(zhuan) 區,見證並守護著這座美麗(li) 的“雙奧之城”。“北京冬奧會(hui) 不僅(jin) 是運動員的競技場,也是邊檢民警的競技場。我會(hui) 懷著入警初心全力以赴,和戰友們(men) 一起為(wei) 冬奧會(hui) 的順利召開保駕護航!”李思萌立下誓言。
延續光榮與(yu) 驕傲
在2008年8月7日拍攝的一張舊照片上,當時還是北京邊檢總站執勤七大隊執勤三隊執勤組長的武振泉,正趴在辦公桌上認真核對航班出入境情況。單子上密密麻麻列滿了各種數據,都是當天入境的航班信息。
武振泉記得,那是北京奧運會(hui) 開幕的前一天,首都國際機場迎來了公務機、專(zhuan) 包機的入境最高峰。執勤七大隊的民警們(men) 個(ge) 個(ge) 都上緊了發條。武振泉與(yu) 誌願者、地麵代理、航站樓工作人員積極對接,證件的收取、辦理、交還……每一個(ge) 環節絲(si) 絲(si) 入扣,有條不紊。
“邊檢警察的職責就是守衛國門平安。”如今,武振泉早已升任教導員,“13年間,我們(men) 經曆過無數大仗、硬仗的考驗,積累了豐(feng) 富的工作經驗,形成了更為(wei) 高效的勤務運轉體(ti) 係,製定了更為(wei) 周密的工作方案,也擁有了更為(wei) 精進的實戰能力。”武振泉相信,在疫情防控措施的嚴(yan) 密保障下,這一次,邊檢民警同樣會(hui) 圓滿完成任務,延續光榮與(yu) 驕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