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安徽財政的“方法論”

發布時間:2022-01-19 16:28:00來源: 人民網-安徽頻道

  前三季度GDP近3.2萬(wan) 億(yi) 元、躋身全國前十,預計全年突破4萬(wan) 億(yi) 元;

  國家實驗室、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合肥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建設邁出堅實一步;

  26個(ge) 省級重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基地產(chan) 值首次突破萬(wan) 億(yi) 元;

  33項民生工程目標任務全麵完成……

美麗(li) 的巢湖之濱。人民網 王銳攝

  如果要用一個(ge) 詞概括2021年安徽經濟社會(hui) 發展情況,那麽(me) ,“多點開花”恰如其分。成績的取得,是6000多萬(wan) 江淮兒(er) 女奮勇爭(zheng) 先的結果,也是全省財政有力支撐的產(chan) 物。

  “過去一年,我們(men) 圍繞‘十四五’規劃和全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任務,用好‘方法論’,使好‘錢袋子’。”在接受人民網安徽頻道采訪時,安徽省財政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廳長穀劍鋒表示,通過減稅負、增投入、提績效、防風險等一係列舉(ju) 措,安徽財政充分發揮“加碼”民生福祉、“賦能”經濟發展的作用,為(wei) “十四五”開好局打下堅實基礎。

  方法論:高與(yu) 低

  歲末年初,長江安慶段水域,五六隻江豚嬉戲水中。江豚喜獨,偶爾也三倆(lia) 結群,此番數隻集聚,實屬少見。“很久沒見過江豚了,這次見到,說明這片水域的環境越來越好。”當地百姓說。

  越來越好的不止是長江安慶段。這些年,放眼江淮大地,生態環境的改善有目共睹:天更藍了、水更清了、山更綠了……改善的背後,是全省財政對生態環境領域的積極投入。

近年來,江淮大地天更藍了、水更清了、山更綠了。圖為(wei) 安徽霍山。六安市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統計顯示,“十三五”期間,全省財政生態環保相關(guan) 支出累計達1399億(yi) 元,占一般預算支出比重不斷提升。同時,累計爭(zheng) 取中央財政生態環保資金454億(yi) 元,年均增長10%。

  “資金投入的‘提高’,換來了汙染物指標的‘降低’。”安徽省財政廳資源環境處負責人表示,在財政支持下,汙染減排工作成效明顯。

  截至2021年11月底,全省PM2.5平均濃度每立方米34微克,同比下降10.5%,實現2017年以來的“四連降”;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例93.3%,達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全省國考斷麵水質優(you) 良比例84%,無劣Ⅴ類斷麵,達到考核目標;長江流域國考斷麵優(you) 良比例為(wei) 90.0%,達到國家考核目標和省“三大一強”目標。

  方法論:多與(yu) 少

  教室、保健室、體(ti) 能館等一應俱全;小朋友們(men) 或信手塗鴉、或學唱兒(er) 歌、或擊打手鼓……每天,位於(yu) 安徽省長豐(feng) 縣雙墩鎮物華苑小區的“帶娃驛站”都充滿歡聲笑語。顧名思義(yi) ,這裏是一處托育機構。

近年來,安徽大力發展幼兒(er) 托育事業(ye) ,多措並舉(ju) 支持各類社會(hui) 力量開辦普惠托育機構。圖為(wei) 位於(yu) 六安市金安區的一處幼兒(er) 園。金安區民生辦供圖

  3歲以下嬰幼兒(er) 的照護問題,事關(guan) 千家萬(wan) 戶。2021年,安徽省把“幼兒(er) 托育”列入民生工程,鼓勵和支持社會(hui) 力量開辦普惠托育機構,“帶娃驛站”應運而生。

  由於(yu) 場地是政府提供的,所以驛站的收費相對優(you) 惠。它的成立,有效緩解了雙職工家庭“沒空帶娃”的痛點。開業(ye) 之初,驛站就迎來了197名嬰幼兒(er) ,眼下已增至257個(ge) 。由此,足以見得市場需求的旺盛。

  答好“民生答卷”,是安徽一以貫之的做法。

  “過去一年,我們(men) 重點保障‘多’,一般性支出‘少’。”安徽省財政廳預算處負責人表示,全省通過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騰出更多資金用於(yu) 民生等重點領域。2021年,安徽繼續實施33項民生工程。全年,各級財政累計撥付1288億(yi) 元,助力目標任務全麵完成。

  一“多”一“少”之間,是群眾(zhong) 日益提升的獲得感、幸福感。

  方法論:遠與(yu) 近

  去年9月,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後的首個(ge) 大科學裝置——聚變堆主機關(guan) 鍵係統綜合研究設施園區竣工,這標誌著合肥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建設邁出堅實一步。

  創新是發展第一動力,是安徽的“金字招牌”。

2021年9月,聚變堆主機關(guan) 鍵係統綜合研究設施園區竣工,這標誌著合肥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建設邁出堅實一步。阮雪楓攝

  國家實驗室、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大科學裝置集中區……近來,在一批“國字號”平台以及光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二號”、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衝(chong) 之二號”等重大創新成果的引領下,安徽的區域創新能力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創新驅動下,十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茁壯成長,地區生產(chan) 總值排名不斷前移。

  創新,是一項需要係統推進、久久為(wei) 功的工程。這中間,財政投入扮演著重要角色。

  “支持創新過程中,我們(men) 時刻把握‘遠’與(yu) ‘近’的關(guan) 係,按照輕重緩急,有計劃地投入。”據安徽省財政廳教科文處負責人介紹,“遠”即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長遠目標和安徽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的願景,“近”即加快科技創新攻堅力量和成果轉化運用體(ti) 係建設的當前任務,“通過資金+項目、資金+基金、資金+平台、資金+機製等舉(ju) 措,我省科技投入不斷加大、優(you) 化。”

  統計顯示,過去一年,安徽財政科技支出415.5億(yi) 元,同比增長12.3%。

  方法論:穩與(yu) 進

  家電,是安徽的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這些年來,隨著集聚效應的日益凸顯,越來越多的家電品牌選擇落戶當地。

  位於(yu) 合肥經開區的合肥海爾空調電子有限公司,是海爾高端係列及家庭中央空調的生產(chan) 基地。企業(ye) 產(chan) 品覆蓋海爾4大子品牌、上百個(ge) 機型,年產(chan) 能150萬(wan) 台。

  “留抵退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有效緩解了公司資金壓力,讓我們(men) 能夠把錢用到研發、擴產(chan) 的‘刀刃’上。”合肥海爾負責人說,得益於(yu) 此,企業(ye) 產(chan) 能逐年遞增,主營業(ye) 務收入也從(cong) 2018年的1.3億(yi) 元增至2020年的23億(yi) 元。“到2023年,我們(men) 的產(chan) 能預計突破200萬(wan) 台/年。”

  “‘穩’是‘進’的前提,‘進’是‘穩’的目標。”在安徽省財政廳稅政條法處負責人看來,近年來國家出台的減稅降費政策既穩住了企業(ye) 生存的基礎,也為(wei) 企業(ye) 提升創新力和競爭(zheng) 力、不斷爭(zheng) 先進位注入了動能。

  據悉,過去一年,安徽省財政廳會(hui) 同稅務部門,在政策允許範圍內(nei) ,最大限度地實施減稅降費。以先進製造業(ye) 增值稅留抵退稅為(wei) 例,截至2021年11月份,全省1409戶企業(ye) 受益,退還金額43.21億(yi) 元。

  “真金白銀”的支持,提振了市場信心和企業(ye) 質量。數據顯示,2021年,安徽新登記市場主體(ti) 113.6萬(wan) 戶、總量達660.9萬(wan) 戶,高新技術企業(ye) 總數突破1.1萬(wan) 戶。

  方法論:內(nei) 與(yu) 外

  海螺水泥、銅陵有色躋身世界500強、位次逐年遞增;“千億(yi) 聯寶”再跨雙百億(yi) 、2021年全年營收實現1227億(yi) 元;蔚來汽車第10萬(wan) 台量產(chan) 車在合肥下線、創下業(ye) 內(nei) 最快紀錄……近年來,皖企的拔節生長,是安徽綜合實力位次不斷前移的重要推手。因而,支持企業(ye) 發展,就是為(wei) 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積蓄動能。

銅陵有色位於(yu) 厄瓜多爾的米拉多銅礦。銅陵有色組宣部供圖

  “以往,在助企過程中,我們(men) 總是朝‘內(nei) ’看,資金大多來源於(yu) 政府,且基本以直補方式發放。”安徽省財政廳預算處負責人透露,即便是政府引導基金,放大倍數也不高。這一局麵,導致政府資金的放大效應、撬動作用很難發揮。

  圍繞這一痛點,當下,安徽財政正不斷提升政府引導基金占比。在此基礎上,目光向“外”,力爭(zheng) 吸引更多社會(hui) 資本“牽手”皖企。

  “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其中,有利於(yu) 做大總量。同時,也能以更加市場化的方式,鎖定有資金需求、有成長空間的項目。”上述負責人表示,2022年,安徽統籌設立規模80億(yi) 元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政府引導基金,將助力十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成長,推動三次產(chan) 業(ye) 係統高質量協同發展。

  ……

  人民網安徽頻道了解到,在安徽財政係統,方法論不是一時一事一地的,而是貫穿於(yu) 財政工作的方方麵麵。

  從(cong) 整體(ti) 上看,亦是如此。正如前文所述,過去一年,安徽財政多措並舉(ju) ,一方麵,為(wei) 民生福祉“加碼”;另一方麵,為(wei) 經濟發展“賦能”。這不正是運用“穩”與(yu) “進”方法論,回應群眾(zhong) 需求和發展要求的最好體(ti) 現嗎?

  2022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guan) 鍵之年。

  穀劍鋒表示,今年,將把“明方向、優(you) 理念、轉態度、提能力、增效果”係統嵌入財政工作全過程,聚焦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具有必要性、可行性的重點領域,不搞“眉毛胡子一把抓”,加大投入、科學投入,為(wei) 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穩字當頭”要求和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貢獻財政力量。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