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回訪江蘇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做黨和群眾信賴的健康守護者

發布時間:2022-01-21 10:36: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 人民日報 》2022年01月20日 第 01 版 版麵截圖

  原題:做黨(dang) 和群眾(zhong) 信賴的健康守護者(總書(shu) 記和我握過手)

  ——回訪江蘇鎮江市丹徒區世業(ye) 鎮衛生院醫務人員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麵小康。醫療衛生服務直接關(guan) 係人民身體(ti) 健康。要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推動城鄉(xiang)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jia) 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真正解決(jue) 好基層群眾(zhong) 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要關(guan) 心和關(guan) 愛醫務工作者,為(wei) 他們(men) 創造良好工作環境,讓廣大醫務工作者安心、放心、舒心從(cong) 事救死扶傷(shang) 的神聖事業(ye) 。廣大醫務工作者要精心鑽研業(ye) 務,加強醫德修養(yang) ,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解除病患多作貢獻。

  ——習(xi) 近平

  潤揚大橋連接長江南北,引橋從(cong) 江心盤旋而下,直通一座小島——江蘇鎮江市丹徒區世業(ye) 鎮。這裏環境優(you) 美、村舍儼(yan) 然,少見車馬喧囂。細雨過後,空氣裏彌漫著清新的味道。

  世業(ye) 鎮衛生院位於(yu) 島的中心位置,4層的黃色小樓,為(wei) 周邊5個(ge) 村的村民提供醫療服務。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城鄉(xiang) 居民生活十分牽掛。2014年12月13日下午,總書(shu) 記來到世業(ye) 鎮衛生院,了解農(nong) 村醫療衛生事業(ye) 發展和村民看病就醫情況。總書(shu) 記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麵小康。醫療衛生服務直接關(guan) 係人民身體(ti) 健康。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麵小康。”7年多來,這句標語一直懸掛在鎮衛生院寬敞明亮的一樓大廳,格外醒目,溫暖人心。

  小醫院裏有大民生,健康連著千家萬(wan) 戶的幸福。世業(ye) 鎮衛生院全體(ti) 醫務人員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囑托,做黨(dang) 和群眾(zhong) 信賴的健康守護者,讓鎮上群眾(zhong) 在家門口享受便捷優(you) 質的醫療服務。

  “總書(shu) 記與(yu) 我們(men) 基層醫務工作者心連著心”

  衛生院一樓,頭發花白的全科醫生袁潤智正忙著問診。

  居民李立剛領著摔傷(shang) 腳的孫子,到放射科診室找袁潤智拍X光片。安撫孩子、詢問病情、調整位置……不一會(hui) 兒(er) ,報告單出來了,抬頭印著三甲醫院“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字樣。

  “在這裏拍片,片子同步傳(chuan) 到市一院影像中心。我做基礎診斷,審核醫生調整完善。”袁潤智說,如果拍攝位置不對或判斷不準,專(zhuan) 家會(hui) 及時指導、糾正。

  7年多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衛生院調研的場景,袁潤智仍曆曆在目。

  袁潤智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健步走來,親(qin) 切地握住我的手,總書(shu) 記的手很溫厚。作為(wei) 基層醫務人員,我心裏感覺很溫暖。”

  當天,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仔細了解遠程醫療係統。袁潤智回憶:“我向總書(shu) 記匯報,患者在鎮衛生院也能遠程享受市裏三甲醫院的服務,省時省力省錢。總書(shu) 記笑著說,‘這是一種很好的優(you) 質資源下沉方式,能解決(jue) 一部分問題。’”

  組建全科專(zhuan) 科門診,把專(zhuan) 家請到島上服務,世業(ye) 鎮衛生院診療能力近年來不斷提升。在放射科率先與(yu) 市一院開通影像會(hui) 診的基礎上,衛生院成立遠程會(hui) 診中心,遇到疑難雜症,隨時能與(yu) 江蘇省人民醫院、鎮江市一院開展多學科雲(yun) 診斷。

  “我在鎮衛生院工作,也相當於(yu) 在三甲醫院進修。”袁潤智說,經過不斷地“交作業(ye) ”“改作業(ye) ”,自己對診斷結果越來越有數,2020年退休時因為(wei) 口碑和醫術好被衛生院返聘,“優(you) 質醫療資源下沉讓群眾(zhong) 得實惠,讓基層醫生有收獲”。

  “我年輕時就找袁醫生看病,現在帶孫子也來這裏。”李立剛算了筆賬:在島上看門診能報銷50%,這次拍片自費隻要55元,還有大醫院專(zhuan) 家參與(yu) 診斷,省錢又踏實。

  小病不出島、大病有保障,世業(ye) 鎮群眾(zhong) 看病更放心。如今,衛生院門診年接診5.6萬(wan) 人次,比7年前增加了40%,一、二級手術年均40多台,基層就診率達83.73%。

  與(yu)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握手的珍貴照片,袁潤智一直保存在診室。問及當時的感受,他說:“非常激動,也感到責任重大。總書(shu) 記與(yu) 我們(men) 基層醫務工作者心連著心!”

  “基層也有大舞台。我用所學服務患者,治愈疾病更撫慰心靈,很有成就感”

  總書(shu) 記調研當天,主管檢驗師王聖勤也在現場,那時她還是一名實習(xi) 檢驗師,剛剛26歲。

  “工作幾年了?”“4年多了。”

  “收入有多少?”“三四萬(wan) 元一年。”

  “要紮根基層,在這裏好好工作。”總書(shu) 記握著王聖勤的手,勉勵在場年輕醫務人員。

  人才短缺,是基層衛生機構普遍麵臨(lin) 的問題。一些機構位置偏僻、收入不高,高學曆的不願來,年輕人留不住。

  是走還是留?這道選擇題也曾擺在王聖勤麵前。

  “剛進醫院時沒有編製,收入不高,早上6點從(cong) 市區出發,過橋還要轉車,晚上下班回家天都黑了。家裏人希望我就近找個(ge) 工作。”2016年,王聖勤本來可以報考其他單位,親(qin) 友都勸她考慮。可她一心就想留下來,等到第二年鎮衛生院招考正式員工,她第一時間報了名。

  “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一直激勵著我紮根基層、紮實奮鬥。”王聖勤的內(nei) 心始終堅定。

  “鎮裏每年都拿出30萬(wan) 元,用於(yu) 衛生院建設升級和人員保障。”世業(ye) 鎮政府有關(guan) 負責人說,這是一項雷打不動的硬支出,目的就是要關(guan) 愛醫務工作者,為(wei) 他們(men) 創造良好工作環境。

  王聖勤盼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再來看看衛生院的新變化:醫療設備更新換代、開設了新的科室、食堂飯菜更加可口,自己也成長為(wei) 檢驗科負責人,收入翻了兩(liang) 番。

  在她看來,基層醫務人員近些年收入待遇不斷提高,職業(ye) 發展空間也越來越大,自己的成長便是一個(ge) 縮影——

  2015年,預備黨(dang) 員轉正;2016年,自考取得本科學曆;2017年,通過區衛生局入編考試;2019年,晉升中級職稱成為(wei) 主管檢驗師;這兩(liang) 年,經培訓獲得核酸檢驗資格證,主動報名到一線抗疫……

  將黨(dang) 員培養(yang) 成骨幹、將骨幹培養(yang) 成黨(dang) 員,近年來,世業(ye) 鎮衛生院采取“雙培養(yang) ”機製,用待遇和凝聚力留人:在編人員有職稱沒崗位的,給予定額補貼;非編人員學曆及職稱提升的,增加基本工資;參加學習(xi) 培訓的,不僅(jin) 準假還報銷費用……

  “我們(men) 衛生院的學習(xi) 氣氛越來越濃厚,活力前所未有。”院長胡小忠說,醫務人員本科學曆占比從(cong) 2014年的35%升至76%,在編人員平均年收入從(cong) 6.18萬(wan) 元提高到12萬(wan) 元,隊伍越來越穩定。

  “基層也有大舞台。我用所學服務患者,治愈疾病更撫慰心靈,很有成就感。”王聖勤如今已成長為(wei) 業(ye) 務骨幹,受到患者信賴。

  “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you) 質醫療服務”

  “現代化最重要的指標還是人民健康,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礎。”

  “鄉(xiang) 村醫療資源短缺,要靠遠程會(hui) 診來均衡醫療資源,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you) 質醫療服務。”

  …………

  全民健康托起全麵小康。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到農(nong) 村、社區的衛生機構考察,對基層醫療衛生事業(ye) 發展提出明確要求。

  這幾天,在世業(ye) 鎮衛星村黨(dang) 群服務中心,主管護師邵君豔忙著為(wei) 村民體(ti) 檢。2014年12月13日,她在衛生院健康小屋,向總書(shu) 記介紹中醫體(ti) 質辨識儀(yi) 使用等情況,“總書(shu) 記說,‘你們(men) 白天上班,晚上還要入戶體(ti) 檢,大家辛苦了!’”

  讓村民看病就醫有場所、有醫生、有保障,衛生院這些年一直在努力。“每年3月和9月,會(hui) 給慢性病患者和65歲以上老人免費體(ti) 檢。”邵君豔說,醫務人員組成5支家庭健康責任團隊,各有服務片區。

  大家走村入戶,體(ti) 檢結束、信息入檔,便分頭聯絡老鄉(xiang) “對症下藥”。目前,已服務家庭4295戶,重點人群個(ge) 性化簽約率近九成。

  “上醫治未病”,如何把以治病為(wei) 中心轉變為(wei) 以人民健康為(wei) 中心?治病不僅(jin) 是打針吃藥,全民健身是全體(ti) 人民增強體(ti) 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

  如今,衛生院正計劃開設新的運動處方門診。鎮裏兩(liang) 個(ge) 舊船廠現已改造為(wei) 體(ti) 育公園,6公裏健身步道環島而建,還新增了24個(ge) 家門口的健身廣場,大健康理念逐漸融入村民日常生活。

  東(dong) 大壩村村民王玉梅和老姐妹們(men) 幾乎每天都在廣場上一起跳健身操。王玉梅患有高血壓,這些年在家庭醫生的指導下定期到衛生院拿藥,再配合運動,血壓控製得很穩定。

  住在興(xing) 隆村的吳軍(jun) 馬說,孩子頑皮,平時常會(hui) 磕磕碰碰,“帶孩子來衛生院看病,10分鍾就到了。交通方便,醫生也耐心”。

  說話間,來衛生院的人多了起來。有患者找袁潤智拍片,抱著孩子的年輕夫婦拿化驗單請王聖勤再看看……診室裏,醫生耐心講解,患者認真聆聽。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麵小康。”一座衛生院,守護著江島人家的健康和幸福。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