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60多道工序產出美味粉絲

發布時間:2022-01-21 16:50:00來源: 長沙晚報

  原標題:60多道工序產(chan) 出美味粉絲(si) (新春走基層)

  作坊裏工人正在進行粉絲(si) 生產(chan) 。受訪者供圖  

  作坊裏工人正在進行粉絲(si) 生產(chan) 。受訪者供圖

  “聽說黃金園湘粉又生產(chan) 了,專(zhuan) 程來買(mai) 點過年吃。”春節已近,望城區黃金園街道黃金園村內(nei) ,從(cong) 周邊趕來買(mai) 粉的人們(men) 絡繹不絕。一包包潔白的粉絲(si) 從(cong) 這裏搬運出去,變成忠粉們(men) 的舌尖美食。

  從(cong) 沒落到重振旗鼓,傳(chuan) 承了百年的黃金園湘粉製作工藝於(yu) 2021年獲評望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成為(wei) 當地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標誌性產(chan) 業(ye) 。

  家家戶戶從(cong) 業(ye) 產(chan) 品遠銷國外

  據悉,黃金園湘粉加工業(ye) 起源於(yu) 同治年間,距今已有上百年,主要以蠶豆、綠豆、豌豆等豆類作為(wei) 原料製作而成,以潔白光亮、久煮不爛的好品質著稱。

  “清末民初,以黃金園村為(wei) 中心的方圓百裏,產(chan) 粉規模較大的作坊好多家,李氏粉行就是其中一家。因為(wei) 地處長沙河西,老長沙人將湘粉也喚作‘西粉’。”上世紀60年代,高中畢業(ye) 就分配到了粉廠工作的朱詵伯熟知黃金園粉絲(si) 的曆史,見證過黃金園粉絲(si) 的輝煌,“家家戶戶會(hui) 做粉,大小上百個(ge) 作坊,大家都是靠種田吃飯做粉賺錢。”

  來到黃金園村,村裏最氣派的建築就是當年粉廠留下的老廠房了。入口處一麵牆上大書(shu) “黃金園粉廠”幾個(ge) 大字,可見過去盛況。朱詵伯介紹,1958年,個(ge) 體(ti) 經營紛紛轉入集體(ti) 經濟,李氏粉行也一樣,更名為(wei) 群力粉廠。當時的李氏兄弟李逢雲(yun) 、李繼武將製粉技藝進行了創新提升。

  “有一年為(wei) 了慶祝國慶節,廠裏專(zhuan) 門用粉絲(si) 製作了一條6米的長龍,有龍頭龍尾、龍眼龍舌,一路揮舞,送到了縣政府,群力粉廠名聲鵲起。”朱詵伯回憶,在李氏兄弟精心經營下,群力粉廠成為(wei) 長沙生產(chan) 湘粉的龍頭企業(ye) ,產(chan) 品榮獲各類國家級大獎,上世紀80年代就成為(wei) 了外貿定點生產(chan) 廠家,擴建了一千多平方米的廠房,是全縣的粉絲(si) 培訓基地,外地前來取經學藝的人將村民家都住滿了。

  由於(yu) 手工製粉成本高、利潤低、勞動強度大,進入新世紀後,黃金園粉絲(si) 逐漸沒落,群力粉廠的停產(chan) 一度讓朱詵伯扼腕歎息。

  入選非遺名錄 走出產(chan) 業(ye) 特色路

  2019年,“李氏湘粉”第四代傳(chuan) 承人李鬆柏集合了原廠裏20多位老手藝人,利用自家閑置農(nong) 房開起了小作坊,繼續傳(chuan) 統工藝製粉,“大家都樂(le) 意幹,不希望老手藝失傳(chuan) 。”

  走進李氏湘粉的作坊,“非遺工匠精神”的牌匾赫然入目,牆壁上是一麵麵彩繪的工藝流程。生產(chan) 廠房小而不亂(luan) ,一口口浸泡用的大缸幹淨見底,李鬆柏笑嗬嗬地告訴記者,生產(chan) 湘粉要不冷不熱的天氣,在低溫幹燥氣候時晾幹,方能達到最好效果。當前粉絲(si) 生產(chan) 已經完畢,正是打包銷售旺季, “我們(men) 精選優(you) 質蠶豆作為(wei) 原料,從(cong) 一粒蠶豆到一根粉絲(si) ,要經過60多道工序 。”

  據悉,2021年“李氏湘粉”製作工藝入選區“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目錄。李氏湘粉翻新了舊設備設施、完成了隔牆分區,規範了消毒、排汙等,成為(wei) 望城“非遺六品”一員。

  “第一年生產(chan) 1萬(wan) 斤,第二年生產(chan) 2萬(wan) 斤,第三年生產(chan) 3萬(wan) 斤,產(chan) 量逐漸遞增,每年都能賣光,生意越來越好!”李鬆柏的心願是新的一年裏能擴大生產(chan) 規模,讓更多村民能加入進來,不浪費好手藝又能在家門口增收。

  “我們(men) 將通過文化振興(xing) 實現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讓黃金園粉絲(si) 這個(ge) 品牌重新樹立起來。”黃金園街道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何韻介紹,去年幫助老黃金園粉絲(si) 注冊(ce) 了商標,並將當地特產(chan) 納入“黃金裏物”禮包進行推廣,今年計劃為(wei) 老黃金園粉絲(si) 申請全國地理標誌產(chan) 品。(記者 朱華)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