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強化物資保供 穩定工業運行
此次本土疫情發生以來,天津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聞令而動、主動作為(wei) ,統籌做好重點防疫物資生產(chan) 儲(chu) 備和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工作,有力支撐全市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
建立健全重點防疫物資生產(chan) 保供機製
自2020年新冠疫情伊始,天津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作為(wei) 市防指物資生產(chan) 保障組組長單位,統籌全市重點防疫物資生產(chan) 力量,紮實做好企業(ye) 服務保障,建立形成有效應對疫情發展變化的“常態化生產(chan) 、突發性響應、持續性保供”穩固物資生產(chan) 保障機製,確保在本次本土疫情期間,保質保量完成重點防疫物資生產(chan) 供應。
一是常態化建立保供企業(ye) 體(ti) 係。近兩(liang) 年來,天津市綜合研判國際國內(nei) 疫情發展變化形勢,著眼保障天津市突發疫情的物資保障需求,通盤考慮支援全國抗“疫”、特別是衛護首都任務需要,已經建立起穩固的重點防護物資生產(chan) 保供體(ti) 係。形成了包括醫用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隔離麵罩、隔離眼罩等重點物資在內(nei) 的80餘(yu) 家防護物資生產(chan) 企業(ye) 名單。同時,從(cong) 中遴選22家重點企業(ye) ,建立常態化防疫物資生產(chan) 聯係機製,指派專(zhuan) 人定期到企業(ye) 一線調研服務,隨時掌握生產(chan) 運行和應急儲(chu) 備情況。此次本土疫情之前,全部重點保供點企業(ye) 均在持續正常生產(chan) ,確保了防疫物資保供能力穩定。
二是快速啟動應急物資生產(chan) 機製。此次疫情發生後,物資生產(chan) 保障組迅速啟動戰時機製,逐戶對接重點保供企業(ye) ,摸排原材料儲(chu) 備和員工上崗情況,及時協助企業(ye) 解決(jue) 原材料供應、物流運輸、人員到崗等問題。1月10日以來,市工信局主要負責同誌帶隊赴天津賽遠科技、納通醫用防護器械有限公司等重點企業(ye) 實地調研,了解成品和原材料庫存情況,協助企業(ye) 部署疫情防控和春節生產(chan) 工作,確保最短時間內(nei) 達到滿產(chan) 狀態。
三是健全完善極端情況供應渠道。為(wei) 滿足全市“大篩”和隔離點迅速擴大帶來的應急需求,著眼疫情變化可能出現的極端情況,天津市按照“平戰結合、應急為(wei) 先”原則,在通盤考慮全市重點防疫物資產(chan) 能需求基礎上,主動聯係國藥和九州通等大型醫療器械企業(ye) ,建立資源托底保障渠道,既確保重點醫用防護物資供給充足,又避免產(chan) 能急劇擴張後的資源浪費,實現應對疫情發展變化和保持企業(ye) 健康發展的有機統一。
不斷完善全市防疫物資戰略儲(chu) 備體(ti) 係
為(wei) 保障防疫物資戰略儲(chu) 備,2020年,天津市建立公共衛生應急物資儲(chu) 備倉(cang) 庫(以下簡稱空港專(zhuan) 庫),區分疫情規模和發展動態,確定“四級”物資儲(chu) 備標準。兩(liang) 年來,物資生產(chan) 保障組紮實做好空港專(zhuan) 庫運行管理,特別是此次本土疫情期間,堅持提前預判、主動進位、及早動手、狠抓落實,確保防疫物資儲(chu) 備和調撥及時有序,有力支撐全市防疫工作。
一是提前預判下好“先手棋”。天津市強化憂患意識和底線思維,組織物資生產(chan) 保障組進行綜合研判,確定自2021年12月16日起,將空港專(zhuan) 庫醫用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隔離麵罩、隔離眼罩等重點物資儲(chu) 備標準上浮40%;同時統籌生產(chan) 、檢驗、入庫、儲(chu) 備各個(ge) 環節,於(yu) 2021年12月27日前全部儲(chu) 存到位,為(wei) 有效應對此次本土疫情進行充分思想和物資準備。
二是強化管理打好“主動仗”。此次本土疫情發生前,物資生產(chan) 保障組嚴(yan) 格落實“四早”標準,安排力量對全市16個(ge) 區和功能區的醫用防護物資儲(chu) 備庫建設、運維、管理,以及儲(chu) 備情況進行100%全覆蓋檢查。1月8日,在出現首例本土“奧密克戎”病例後,綜合研判疫情發展形勢基礎上,主動做好將存儲(chu) 等級由“四級”上升為(wei) “三級”準備,提前著手備足貨源,確保了此次本土疫情來襲時“齊裝滿員、彈藥充足”。
三是全力保供當好“裝備部”。天津市報告本土疫情後,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空港專(zhuan) 庫由“熱備”轉入“戰時”狀態,全員即刻到崗,24小時值守,動態監控全市防疫物資存儲(chu) 使用情況,實現物資準確高效出入庫。全市啟動全員核酸檢測後,針對“大篩”連續消耗和“三區”範圍擴大調整,空港專(zhuan) 庫及時提升物資儲(chu) 備標準,增加劃撥頻次,全力保障物資供給。此次疫情以來,空港專(zhuan) 庫先後向津南區、市衛健委、公安、海關(guan) 等“主戰場”發送物資15批次,為(wei) 全市抗擊“奧密克戎”提供有力“裝備”保障。目前,按照中央和市委“決(jue) 勝津南”指示要求,已建立應急物資儲(chu) 備倉(cang) 庫津南分庫,並派出物資保障分隊進駐津南區,全程開展伴隨物資保障,確保一線“彈藥充足”。
探索形成保障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路徑
圍繞落實中央“六保”“六穩”決(jue) 策指示和市委、市政府“製造業(ye) 立市”部署要求,市防指複工複產(chan) 組在嚴(yan) 守疫情防控“底線”前提下,積極打通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生命線”,努力保持工業(ye) 經濟平穩運行,穩定全市經濟發展。
一是快速動員,麵上全覆蓋。此次疫情發生後,複工複產(chan) 組迅疾啟動工作預案,成立5個(ge) 專(zhuan) 項工作組,組建16個(ge) 工作專(zhuan) 班,形成市工信局主要領導牽頭掛帥,班子成員分兵把守,責任處室對接協調,各區工信主管部門參與(yu) 其中的工作體(ti) 係,覆蓋全市規上工業(ye) 企業(ye) ,及時做好防疫指導、政策谘詢、解難幫困各項服務,幫助企業(ye) 強化信心穩定生產(chan) 。截至目前,各專(zhuan) 班累計為(wei) 長城汽車、中芯國際等212家企業(ye) 解決(jue) 成品運輸、用工受限等527個(ge) 問題。中芯國際、電裝投資、中環半導體(ti) 等50餘(yu) 家企業(ye) 來電來信,對精準防控疫情、深入幫扶企業(ye) 的做法表示感謝。
二是精準發力,打通關(guan) 鍵點。將打通供應鏈作為(wei) 保障生產(chan) 的重中之重,組織工信、交通運輸、公安等部門,反複研究暢通省際物流運輸的可行性方案,在全市《天津市疫情防控期間應急物資運輸保障工作方案》下,製定工業(ye) 領域詳細方案,下發《關(guan) 於(yu) 保障鏈上重點企業(ye) 疫情期間運輸暢通的通知》,梳理信創、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汽車等12條產(chan) 業(ye) 鏈重點企業(ye) ,連同全市主力電廠、通信企業(ye) 、食品生產(chan) 等民生領域保供企業(ye) ,形成《重要防疫和生產(chan) 物資企業(ye) 正麵清單》,同步向獲批企業(ye) 製發通行證,實現產(chan) 業(ye) 鏈上重點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不斷線”。
三是區域協同,當好護城河。堅持把衛護“首都”作為(wei) 政治任務,在嚴(yan) 把工業(ye) 領域“進京關(guan) ”的同時,全力保障在津配套首都企業(ye) 產(chan) 品供應。按照首都企業(ye) 生產(chan) 需求,對接協調北京經信局,迅速建立進京通行證辦理工作機製和工作流程,積極保障北京市重點產(chan) 業(ye) 和應急物資的生產(chan) 運輸。此次疫情以來,已成功為(wei) 北京奔馳、三元食品等100餘(yu) 家首都企業(ye) 解決(jue) 在津配套商生產(chan) 和供貨問題。同時,加強與(yu) 河北省協調對接,持續強化疫情期間京津冀產(chan) 業(ye) 協同,暢通區域產(chan) 業(ye) 循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